关于求职找工作的论文
⑴ 找一篇论大学生找工作的论文
最近在做一件事,联系部份高校应届毕业生,向我行业内广大企业推荐。这项工作原来以为并不复杂,容易做好。一来,当前就业难,在毕业生方面应该就业需求很大;二来,企业要求招人的呼声也非常之高,几次三番强烈要求帮助解决。于是从七月份起我们就着手办。
实施下来,有些情况与预想的不尽相同。向区劳动部门,联系了部份学生,这些学生一部份是07届的硕士生,目前还在读,还有各大学本科应届生,以及高职的应届大专学生,所有的学生都是上海户籍。我们联系了宝钢的专家、业内的资深营销和管理专家,还有着名律师,为这班学生开设岗前培训课。培训课的第一天,有学生一来就问:“今天有多少企业来给我们选择?“,一听说没有安排企业来给学生挑选,他们就非常失望。学生并不关心上岗知识,培训课上许多人在睡觉,也有些根本就没来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前,我给大家讲了一下关于岗位推荐的有关程序,他们并不兴奋,反而有一点失望,可能因为我们的方式是将学生推荐给企业,而不是把企业展示出来由学生来挑。
企业面试下来,对这批学生满意的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心态浮躁,过份关心收入、工作量等等,而对面试的问题却茫然无知。同时,企业反应,根据以往的用工经验,上海本地籍的员工比较斤斤计较,待遇不能低了,工作不能多了,从不肯多付出一点;上班时间“候分克数“,早一分钟到岗也不可能,一到下班钟点,哪怕天塌下来,也不能影响他的下班时间,立刻就要走人。所以企业不太喜欢用上海本地人,而倾向于用外地人,不少福建籍的老板就到自己家乡去招聘员工,这些员工比较踏实,能吃苦,也不太斤斤计较,雇佣双方合作得很愉快。所以这次学生推荐下来,不少企业要求介绍外地人过来,对上海学生兴趣不大。同时,企业对高学历的学生兴趣也不大,因为这些学生自以为是,眼高手低,到了企业不能放正自己的位置,这山望着那山高,反而给企业带来混乱。因此,本次推荐的硕士生普遍受到冷遇,竟没有企业发出面试意向,反之,企业对大专学生倒青眼有加。
这些情况,可能是学生们及其家长始料不及的。我总结一下,主要症结有几点,一是大学生普遍自视过高,以为皇帝女儿不愁稼;二是上海学生对待遇过于敏感,过于关注;三是学生们普遍没有作好付出的准备,只想着如何获取,没想过怎样付出;四是学生们缺少必要的岗位知识,他们的兴奋点也不在学习岗前知识上,只关心如何挑选企业。总体来看,学生们是以“天子下凡“的心态来应聘,与企业的看法落差很大,所以双方就谈不到一块儿去,成功率比较低。
我们的岗前培训,缺了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这一课,看来以后要着重对这个方面加以引导。听说,许多学生即使到了工作岗位,由于他们的心态不端正,心不在焉,做不了几个月,频繁跳槽,几年下来也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所以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整也是整个社会要做的工作,从学校起,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我从多年来实际观察的角度看,大学生不受企业欢迎,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心态问题。尽管许多学生不愿承认,而过多地强调客观的原因和所谓“权利“、“个人意识“、“人的尊严“等等,可是由于学生心态不端正,造成就业困难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就业困难不仅是一次应聘不成功,更多地体现在学生毕业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的更换单位,或被单位辞退,或是主动辞职,总之不能定位。
学生就业时往往急于通过就业收回多年来求学的所有付出,他们过高估计自己的学识能力,处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里,很少或根本没有想过他们能为所服务的企业创造什么,因此他们的心态就表现得急躁,即使被企业录用了,也不能耐心地学习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更糟糕的是比较懒,把工作当作负担,能少做尽量少做,大学生上班网聊是各个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学生们对报酬的要求却是很高,只要工作了几个月,他们就会主动提出加薪要求,加薪的理由往往不是他为企业作出了什么贡献,而是因为他认为已经做了几个月了,就应该加薪。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大学生,他上班经常网聊,聊什么呢?话题有:女人的香水、找什么样的女朋友,等等之类。他的工作业绩平平,自己份内的工作,尽可能地少做不做,只要领导不发声,他决不会主动去做任何一件事,而花了大量时间在网聊。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在收入水平已超过一般大学生水平的前提下,短短几个月内一而再地向单位提出加薪要求,加薪的理由是他要买房结婚,要学开汽车、要买车。当然他的要求不会得到满足,最后的结果是,他被辞退了。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各个企业里几乎都碰到过。
学生之所以形成浮躁而不切实际的心态,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与教育体制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里现在达到就业年龄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自小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里生长,因此他们来到社会上,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较少为他人着想,不能客观地考虑自我怎样才能融入社会,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相差很远。很多学生对社会、对家庭缺少感恩心理,他们提出种种无理要求时十分坦然,从不因为自己无所付出而抱有愧疚之心,好象整个社会都欠了他的。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每个学生为考上大学,从小就开始拼搏。高考的惨烈程度,也是造成学生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促使学生形成“天之骄子“的优越心理。再加上教育的市场化,学生就读的经济负担十分沉重,好不容易上的大学,自然会想到加倍获取回报。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不可避免地传染给学生,我们的学校在拼命追求升学的时候,几乎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使青年学生的人格不尽健全。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社会的各种不良观念对青年一代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浮躁比成年人更可怕,就象是与生俱来的,在灵魂里深深地打下了烙印。而学生又不如成年人老到,初闯洪湖即尽显峥嵘,结果必然碰得头破血流。
现实情况是,不管你怎样的自以为是,怎样急功近利,作为一个学生,却不具备向社会叫板的资本,因此以浮躁的心态去就业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面对现实,比较可行的是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势,不要把学历变成自己的负担和心理障碍,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工作、面对社会,在冷静的心绪下,就可以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得到“这样最浅显的道理,也会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哪怕已经读到博士,在社会这所大学面前,实在太渺小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此外,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对教导自己的师长、对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心存感激并不是对他人的施舍,而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生活就会向你打开大门,展现它缤纷的色彩。
⑵ 学历对找工作的影响的论文
我从事人才行来业多年自,特别能了解求职者求职难的问题。学历是块敲门砖,但小砖也能敲破门,企业招聘的目的不是学历,而是需要能尽快上手工作并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现在就业竞争形式非常激烈,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容易,那么首先你得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就是你的求职方向和你的期望值(指的是你的工资要求、培养升职机会、福利待遇等),然后注意应聘技巧,初试很重要,只有让初试时别人对你感兴趣你才有复试的机会,当然后面可能有更严格的考验等着你,如果说初试是看表象,那么复试、面试或笔试就是考你的真才实料了.如果你还年轻一点要多学习,多积累社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你以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祝你成功!
⑶ 大学生如何求职的论文
你是写论文还是找工作需要啊!写论文我就不会了!找工作嘛字不在多在中要害!那就是只要你给我机会我一定在短时间内做得比别人好!既显示你的成功欲望和自信也说出了你努力的方向!
⑷ 关于毕业论文和找工作
您可以看下这个网:http://www.cxlwlm.com/show.asp?id=4572
联系方法都写在网页专的最顶端了属
⑸ 《我是大学生,我要找工作》 的论文
写真实感受吧
⑹ 关于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困难一事的论文
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困难的论文的论点确定为:经济全球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困难的重要原因。
⑺ 找一篇800字找工作的计划文章,
一个阴雨蒙蒙的早晨,我和妈妈陪着杨静阿姨去找工作,杨静阿姨找工作的原因是为了攒专钱交学费,因为她是师属专的一名学生,他想利用署假两个月的时间找份工作做,这样既能找点学费能参加社会实践 ,找工作作文。 在街上,只要看到商店门口贴有招聘两字的广告,我们就立刻走过去看看,这样我们看了很多家店,有珠宝店、服装店、美容店、超市等等。这时我们进入了一家珠宝店,妈妈走上前去问老板:听说你们店要招一名店员,我这有个表妹,她想找份工作,是否符合你们的条件?那位老板阿姨说:先登个记吧!如果聘用你了,就要交三百块钱押金。于是杨静阿姨就填了一张表,留下了一个电话,老板说,三天之内一定给答复。后来我们看到了一张招聘广告上需要部门经理,条件要求很高,杨静阿姨没有达到条件。天仍然下着细细的雨,我们三个人撑着雨伞满街逛来逛去,我看着杨静阿姨一脸的愁容,心里真为她担心。 突然雨下大了,天也渐渐的黑下来了,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妈妈说:今天就这样子吧,我们明天再来试一试吧。回到家里,我感到很累,坐在沙发上听着窗外的雨滴声,心想:现在找个工作这么难呀,我想我因该好好学习,为将来打好基础,多学本领,这样,才能 ..
⑻ 找一篇关于应聘感言的文章。500字左右
大四的日子真的很难过。
春节过完了,春天来了,为什么我的心情仿佛深秋的颜色一样低沉与忧郁。我即将毕业,要去找工作了,可是我要去哪里呢,我能做什么呢?这些都没有人告诉我。我的前途一片渺茫。
朋友说来上海吧,我帮你找找。可我怎么能麻烦他呢?明知道他的境况不如意,1000元的月工资,住的廉价出租房,而且还在试用期。朋友,我只想说,好好干吧,一切都会好的。
终于出门了,在家里吃喝不愁的日子实在让我惭愧万分。拖着行李,挥一挥衣袖,就这样与家人分离了。走在路上,泪流满面,心中的不舍,又有谁知?
浙江,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因为从小就热爱它,以至于爱它的每一个角落。于是,我把制作好的求职简历投向了它的怀抱。杭州、嘉兴,温州,永嘉等地都有我的足迹。原本以为它会热情的拥抱我,接纳我,可事事难料,在杭州呆了两个多星期仍没有任何企业和我联系,我着急了,失望了,再这样耗下去,身上带的盘缠就不够用了。正当我失望的时候,杭州一家保险公司打来电话,让我过去面试。激动的劲头,让我一天都没有吃饭。
满怀着信心与勇气走进了红石中央大厦,一想到自己在里面上班的情形嘴角都会不自觉的往上扬。唉,谁知道呢,人家居然让我去拉保险,我生平最讨厌那些拉保险的人了,今天居然撞上了,我二话不说,就冲出了门外。
后来,接二连三的会收到让我面试的电话或短信。这些老总都好象是商量好了在同一时间招人似的。我一场赶着一场去面试,就算筋疲力尽,心里却很高兴。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面试过的公司后来也没有再和我联系,我的热情与汗水就这样被投入了大海,没有了音训。因为没有毕业,老板不敢用我;因为没有经验,老总不愿录我;因为没有经验,我无路可走。划龙桥的航空公司我去过,永嘉县的阀门铸造公司我去过,市区的王朝大酒店我也去过,进去的时候,感觉生活很美好,出来的时候却感觉人生很灰暗。
就在我即将绝望的时候,接到了她的电话。她来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快毕业了吧,我帮你介绍一个单位去实习吧?”我恩恩啊啊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好久没和她联系了,彼此的感情似乎生疏了许多。她大我不多,很早就出远门了,一个人在外谋生。听说她经历的事情很多,一步一步,从最底层开始,到编辑,再到主编。由于她对社会各阶层的熟悉,以至激起了她善于观察社会的热情,加入了温州作协。
好吧,去试试吧。一向不喜欢欠人情的我,这次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寄人篱下的日子我过怕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生活,我屈服了。很快,我来到了柳市,和她见了面,吃了一顿饭,聊了一会儿,那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一次听到“民扬”,是她告诉我的。她说,民扬很大,做电器的,和正泰在一个地方。它的新厂房刚竣工,下个月就可投入使用。你如果去那里上班,一定不错。我之前听说过正泰,因为男友在那里做销售。后来去网上专门查了关于民扬的信息,看了之后,心里发凉,民扬没有我能做的和想做的事,我琢磨着这次又没戏了。也许是太累了,对于明天去民扬的面试,晚上想也没想,就睡着了。
⑼ 求一篇关于‘大学生如何找工作’的文章,一千字以上,急需哦~~~~~~~~~
找工作主要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途径是求助于学校的“职业介绍服务”。学生可以从这种服务中获得相关的人才需求信息。
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由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计划找工作。在最后一个学年里,大学生一般都要去企业、政府机关和民间机构等单位实习3个月左右。
第三种途径是到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然后找到工作。大学毕业后,许多学生并不能马上找到工作,但可以到企业或政府机关去实习。实习期间,用人单位给大学生发放相当于正式雇员工资50%至75%的报酬。通过实习,部分大学生在实习单位找到了工作。即便不能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有了实习经历后,大学生容易在其他单位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途径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应注意什么
找工作同做其它事情一样,也有方法和技巧。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事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技巧。所谓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知识、技能、性格、爱好以及身体状况等。找工作之前,你必须先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一定得知道自己能做那方面的工作,不适合做哪方面的工作。找工作不能眼高手低,明明自己没有能力做的工作却偏要做,那结果一定是被拒之门外的。
⑵.了解你所选择的职业和行业。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向亲朋好友中做过相关工作的人了解有关情况,也可以向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其他人请教,他们经验丰富,体会深刻,能给你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失败教训,对你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他们的成功经验又是你可以借鉴的。
⑶.自我推荐。在了解自己和工作的基础上,就开始求职了。求职就是寻找和得到工作的过程,通常包括获得用人的信息、争取面试、谈话、签约等环节。找工作就像推销商品一样,要让顾客买你的产品,你必须告诉对方,你的商品质量如何的高,价格怎样公道,才能吸引人们来买这种商品。同样,找工作时也要围绕着“我真正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而我提出的要求也是十分合理的”这样一个中心来展开。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这样别人才会认可和录用你。
在一开始的阶段,我们要解决一些很实际的问题,可能不能够过于强调兴趣,如果暂时不能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职业,可以平时多了解这方面的资讯,更好地充实自己,当机会降临的时候,才不会错过。当然有时也可以把兴趣转化为爱好,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按兴趣去工作只是让自己更容易成功,生活更加快乐,但并不是让自己幸福快乐的唯一途径。
在工作了几年之后,通常人到中年都会有回归自我的倾向,那时的个人无论在实力、经验、职业成熟度等方面都有了不错的积累,就可以选择那些更偏向自己兴趣的职业了。
总的一个选择原则就是:当还处于生存阶段时,以能做什么为选择依据;当进入发展阶段后,就要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想干什么)了。
我的经验上看,先知道公司的邮箱(要招聘员工的公司都会把邮箱公开的),直接发邮件到该公司的EMAIL去.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直接发EMAIL的,得到很多面试机会,在网站注册登记没有一个面试机会.
发EMAIL 的时候注意不要用附件发,你可以把你的简历复制在邮件的正文中,点发送就可以了,要是怕不保险,可以先发送到自己另外的一个邮箱中,打开后看看效果如何.
另外以后接到电话,如果是广东的,而薪水非常诱人,说是网络公司,你又不记得有投他们公司的简历时候,就要小心,可能是传销分子(他们自己称呼为人际网络公司)干的坏事,小心上当,切记!!! ------ 我觉的这点很重要啊,我自己现在也在找工作,就曾有广东的给我打过电话那时我还真没考虑这方面,大家现在可要注意了呀。
签订合同要谨慎。一旦经单位聘用即与单位产生劳务关系,要与单位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中要注意:一是合同中的陷阱,有的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首先要慎重,其次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咨询老师或法律专家的意见;二是要在合同中明确到岗后的职位以及待遇问题,以免口说无凭,试用期一般是在3-6个月,为防用人单位在这一期间少付工资或使用期满后蓄意辞退,最好也签订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三是警惕单位在合同中埋伏的地点陷阱,很多大企业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也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为防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