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群团工作经验
1. 共青团建设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就是说团委建设工作,希望有识之士能给我提出一个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方案谢
你好,我是学校院里的团总支副书记。
我认为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回
1.向企业党委(党组答织)提出申请,因为团归党管,争取到党组织的支持。因为你们是民营企业,党组织的力量一般不够大,最好可以争取到当地政府党组织的支持。
2.向上级团委提出建立团组织申请。这一项很关键,当然必须在本企业党组织的批准下才行。
3.申请通过后,召开全体团员大会或者团员代表大会。并邀请党组织书记等出席你们的大会。选举出团总支委员。你如果是书记,要重视人事上的安排,找好搭档很重要。
4.开展工作。民营化工企业,你们可以开展活动,宣传化工操作中的安全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你们也可以得到企业宣传部门的支持。
5.几点建议。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是组织纪律要求。必须与企业领导搞好关系,多征求他们的意见。
2. 宜化做好群团工作,稳定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
管理学的无数案例表明,一个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仅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士气)密不可分的。这不单单是表现在一个企业成功运作的时候需要员工高昂的工作积极性,还表现在当一个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员工的团结一致和努力工作往往可以使企业转危为安。既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工作积极性呢?在本期会员期刊,我们将探讨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各种因素,从领导者气质、工作氛围、员工的自我激励等方面进行阐述……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企业内部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对其起影响的因素不外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就是员工自身因素,自我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这些自身因素包括员工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自我激励等;外部环境是工作氛围,包括上司、同事、工作激励、工作本身。下面我们分别对这几种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阐述。
1、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强烈的成就动机使人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基本的内部因素,在宏观层次上它受到员工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程度的制约;在微观层次上,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得到各种成功体验,培养和提高自我愿望等成就动机水平,将有助于改变他们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提高自我的工作积极性。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产生特定水准的,能够影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自我效能决定了员工对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断,积极、适当的自我效能感使员工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由此将持有积极的、进取的工作态度;而当员工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工作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3、自我激励。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降低员工的成就动机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以维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4、上司对员工共作积极性的影响。上司是员工工作指令的来源,也是员工工作业绩的主要评价者,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领导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呢?台湾的组织社会学学者在对华人企业的研究中表明,许多企业会以家庭作为企业的隐喻,通过泛家族化的过程,传统的家族中的伦理或角色关系会类化到家族以外的团体或组织,领导者在企业中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要求领导者应该恩威并重,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认为,领导者敏锐地觉察追随者的情绪状态,了解并适当地满足追随者的需求,是有效地提高追随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5、同事对员工共作积极性的影响。国人做事,一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传统和几十年“单位制”的影响使员工很看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希望能够被人接纳,并能融入其中。同事之间良好的人际互动和工作氛围,将大大的提高员工的归属感,进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6、工作激励。毫无疑问,恰当的激励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激励从不同的维度可以分为奖励和惩罚、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值得注意的是,激励的前提假设是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还是假定为“社会人”,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就会产生激励方式和手段的差异。把员工看作是“经济人”则激励会侧重于物质方面;如果把员工假定为“社会人”,则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会对员工进行适当的精神激励。
7、工作本身。同一件工作对于不同成就动机、自我效能的员工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员工对此工作的积极性也是存在差异的,哪怕他们实际上都能把这份工作完成的很出色。这就要求管理者有能力分辨出员工的工作取向,分配恰当的工作,如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团队氛围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一个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围是高效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快乐而尊重的气氛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在工作的每一天都要身处毫无生气、气氛压抑的工作环境之中,那么员工怎么可能会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呢?管理者如果能够掌握创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技巧,并将之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那么管理者将会能够识别那些没有效率和降低效率的行为,并能够有效地对之进行变革,从而高效、轻松地获得有创造性的工作成果。本文将对创造良好的团队工作氛围提出几点建议。
什么样的工作氛围才算是令人愉快的,并能够促使员工积极工作呢?
良好的工作氛围是自由、真诚和平等的工作氛围,就是在员工对自身工作满意的基础上,与同事、上司之间关系相处融洽,互相认可,有集体认同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共同达成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共同实现人生价值的氛围。在这种氛围里,每个员工在得到他人承认的同时,都能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全身心地朝着组织的方向努力,在工作中能够随时灵活方便地调整工作方式,使之具有更高的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围呢?
工作氛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工作氛围是在员工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氛围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在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过是起到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作用。并且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内部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因为多种原因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工作氛围是由人创造的。
在中国,虽然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不断在潜移默化的对企业组织中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大部分企业组织的文化中都可以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这一点从我国绝大部分私营企业采取的都是家族式管理,而家长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中大行其道的现象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下,领导者处于绝对突出的位置,是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工作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者个人领导风格的影响,这就决定了良好的工作氛围的创造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下列所提出的建议都需要管理者的身体力行方能发挥功效。
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确定各个部门、工作职位之间的明确分工。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合作是否顺利是工作氛围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明确的分工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各部门职责明确,权力明确,并不意味着互不相关,所有的事都是公司的事,都是大家的事,职务分工仅仅是说工作程序是由谁来具体执行的,如此才不会发生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影响工作氛围的情况发生。
其次,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提高员工工作激情,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达成组织目标。
再次,真诚、平等的内部沟通是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基础。企业内部绝对不应充许有官僚作风的存在,职务只代表分工不同, 只是对事的权责划分,应该鼓励不同资历、级别的员工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互相尊重;每一个员工都有充分表达创意和建议的权利,能够对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主动地进行沟通,被沟通方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回答或解释,但沟通的原则应是就事论事,绝不可以牵扯到其它方面。
最后,还应该重视部门内团队的建设,努力尝试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部门内应该有良好的学习风气,要鼓励和带领团队成员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应该同时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不断总结教训。
绩效考核与员工积极性
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含品德)和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来判断员工与其岗位的要求是否相称。从理论上讲,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不断改善员工的个人绩效来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企业发现没有实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大家在工作上合作得也比较好。但实施绩效考核之后,员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只为完成自己的指标,对于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难也不像从前那样施以援手,而是坐观其乱。干得多、错得多、扣得多,绩效考核使员工推诿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导致员工积极性不升反降。究竟绩效考核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是悬在员工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缺乏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环境,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首先,企业必须消除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要让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并不是对他们“秋后算账”。考核的结果可以让管理层充分了解每个员工当前的绩效状态,从而更好地制定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同时,通过考核结果的反馈,被考核者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员工相比自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力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事业上更大的进步。因此,一个良好运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其次,开展绩效考核时企业要做好人员岗位的合理安排,要有详细的岗位职责描述,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尽量将工作量化,为考核指标的设定打下良好基础。绩效指标的设计力求科学,避免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和“一刀切”,还要注重各个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员工,因此,企业薪酬分配体系的设计必须和绩效考核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不管是个人奖金还是职位的变动,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都必须要有相应的个人利益兑现。
第三,对考核成果要充分进行利用,要及时由管理人员对有关的责任人进行沟通,对考核结果指出的责任人的优点给予充分的、具体的肯定,最好能以事例补充说明,让责任人感觉到领导不是泛泛地空谈,而是真诚的认可。对于被考核者存在的不足,要明确提出,并问清楚责任人原由,听取他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如有道理要尽可能采纳。如继续任用,则应提出具体的建议要求及改进工作的途径,以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即使不再任用,也要明确提出,使责任人充分理解,使之心服口服。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绩效考核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企业在推行绩效考核时如果不注意解决好以上问题,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测量框架
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是与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较高的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工作积极性高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就是说要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有较高的员工满意度,而有了高水平的员工满意度却不一定能使员工积极性达到高水平。由于积极性和满意度之间这种相关性的存在,在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行测评的时候应该参照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
如何评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呢?可以采取主观测评和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主观上来看,采用上司主观测评的方法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积极性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这种方法很难做到对整个公司的员工工作积极性水平进行统计描述,这时我们就要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取得数据资料,以便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水平进行测评。一般来说,可以把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表现分为两个维度:主动性、消极性。
其中,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动性因素包括:
主动帮助缺勤的同事去处理积压的工作;
主动去做不是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主动帮助新同事适应新环境;
主动分担其他同事的工作量;
主动协助领导的工作;
主动提供意见以改善团队的工作;
主动参与对企业形象有帮助的活动;
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超时工作;
下班后仍想工作;
如不能准时上班会预先通知并做好工作安排;
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消极性因素包括:
经常上班刚好准时或者迟到一点;
缺勤率比别人要高;
迟到或早退的次数刚好等于或超过公司规定的次数;
工作休息次数、时间超过单位的一般规定;
临近下班时间减慢工作速度;
在工作时间与别人闲谈。
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考勤的数据来推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水平,如统计缺勤率、迟到率、早退率等。
采用上面的调查框架进行数据收集之后,就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积极性水平及其表现方式进行分析了。对积极性水平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平均水平和方差,以了解员工之间在工作积极性上是否存在差异,是否是水平一致,还是有的员工工作积极一些,而另外一些员工相对来说则不是很积极。
3. 如何发挥基层群团组织的创新创效作用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是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我市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级群团组织积极投身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业创新城、人文生态城、和谐幸福城“三城”建设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在群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中,重点围绕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载体进行创新,不断提升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形成了力量足、作用强、影响深的群团组织工作新格局。
创新工作思路
提高群团组织的号召力
在各项工作中,全市群团组织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新、活、好的制度,促进工作内容从虚到实的转变,促进工作目标从软指标到硬任务的转变。群团组织自我加压、量化考核,提高了工作的节奏和效率,促进队伍人员办实事、求实效,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全市群团组织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团员、妇女的整体素质,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市各级工会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创新发展主题,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主题,扎实推进建功“十二五”劳动竞赛活动,引导职工创先争优,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广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深入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规范职工帮扶体系和机制建设,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创建,进一步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为帮助青年创业创新,引导青年成才,全市各级团组织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内涵,引导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和成员以创建活动为动力,强素质、优服务、比奉献,展示文明形象和精神风采;为广大青年搭建培训实践服务平台和沟通融资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南湖百杰”、嘉兴市十大创业青年等评选活动,树立青年创业典型,形成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主动协调社会资源,搭建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平台,组织引导广大妇女学习创业潜能开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等各类知识和技能,着力提升城镇妇女的综合素质,增强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帮助城乡妇女在经济建设中建功立业,在参与“两创”中实现自身发展。
创新工作举措
提高群团组织的战斗力
群团组织建设不仅要紧跟党建步伐,更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先党建而行,在理念上、形式上、方法上先行先试,为基层党建创新提供经验参考,通过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提高群团组织的战斗力。
市总工会在最大限度吸收流动务工人员加入工会机制建设上与新居民事务局联手,在全市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的新居民事务所设立流动务工新居民入会窗口,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流动务工新居民的入会工作,创新了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的群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嘉兴推进流动务工新居民加入工会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省总工会的高度肯定,在全省进行推广。
团市委大力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探索行业协会商会团建工作,活跃企业文化建设,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谐发展;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以加强“两新”组织团建为重点,通过行业协会统建、区域联建等形式,全面推进基层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全市各级团组织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召开嘉兴市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扎实推进星级志愿者服务站创建工作,积极筹备成立嘉兴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机制。
为帮助女性搭建创业平台,妇联组织推进女性创业资金扶持工作,开展女企业家助推女大学生创业活动,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协会的创业领跑作用,组织女企业家结对帮扶创业女性,为女大学生、贫困家庭妇女就业提供帮助。
创新工作载体
提高群团组织的凝聚力
全市群团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省工青妇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精神,突出创新发展主题,运用多种载体,提高群团组织的凝聚力。
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大力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建会和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工会覆盖面不断扩大,工会凝聚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积极营造创业创新氛围,组织开展青工技能比武活动,引导青年岗位建功;针对进城务工青年,联合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农村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技能培训,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各级工会在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工会建设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团市委以“党团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全力推动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多项工作;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服务民生工作、普及法律法规、营造文化氛围等主题,依托现有资源,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做到事前有策划,事中有效果,事后有反响,确保各级团组织的各项工作更加务实有效。
4. 如何加强党的群团工作会议 学习体会和感受
一、要始终把增强政治性放在首位、举过头顶,做强化“四个意识”的表率
政治性是红十字事业的灵魂,只有放在首要的、第一位的位置,始终把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才能经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担当起发动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之大任。一要切实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体现在理论上为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体现在具体上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在大是大非面前方向特别明确、立场特别坚定、观点特别鲜明,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觉悟,牢牢把握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方向,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铁心跟党干事业。二要切实强化“听招呼、守规矩”的纪律意识。纪律是坚持党对红十字会的绝对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是提高红十字事业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救助力和公信力的坚定基础。强化纪律意识,就是要听招呼、守规矩,在增强纪律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做到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纪律面前没有“特殊”,什么人都“牛不得”;纪律是“刚性的”,什么情况下都“软不得”。坚持不变通、不走样、不打折扣,以严格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扩大自身影响。三要切实强化“办实事、解难事”的宗旨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无人民服务,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办好事。这不仅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红十字会必须把党的宗旨视为自己的宗旨,把党的着眼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积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增光添彩。四要切实强化“敢揭短、常纠偏”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创新发展红十字事业的科学方法,更是加速推进红十字事业的最现实的政治。俗话说: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政绩。敢于发现和正视自身的问题,善于揭短亮丑找出问题,不断纠正和解决存在问题,不仅可以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促进和完善自身建设,而且可以减少党的损失,增添党的光彩。因此,红十字会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用新视角发现问题,用新标准查找问题,用新思路解决问题,从而推进红十字事业快速发展。
二、要始终把增强先进性作为目标、视为方向,做坚守“四个在先”的表率
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之所以能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世界三大组织之一,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先进性使然: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组织、先进的内涵、先进的方法。因此,红十字会必须把先进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视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方向。因为只有与先进为伍,才能与时俱进不落伍;只有与先进相伴,才能传承精神不间断;只有与先进相随,才能继往开来再争先。一要学习在先,抢占思想上的制高点。要充分认清学习是事业发展的第一需要,是服务人民的第一党性,是履职尽责的第一能力,是成就崇高的第一品德,是加速推动的第一阶梯。始终走在思想的前列、站在时代的前列思考和谋划红十字事业,推动事业的不断发展。二要创新在先,抢占发展上的制高点。“新”都是“创”出来的,惟“新”才能推动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因此,就必须在谋划发展上要有新思路,解决问题上要有新突破,工作提高上要有新方法,抓好落实上要有新举措,以创新精神引领红十字事业的快速发展。三要奉献在先,抢占事业上的制高点。无私奉献是事业心的外在表现,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强烈的奉献意识既是弘扬红十字精神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高贵品质。因此,就要坚持用心想事,心无旁骛,把心思都用在红十字事业上;坚持用智谋事,依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照规律办事,开动脑筋,不断探索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坚持用力干事,脚踏实地,励精图治,提高能力,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开创红十字事业发展新局面干出一番业绩。四要冲锋在先,抢占关键时的制高点。关键时刻能否站出来、冲在先,是对一个组织和个人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好检验。红十字会履行着备灾救灾任务,一旦有灾情,要迅速动员抗灾救灾,在最短时间内赶赴一线,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要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成为群众抗灾救灾的顶梁柱,树立起牺牲奉献的良好形象。
三、要始终把增强群众性当作生命、奉为法宝,做坚持“四个一切”的表率
红十字事业的群众性既体现在参与人数之多之广上,又体现在服务人民群众之多之广上。这充分说明红十字事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为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就会失去生命。因此,群众性是维系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生命,也是维系红十字事业生存不可失去的关键因素,必须始终坚守,永不偏离。一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人道事业的生命之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者忧。一切为了群众是红十字会的本色所在,是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所在,就要把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放在“为了群众”上,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需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一切为了实现好人民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身怀爱民之心,履行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一切为了维护好人民利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发展好人民利益。二要把“一切依靠群众”作为人道事业的生命之基。一切依靠群众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生命之基,必须充分认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须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的正确意见,在推进红十字事业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三要把“一切向群众负责”作为人道事业的生命之需。向群众负责是责任之所系、感情之所现、知恩之所报;向群众负责,就是要制定一些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做出一些让人民喜欢的决策,规划一些对人民有益的方案;向群众负责,就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讲实话、敢报实情,不推诿、不扯皮,以实际行动对人民负好责、尽好责。四要把“一切服务群众”作为人道事业的生命之要。一切服务群众就是要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全部行动的最高准则。把“全心全意”、“完全”、“彻底”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标准。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群众、人道关爱为己任;要提高服务能力,特别是在“三救”工作上下工夫,锻造一批懂服务、会服务、能服务、优服务的红十字队伍;要注重服务质量,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好坏的评判标准,对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要做一件成就一件,做一桩干好一桩,确实让群众既高兴满意又得到实惠。
5. 如何做好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健全的组织性。群团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群团工作,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对新形势下群团工作定位的认识
群团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首先,应把群团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去看,加强群团工作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组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群团工作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特别在新时期新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对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其次,应把群团工作放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去看,加强群团工作有益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社会各界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对于调动群团各自所联系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应把群团工作放在创新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去看,加强群团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群团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群团组织来源于群众、扎根于群众,具有广泛联系群众、紧密贴近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特点和优势,是调节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调节器。长期的实践证明,群团组织已经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
二、群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群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省群团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群团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党的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党政尤其是个别基层领导对群团组织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够,对群团工作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效指导,工作支持乏力,存在重经济工作轻群团工作倾向。一些地方党组织在引导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方面重视不够,没有把群团事业发展纳入总体发展规划,在考虑各项工作时,把群团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纳入总体考虑的自觉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是组织建设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群团组织设置不合理、有被弱化边缘化倾向等问题。群团组织机关编制普遍偏少(县级工会组织一般为3至5人,县级团委、妇联分别为1至3人),基层专职群团干部更少。在城市化和企事业改革过程中,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对设置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存在“可有可无”的现象;一些机关单位和改革重组企业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与其他科室归并到一起,加之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已不适应新时期群团工作需要。
三是政策法规不尽完善。目前国家已制定了一些涉及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但规定较原则,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再加上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制定相对滞后,使群团组织代表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缺乏刚性条款和制约措施。加之,群团组织依法维护群众权益的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部门还存在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不力的现象,从制度层面上缺乏监督制约措施,群团特别是基层群团组织不能充分履行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职能,导致部分群众合法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群团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群团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一是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在原有“两阶级一阶层”中分化产生了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新的社会阶层,并出现了失地农民、农村留守人员、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群体。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其中外出农民工1.66亿。另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已高达3700多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3.1%。社会阶层不断分化,新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群众工作对象日趋多元。
二是利益诉求多样化。当前,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广大群众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多样化,利益诉求从相对单纯的物质需求和生存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和民主权利需求拓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过去就业住房、就学就医为主,逐渐扩大到社会福利保障、贫富差距、公平正义等多个层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
三是工作环境多变化。市场经济、社会变革、群众诉求、舆论监督等构成了群团工作的复杂环境。当前矛盾纠纷趋向复杂化,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织,多数人的合理要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交织,群众的自发行为与敌对势力的人为操纵相互交织,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群团工作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群众工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明显加大。
三、加强与创新新时期群团工作的思考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省群团组织应立足实际,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群团组织转型发展,推动群团组织由单一参与走向联合运转,实现多方协同发展,提高“服务能力”;推动群团组织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多元,通过社会化动员和运行机制,增强“凝聚力”;推动群团组织由自成体系走向整体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互补,扩大“影响力”,努力使群团组织适应时代新发展、群团工作适应群众工作新要求。
(一)遵循“三个原则”,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群团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大局。群团组织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由党的性质和群团组织性质决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必须始终自觉把群团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进,切实凝聚各自所联系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服务群众。群团组织是各自所联系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建立“四大平台”,构建“大群团”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融合资源手段的“共享平台”。推动完善党委定期研究群团工作制度和群团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主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涉及所联系群体利益的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建立同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制度,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作用,推动解决涉及职工、青年、妇女儿童等切身利益和群团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立推动民生改善的“惠民平台”。进一步加强惠民帮扶中心(站、点)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动惠民帮扶中心窗口单位把帮扶资源、帮扶力量、帮扶手段整合到“中心”,在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工作中构建全方位联动平台,努力形成“全面覆盖、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帮扶工作体系,为更多群众提供多元服务。
三是建立保障群众权益的“维权平台”。整合和优化各个群团组织维权工作资源和手段,把工会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省(城)际维权网络、法律维权微博和网络舆情制度,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的维权岗、维权热线、法律援助中心等集中整合,逐步形成触角覆盖所有群众的维权网络,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建立提升群众素质的“活动平台”。整合工人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活动阵地、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专项服务设施、科普基地等公益性群众活动阵地,优化配置群团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培训资金等资源手段,加强群团网络平台建设,增强群团组织正面引导群众、有效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三化发展”,形成“一体化”工作模式
一是实施项目化推动。完善群团工作项目化管理和运作模式,创新项目科学策划、资金投入、激励考核、宣传引导机制,合理选择项目,有效实施项目,着力打造群团工作品牌,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特别是在“四季送”、青年创业就业、关爱留守学生、幸福家庭、“侨爱心工程”、“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科普惠农等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工作上实施项目化。
二是实施社会化运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手段、社会力量开展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种非营利组织、企业和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形式多渠道参与社会治理,逐步形成“党政支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群团工作社会化模式。重点是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兴办福利产业、社会募捐、企业赞助、海外捐赠等多方筹措资金,推进服务手段社会化;探索建立社会化群团工作者队伍,吸引、集聚、招募更多专家学者、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等社工人才参与公益事业,推进服务队伍社会化。
三是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按照“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群团所能”确定工作主题和方案,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工作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工作实效,实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着力“三个创新”,构建“枢纽型”工作体系
一是创新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推广芦山强烈地震群团参与灾区社会管理服务的“雅安模式”经验做法,成立省群团社会服务中心,逐步实现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依法管理、信息发布、项目规划、工作对接和服务支持中的全方位协同,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水平。推进藏区群团社会服务站(点)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志愿者服务体系,逐步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群团社会服务中心,探索形成上下联动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协同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依法有序有效地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二是创新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内容。依托群团社会服务中心,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政策咨询、宣传推介、项目对接、培训交流等开放式服务。特别是积极参与受灾群众、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村留守学生(儿童)、妇女、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项目,采取公开招标、项目发包、委托管理等方式,吸引凝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社会事务。
三是创新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依法规范、多元协同、开放服务、项目运作、培训提升等工作机制,建立群团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委托群团承接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制,建立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一线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群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科学评估机制,努力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实效。
6. 共青团登记表中的学习工作经验怎么写
共青团登记表中的学习工作经验,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写,如实的向团组织介绍自己的实际情况
7. 如何做好群团工作
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小组,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基本上,小组是组织的基本单位,各种小组的形成,若是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形成异质性团队(heterogeneous team),其效果较佳,因为可从不同观点讨论,激发更有创意或独特的问题解决方式。
提高团队的开发能力
让全体成员分享所有相关的商务信息(商务秘密除外),而且要保证团队成员完全明白这些信息;强化团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的整体决策能力。
在经验教训中成长
如果团队已经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项目主管应当同团队成员一起坐下来,反省错误的发生的原因,强调从这次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不要指责任何人或滥用职权,只是告诉团队这个错误决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让团队研究所学到的东西和可采用什么措施以确保这类过失不再发生。
避免短视行为
要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对该组织、其目标和其结构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团队成员如果不具备关于团队的基本知识,自然难以认识到一个决议对其他团队和整个公司会带来的潜在影响。团队成员接受的全局观点越强,他们在做决策时对整个工作的考虑就会越多,就更能克服近视倾向。
快刀乱斩麻的魄力
要想在当今时代保持一定的竞争力,经营机构在决策和实施决策计划时必须当机立断;任何延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决策完全陷入僵局时,应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不做决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或者“如果我们今天无法做出决定,事情会发展成什么样?”通常情况下,不做任何决定比行动的后果更严重。
解决反抗与抵制情绪
技术人员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项目主管的要求和指导一般会有反抗或抵制情绪,特别是团队发展初期。项目主管都应明白这一点,克服团队反抗情绪的最佳策略是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谈论如何实现项目目标上。在这个大前提下,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工作重点和工作能力
项目主管可能不是技术专家,所以主管的工作重点是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为解决技术问题创造充分的条件。一个缺少基本技术技能的团队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有着良好基础但并不继续获取和使用新知识的团队,也会在将来陷入困境
8. 共青团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共青团的十五大报告抄曾经概括了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始终保持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共青团组织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3)坚持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充分发挥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4)坚持抓好培育“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
(5)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6)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团的建设,切实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