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经验
A. 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成效
几年来,市疾控中心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扎实有序地开展防病灭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
——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在抗击“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的战役中,实现了零病例、无疫区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地区166个乡级及以上医疗单位有147个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疾病报告系统,在我市传染病疫情预警、疾病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控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以来,我市已连续六年无霍乱疫情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的控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发病率由2004年的24.27/10万连续四年下降至2008年的1.33/10万;我市的鞍钢总医院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医院,自2007年7月起参与了辽宁省重大传染病症状监测项目,为我省传染病症状监测及预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市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学生传染病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的试点城市,在15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做到传染病防控关口前移,为在全省推行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止6月底,本年度我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5758例,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96%;除艾滋病、麻疹、淋病、梅毒、手足口病等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有所上升以外,其余14种传染病的报告发病数均有下降。 2008年5月以来,有效处置了143起手足口病聚集病例,其中8起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已报告的1417例病例中实现了无死亡病例;在当前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中,中心依法科学、反应迅速、控制规范、处置得当,全地区已排除了6起归国人员发热事件,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16人,在中心实验室已检测的3份疑似病例样品中,其中1份为阳性,经省疾控中心复核后仍为阳性。
——免疫规划疫苗保持了较高的接种率。按照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目前我市免费向儿童提供的一类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九种。国家二类疫苗即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狂犬、甲肝、乙肝、水痘、肺炎等疫苗。多年来,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报告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我市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8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发生;连续15年无白喉病例发生;连续9年无狂犬病例发生;连续6年无乙脑病例发生;麻疹、百日咳、流脑、乙肝、新生儿破伤风等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
——艾滋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我市是国家、省艾滋病监测哨点和国家行为学监测点。开展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定期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随访,为艾滋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积极争取艾滋病项目,几年来,争取到了中国性艾协会、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第五轮艾滋病项目等多个项目,尤其是自第五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在我市开展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给予的配套经费的支持,鼓励了21个部门参与艾滋病项目工作,扶持了8个草根组织承接艾滋病项目,建立了16个自愿咨询检测点,设立了3个规范化性病门诊,广泛开展目标人群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自愿咨询检测、推广使用安全套及性病门诊的管理等工作,全面摸清我市高危人群的分布情况,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达90%以上。通过项目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我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水平。目前,我市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居全国先进行列。自1996年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6月,全市共发现HIV感染者108人,其中病人16例,死亡12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建立健全了居民死因报告和肿瘤发病报告网络和统计数据库,作为全国死因监测点,每年按时完成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报告工作。我市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我市的肿瘤发病报告资料已纳入五大洲肿瘤发病率汇编,其统计资料与世界接轨,与国际交流。2008年我市居民前三位死因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位的是肺癌(83.3/10万)、肝癌(37.2/10万)和胃癌(30.0/10万),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前三位的是乳腺癌(66.7/10万)、肺癌(46.0/10万)和宫颈癌(35.8/10万);城市人口期望寿命男性为72.39岁,女性为76.78岁,平均为74.51。
——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鞍山地区的地方病是以碘缺乏病和地氟病为主。碘缺乏病分布在全地区,除了市内三个区为碘缺乏病轻病区外,其它地区病情较重。通过开展以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鞍山地区的碘缺乏病得到了基本控制。在2000年和2005年的全国碘缺乏病达标评估工作中,鞍山地区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地氟病分布于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和千山区,以海城、岫岩和千山等温泉地区为重病区,涉及43个乡镇16.5万人,通过防氟改水工程,已建设防氟井130眼,受益人口为14.2万人,使病区大部分人摆脱了地氟病危害。
——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拓展。2003年12月,中心通过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的评审。中心常年对外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等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可承接各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生活饮用水、化妆品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公共场所空气温湿度、风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甲醛、细菌总数等的检测;居室空气中甲醛和苯的检测;工业企业车间作业环境中各种毒物、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开展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有毒有害作业现场分级;放射单位射线装置的质量控制检测、放射防护检测、职业外照射人员个人剂量检测、CT质量控制检测等工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监测项目,定期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进行监测,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确保农民喝上卫生、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显著增强。中心实验室设有微生物检验科和理化检验科,有专业技术人员38人,占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26%。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离子色谱、酶标仪、PCR、超高速离心机等大型精密仪器79台,可承担传染病、食品、生活饮用水、化妆品、涉水产品、消毒产品、保健用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其它与人体健康相关产品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质量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样品的检验工作。目前,我中心建立了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国家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实验室、国家食源性疾病网络实验室、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2003年9月,中心顺利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的评审,有12类296项检验指标通过认证,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中心检测能力大幅度提高,认证检测项目达402项。
——科研工作成绩斐然。中心着力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科研立项,科研工作成果显著。中心成立以来立项并组织研究的《改进WTO推行DOTS策略的研究》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肠道致病菌初筛鉴定一管五用培养基的研究》和《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车间空气中锡的研究》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属简易鉴定法的研究》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与省疾控中心合作完成了辽宁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七城市空气污染与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辽宁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居民伤害与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和辽宁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鞍山市恶性肿瘤生存期调查》;与日本女子医科大学合作开展了《鞍山市空气污染与少年儿童健康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参与了《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病人的疾病进展相关因素研究》和《男男性接触人群队列研究》等四项研究课题。《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水源中POPS监测方法及TIO2光催化治理研究》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环芳烃含量研究》等四项课题正在研究中。
B. 2019年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怎么写
为了及时总结2018年传染病地方病各项监测工作,做好2019年传染病地方病监测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提升工作质量,2018年10月29日,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组织召开2019年北京市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要点研讨会。部分区主管主任、业务骨干以及传地所业务骨干,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
本次研讨会首先由传地所负责肠道组、呼吸道组、自然疫源性疾病组、地方病组和寄生虫病组的副所长或业务骨干就我市2018年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做了简要总结,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点了目前正在开展且2019年需要延续的重点工作。然后,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区疾控中心主管主任和业务骨干针对2018年本区呼吸道、肠道、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了反馈,与其他区进行了研讨,同时交流了疫情防控中工作经验,并对2019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研讨会最后传地所负责人强调:首先,应继续完善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及寄生虫等监测工作,及时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科学、规范地开展业务工作;其次,工作应该更加具有主动性,提高一个单位多部门以及多个单位之间的协调与交流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再次,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专人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促进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的交流和普及,加大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防控工作宣传。
此次研讨会捋清了2019年北京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思路,强调了工作的重点,有助于合理编制《2019年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要点》,保障明年我市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C. 如何在春节期间做好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疫情值班制度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单位内防控职责和任务,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落实责任人,制定好相关应急预案,确保节日期间精神不懈怠、工作不拖沓。对重难点或关系群体健康、社会稳定的工作,要及时向卫生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及时解决。
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疫情值班制度,保证节假日及下班时间有专业人员值守疫情值班电话,杜绝无人值班、非专业人员或借调招聘人员值班的情况。
二、加强疫情易发行业和场所的监测、及时消除隐患,做好应急处置物资和技术准备
1.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流感样病例、腹泻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热病人、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加强门诊的规范管理,落实首诊负责制,规范报告程序,按规定报告、分级处置,确保监测系统的灵敏、及时、准确、高效。
2. 各单位要做好应对传染病疫情、恶劣气候灾害、群死群伤医疗救治事件等次生灾害和突发应急事件处置的物资和技术储备,组织相关人员对物资储备情况进行清查,确保品目齐全、数量充足和安全有效;对相关应急预案、技术方案等进行专门学习、掌握和应用。
3.对餐饮行业、公共场所等人员聚集、易发生群体性、传染性疾病的重点部位,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强督导检查,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范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限期整改。
4.节日期间人与各类宠物接触密切,易发生狂犬病和其它一些人畜共患疾病。各单位要加强宣传、高度重视狂犬病等疾病的疫情处置工作,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部门配合,积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5.县疾控中心要加强疫情网络直报的审核和辖区疫情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和控制苗头疫情。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各单位要以抓落实、保质量为重点,实事求是的做好近期重点疾控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切实加强督导工作,切实解决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并做好督导记录。对本单位职能范围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报请当地政府解决,对极迫切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我局。我局将对各单位开展督导和不定期抽查,确保春节期间疫情平稳、社会稳定。
D. 2016年卫生院传染病防控交流经验发言稿
促进全州各级、各相关部门坚持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夏季污染病防控版工作,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权卫生部《关于加强春夏污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全国手足口病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州夏季污染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全州污染病防控形势,安排全州夏季污染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我谈四点意见。
一、当前的疾病防控形势
安徽阜阳手足口病暴发以来,今年4月底。全国已有10余个省发生了疫情。5月2日,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纳入国家法定乙类污染病范围,进行网络上报。5月6日,全国发生手足口病26845例,死亡26例。云南省8个地州发生手足口病,5月12日,全省共有手足病113例,包括我州周边的保山、大理和迪庆。5月12日,共有113例,州也有了散发病例:截至5月19日,全州已有7名儿童确诊感染了手足口病,其中兰坪县3名、泸水县2名、福贡县1名。6名儿童病情均较轻,其中2名在门诊输液,3名在家隔离治疗、1名外地儿童已回原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