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顺昌县医院招聘
『壹』 顺昌县的行政区划
顺昌县于933年(后唐长兴四年)建县,“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达昌盛之意”。
建国后,顺昌县划分5个区。第一区驻城关,第二区驻洋口,第三区驻大干,第四区驻元坑,第五区驻仁寿;1951年6月增设第六区,驻谢屯。各区建立后,废除旧保甲制,按原管辖范围,顺昌县先后成立85个村(街)基层政权。1951年8月开始民主建政,顺昌县成立46个乡人民政府。1952年8月经调整,46个乡扩为3个镇、63个乡
1958年5月撤区并乡,顺昌县原有45个乡镇调整为城关、洋口2镇;谢屯、沙墩、洋源、石溪、水南、际会、井垄、新联、大干、河墩、埔上、大布、慈悲、元坑、郑坊、谟武、榜山、扶延、仁寿、洋墩、桂溪等21乡。同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成立顺昌县人民公社,下设城关、洋口、大干、福秀、仁寿5个分社;乡改为生产大队。城关分社辖城关、水南、新联3个大队;洋口分社辖洋口、沙墩、谢屯、石溪、际会、洋源6个大队;大干分社辖大干、大布、埔上、河墩、余富、慈悲6个大队;福秀分社辖元坑、郑坊、漠武3个大队;仁寿分社辖仁寿、洋墩、桂溪3个大队。
2000~2003年辖9个镇、5个乡:双溪镇、建西镇、洋口镇、水南镇、埔上镇、元坑镇、大历镇、大干镇.埔上镇.仁寿镇、洋墩乡、郑坊乡、际会乡、岚下乡、高阳乡。
2005年12月25日,撤销顺昌县双溪镇、水南镇建制,设立双溪街道办事处。双溪街道办事处辖东门、中解、建光、和勤、北门、城南、金溪、棋盘等8个居委会和水南、城东、城西、余坊、井垄、下沙、吉舟、新屯、文新、陈布、余墩、溪兰等12个村委会。双溪街道办事处驻城南路278号;撤销顺昌县际会乡建制,并入建西镇。建西镇辖中心街居委会和路兹、安下、际会、慈太、际滨、科头、谢屯、南山、元峰等9个村委会。建西镇政府驻建西镇中心街26号。
2013年,顺昌县辖1个街道、7个镇、4个乡:双溪街道、建西镇、洋口镇、元坑镇、埔上镇、大历镇、大干镇、仁寿镇、洋墩乡、郑坊乡、岚下乡、高阳乡。县政府驻双溪街道。
『贰』 请问南平市顺昌县高阳乡2019年12月份的低保怎么还没发
你说的2019年12月份的低保没有发。这个问题你可以直接找相关部门去询问一下。
『叁』 顺昌县医院的介绍
顺昌县医院创建于1937年8月。该院位于顺昌县双溪城中路58号,是顺昌县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医疗设备最全,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县24万人民的医疗保健康复和各乡镇医院的医疗技术指导任务,是闽北卫校的教学实习医院。1996年12月18日成立顺昌县120急救中心设在院内急诊科。
『肆』 我是福建省的省医保,社保,已缴纳五年,今年四月想转至南平顺昌县,
社保转移流程: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伍』 顺昌县的人口
民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社会不安定,人民生活贫困,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再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状况。民国25年(1936),顺昌县总人口43968人。到民国38年,顺昌县总人口增加到88520人(含建西县)。
建国以后,人口再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
1950~1952年,虽经剿匪、土改运动,社会逐步安定,农业生产有所恢复,但仍未完成摆脱贫困面貌,医疗卫生条件仍然较差,人口再生产仍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状况。1952年出生率为29.61‰、死亡率为16.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5‰,顺昌县总人口94060人(含建西县)。
1953~1959年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基本消灭了鼠疫、天花、霍乱等烈性传染病,人口再生产呈现高出生率、中死亡率、中增长率的状况。1959年出生率达28.30‰、死亡率降至8.31‰、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到19.99‰,顺昌县总人口达119547人,比1952年增加25487人,平均每年净增3641人。
1960~1961年,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人口再生产处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状况。1961年出生率降到16.14‰、死亡率上升到14.7‰、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47‰,顺昌县总人口112500人,比1959年减少7027人。
1962~1972年,人口再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出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状况。1972年出生率上升到32.30‰、死亡率下降到7.10‰、自然增长率高达25.20‰,顺昌县总人口达179123人,比1961年增加66603人,平均每年净增6660人,是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1973~1990年,由于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倡“少生、优生、优育”,制定计划生育的奖惩政策,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人口再生产初步得到控制。这个时期,人口再生产呈现中出生率、低死亡率、中增长率的趋势。到199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5.29‰、死亡率5.40‰、自然增长率下降到9.89‰,顺昌县总人口230803人,比1972年增加51680人,平均每年增加2871人。
2010年顺昌县人口191588人。
『陆』 福建省2013年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
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闽政[2013] 3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经研究,现将调整后的我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以及适用范围予以公布,从2013年8月1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如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各项参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再适时作调整。
附件:1.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2.福建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3年8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福建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月最低工资标准(元/月)
适用范围
1320
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
1170
平潭综合实验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闽清县、罗源县、永泰县、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新罗区、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
1050
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县、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安溪县、德化县、永春县、三元区、梅列区、永安市、沙 县、仙游县、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漳平市、永定县、上杭县、霞浦县、古田县
950
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明溪县、将乐县、尤溪县、大田县、顺昌县、光泽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屏南县
附件2:
福建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及适用范围表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元/小时)
适用范围
14.0
思明区、湖里区、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
12.4
平潭综合实验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连江县、闽清县、罗源县、永泰县、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新罗区、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
11.1
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县、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安溪县、德化县、永春县、三元区、梅列区、永安市、沙 县、仙游县、延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建阳市、漳平市、永定县、上杭县、霞浦县、古田县
10.1
清流县、宁化县、建宁县、泰宁县、明溪县、将乐县、尤溪县、大田县、顺昌县、光泽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寿宁县、周宁县、柘荣县、屏南县
『柒』 顺昌县的地理环境
顺昌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同时又受大陆性气候的一定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据县气象站1957~1985年的观测:年平均气温18.5摄氏度,无霜期305天,雨日164天,雨量1756毫米,日照1740.7小时,冬多西北风,夏多东南风。具有如下特点:四季明显,冬短夏长,春早秋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秋多“小阳春”,春常“倒春寒”;雨季干季分明,雨季多洪涝,干季常干旱;少霜雪,罕冰雹,湿润多云日照少,露雾常有静风多。
境内受季风性环流影响明显,随冬夏环流转换和太阳照射的变化,带来四季不同的气候特征。冬季(12~2月):气温低,蒙古冷高压势力强盛,县境处在冷高压的东南部,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雨水少,一年中的霜雪集中在此季出现。春季(3~5月):是冬季风转夏季风的转换季节,气温趋向回升。蒙古冷高压逐渐转弱,太平洋高压逐渐增强,冷暖气流交换频繁,天气多变,冷暖无常,前春常常阴雨连绵,有时出现晚霜,后春有时暴雨成灾。夏季(6~8月)时间长,气温高。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北上西伸,顺昌多吹东南风。热带低压又常北上影响,天气炎热潮湿。初夏是雨季高峰期,常发生暴雨洪涝,夏至前后雨季结束,转为炎热少雨天气,有时午后发生阵雨、大风或雷暴。秋季(9~11月):乃夏季风向冬季风转换季节,气温趋于下降。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高压减弱南退,蒙古高压复又增强南侵,天气少雨凉爽。后秋蒙古高压增强,气温显著下降,可出现初霜。 顺昌地处闽北山区,境内森林、石灰石矿蕴藏量丰富,水力资源充足,对发展工农业生产具有十分有利条件。建国前,国民党政府不重视经济建设,县内交通闭塞,生产技术陈旧,工农业生产水平低,商业、交通运输、建筑等产业都很落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状态。广大农民在地租、田赋、高利贷等层层剥削下,资金匮乏,耕作粗放,粮食亩产年均不过90公斤。工业基础薄弱,民国16年(1927)始建小型发电站,至民国34年,才先后建有洋口火力发电站、城关白龙泉水电站、印刷、纺织以及粮食加工等20多个小型工业企业,但多是手工操作,产值很低。由于城乡经济凋蔽,地方财政枯竭,每年征收的赋税,除上缴省财政外,所余仅够支付县军政费用,用于投资经济建设的为数极少。据民国版《福建省三十四年度决算书》载:民国34年县财政收入1763.93万元(法币),其中支付党务、行政、军事(保安、警察)费用达1211.75万元,占总支出68.7%;用于文教卫生经费287.01万元,占16.3%;其他支出156.39万元,占8.9%;而用于地方经济建设仅108.78万元,占6.1%。民国35年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生产凋零,工农业产品紧缺,物价暴涨,法币贬值,财政支绌,除支付军政费用外,已无力投资经济建设。据1949年底统计,顺昌县国民生产总值仅547.37万元(按1952年价格折算人民币),人均产值61.2元,人民生活贫困。
建国后,经过1950~1952年的3年恢复时期,1953年开始建立集中计划的经济体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达1178万元,人均产值111元,比1949年分别增长1.1倍和81.4%。社会需求之间较为协调,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由于“左”的影响,浮夸风严重,工业一哄而上,大起大落。农业脱离实际,多种经营被限制,集市物资供应短缺。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1201万元,仅达到1957年水平,人均97.8元,比1957年减13.3%,农业产值还减少16.7%。1963~1965年“调整时期”,经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经济很快回升。县、社、队三级普遍进行水电建设,兴建一批中、小型水电站。3年中基本完成了林区建设,建了一批森工企业,使山区森林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年均为国家、地方提供建设木材23万立方米左右。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2804万元,人均产值198元,分别比1962年增长1.3倍和1倍。1966~1975年,“三五”、“四五”时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经济建设受到很大破坏,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企业经济效益普遍降低。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降到2289万元,比1965年减少18.37%。1970年后,顺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生产,先后建有磷肥厂、合成氨厂、轻机厂等工业企业,至1971年,地区所属的元坑水泥厂(1985年下放给顺昌管辖)、县办石溪水泥厂先后建成投产,大量石灰石矿被开发利用;各乡(镇)亦办起一批轻工企业,工业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农村经济由于多种经营被长期限制,农业结构一直保持单一的种植业(占65%以上)的格局,农业产值徘徊不前。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4704万元,人均产值248元,比1965年,分别增长67.76%和25.3%。
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7459万元,人均产值783.6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1.3倍和1.5倍。从1978~1988年的10年期间,工农业总值年平均增长8.9%;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均超过前30年的平均增长幅度。顺昌县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占66.4%;农业占33.6%。工业占主导地位,为进一步发展顺昌经济奠定基础。
2007年顺昌生产总值完成35.46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比上年增长13.9%,为1995年以来最高增幅。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幅分别达到5.7%、12.4%和20.6%,呈现“一产稳、二产快、三产高”的良好态势。财政总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级收入1.33亿元,增长22.2%,增幅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960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38亿元,增长14.3%。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27.5亿元,下降9048万元,贷款余额18.6亿元,增加2.4亿元。
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10亿元,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8.25亿元、12.05亿元和14.80亿元,分别增长5.2%、12.4%和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0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5123元,增长13.5%。
2013年一季度,顺昌经济运行起步较好,除财政总收入和外贸出口两项指标外,其余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好的增长。GDP完成10.98亿元,同比增长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4.4%;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5.51亿元,同比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2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0.85亿元,同比下降1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63亿元,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0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66元,同比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37万美元,同比增长15.6%;1-2月外贸出口完成1019万美元,同比下降67.6%。 建国初期,经过土改、林改和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经济主要是集体经济。据1962年统计,顺昌县161266亩耕地中,国营农业企业经营411亩,占0.25%;生产队集体经营160855亩,占99.75%。1988年,顺昌县耕地面积197757亩,其中国营农业经营598亩,占0.31%;由农户联产承包经营197159亩,占99.69%。顺昌县林业用地面积243.3万亩,其中国营林场、采育场、苗圃等经营50.44万亩,占林业用地20.73%;集体经营168.96万亩,占69.45%;社员经营自留山23.9万亩,占9.82%。
2007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3.34亿元,增长6.3%。农业产业基地规模扩大。与国家航天育种部门成功合作,建立了“中国(顺昌)航天高科技应用农业示范基地”,全年完成更新造林3.57万亩,非林地造林3382亩;柑桔面积10.86万亩,总产量达8.3万吨;食用菌种植量8500万袋;烟叶种植面积达7287亩,比增61%,总产2.39万担;畜牧水产养殖回升,新增4个规模养羊场,顺昌县羊存栏数1.92万头、生猪6.37万头、水产面积1.22万亩,新增螺旋藻养殖面积200亩。
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3.34亿元,增长6.3%;粮食总产量6.76万吨;柑桔面积7240公顷,总产量达8.3万吨;种植食用菌8500万袋;烟叶种植面积484.8公顷,总产2.39万担;羊存栏数1.92万头、生猪6.37万头、家禽5.3万只,兔3.23万只;水产品产量4915吨,新增螺旋藻养殖面积13.3公顷。顺昌县农业龙头企业达48家,完成产值6.42亿元,增长41.3%。
2013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增长5.6%,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为12.3%。 1948年,顺昌县有水力发电站、粮食加工厂、印刷厂、纺织厂、酿酒厂、造船厂等私营小型工业企业20余户,年总产值50.78万元(按1952年价格折算人民币)。1952年,顺昌县工业企业有40户(其中全民所有和县属集体所有4户),总产值79.43万元,其中全民所有企业产值10万元,占12.58%;集体所有企业产值1.22万元,占1.53%;个体私营企业产值68.21万元,占85.89%。
1957年后,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很快,至1965年,顺昌县共有87个单位(全民所有31户,集体所有56户),年总产值达246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产值占88.9%;集体所有制产值占11.1%。1961年后,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有了较大发展,至1970年占顺昌县工业总户数的63.5%。1971年开始陆续建有磷肥厂、合成氨厂、纸浆厂、轻机厂、轴承厂、刃具厂等大中型工业企业,至1978年,顺昌县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共135户,总产值5755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4725万元,占82.18%;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1030万元,占17.82%。
1979年以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企业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开始发展,成为公有制的有益补充。1985年,个体私营工业企业产值13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05%。至1988年,顺昌县工业总产值达16832万元,比1978年增1.64倍,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10054万元,占总产值59.73%;集体所有制工业产值6176万元,占36.69%;个体私营工业产值491万元,占2.92%;“三资”工业企业(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产值111万元,占0.66%。个体私营企业经济发展很快,比1985年增长2.4倍。
2007年顺昌县完成工业产值33.6亿元,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80家增加到90家,完成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净增6亿元,增长20.5%,增幅为2004年以来最高,顺昌县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达7家,新创“幸福来”保健品省级著名商标。工业效益同步提高,累计实现利税2.8亿元,增长136.3%。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各产业增幅均超过20%,累计完成产值25.5亿元,增长23.6%;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宝山风景区总体规划通过省建设厅评审,“宝山上湖森林人家”入选福建省第二批森林人家休闲旅游开发项目,华阳山景区通过国家3A级旅游评定。持续开展创业竞赛,落实“四个一百”和“四个一批”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投资,拉动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1亿元,增长23.5%。实施190个项目,其中,省市重点项目6项。16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8亿元。洋口电站顺利蓄水发电,富宝公司甲醇“3改8”、榕昌公司20万元吨锅炉节能技改等竣工投产,炼石水泥厂8号窑、余热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调整工业园区开发政策,落实县领导挂点园区制度,推进“一园一区一平台”建设,金山精细化工集聚区一期完成征地工作,新屯园区二期开工建设,顺昌闽台农林产品加工平台一期控规通过评审,完成投资400万元。深化“领导挂点、部门负责”招商工作机制,通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等院校的经贸、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组团参与招商与举办顺昌项目推介专场招商等活动,推进山海协作,全年引进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15个,总投资达3.18亿元。适应出口退税政策及人民币不断升值新形势,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外经外贸呈现“三增长”,合同利用外资5122万美元,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3250万美元,增长22.5%,外贸出口总额2010万美元,增长28.6%。
2008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3.0元,增长17.5%。化工、建材、竹木、电力、食品保健品5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完成产值29.7亿元,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5%。“金弘钢缆”“榕昌武夷”获省级著名商标,“武夷牌”聚氯乙烯获福建省名牌产品称号,天福油脂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级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和全省唯一的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原料无患子基地县。新屯工业园投资2097万元,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及其他附属工程,新征工业用地6.93公顷、平整土地15.33公顷;金山精细化工集聚区新征土地40公顷;郑坊闽台农林产品加工平台完成投资1180万元,新征土地30公顷。
2013年一季度,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增加值3.87亿元,增长10.9%。主要特点:一是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产业领跑。六大主要产业中,除建材冶炼产业外,其余产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保健品、化工、竹木等三大产业产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9.3%、45.1%和54.4%,共完成工业产值7.13亿元,占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45.9%,同比增加产值2.26亿元,增长46.5%,占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增量的97.9%。二是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重工业完成产值13.38亿元,增长12.3%;轻工业完成产值2.13亿元,增长65.8%,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53.5个百分点。三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比重提高。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51.3%,占顺昌县规模工业产值总量的24.5%,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四是七成产品产量增长。顺昌县列入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目录的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17种。产品产量增长较大的有:精制食用植物油1200吨,增长119.8%;人造板1.52万立方米,增长107.5%;纸制品1557吨,增长54.7%;铁合金9044吨,增长45.0%;发电量1.21亿千瓦时,增长30.2%。五是工业企业效益提高。1-2月,顺昌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059万元,同比增长19.3%;规模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614万元,比上年同期(-1779.0万元)增加利润2393万元;实现税金1509万元,增长6.6%;亏损企业亏损额1427万元,同比减亏2880万元,下降66.9%。 建国初,顺昌县商业均为私营。据1949年底调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90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350万元,占89.74%;工业零售额19万元,占4.88%;饮食及其他行业零售额21万元,占5.38%。1950年1月,在上洋(今洋口镇)设南平贸易公司上洋营业处,后扩大国营商业,从上洋贸易分公司分出设立国营洋口百货、粮食、木材、土产等4个经营企业。1952年4月设立大布供销社,始有集体商业。1950~1952年,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支持守法的私营商业户经营,顺昌县私营商业增加到511户、小贩77户。195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90万元,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品零售额共16.17万元,占3.3%;个体私营商品零售额473.83万元,占96.7%。
1956年,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顺昌县有国营商业9户、公私合营42户,合作商店及代购代销店143户,共194户。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9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645万元,占91%;工业零售额19万元,占2.7%;饮食及其他行业零售额45万元,占6.3%。1958年下半年,在“大跃进”中,公私合营和合作店、组都一步登天,成为单一的国营商业经济。“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强调独家经营,渠道单一,致使商品流通不畅,购销业务减少。从1967年起,社会商品零售额连年下降,至1971年,年零售总额仅2410万元,还未达到1966年2419万元的水平。
1978年后,放宽政策,搞活经济,逐步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经过改革开放,个体私营商业逐渐发展。198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5955万元,其中国营商业零售额占38%;集体商业零售额占53%;合营及其他商业零售额占5.1%;个体私营商业零售额占0.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占3.6%。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983万元,其中国营商业零售额占33.7%;集体商业零售额占38.5%;个体私营商业零售额占21.68%;合营及其他商业零售额占1.6%;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占4.5%。个体私营商业发展很快,与1981年相比,商品零售额由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3%,上升到21.68%。此外,交通、邮电、城市公用事业等均属全民经济;建筑业以集体经济为主。
『捌』 南平市顺昌县当兵一年补贴多少
民政局两年补个七八千,退伍费拿个一万多,在部队一个月津贴在八百到1100不等看兵种和地区,
『玖』 请问南平市顺昌县高阳乡2019年12月的低保怎么没有发
应该是没有执行规定。
按规定当月十五之前发放当月低保,因此到现在还没有发放十二月份低保是没有执行规定。
但是各地(包括高阳乡)基本上不能按规定时间发放当月低保,也没有地方说明原因因此无人知道具体情况。
所以只能告诉你是没有执行规定。
提示:等等吧阴历年前会把十二月、元月和过年补贴都发放到位让低保户过好年的。
『拾』 下岗了今年职工医保要个人去交,2020年度顺昌县要交多少钱
如果要自己去交的话,职工的医保现在费用很高。费用一般在1000多块钱。你可以相信这些一下当地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