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查學歷
Ⅰ 校園招聘的企業很看中學歷嗎是不是有學歷1,筆試面試就純粹是過場了啊
學歷是基礎,畢竟好的學校畢業生質量平均也高一些。但是筆試面試更重要,任何一個不過也不會要你的,而且是擇優錄取,不是及格就行的
Ⅱ 請問高校招聘中的學校審核的具體程序,大概需要多久能得到回復審核學歷為研究生的否會對本科進行調查
你好,我在高來校工作。一般自來說,用人院系經過考察,同意接受後,要報學校人事部門審核、批准。經查無異後,方才下達正式聘用通知,院系本身是沒有權利辦理人事聘用手續的。此過程一般情況下是比較長的,2-5周不等。不排除有人在此期間托關系,從而爭了你的名額。但這是有幾率的。建議2周以後,沒消息,可以試著打電話問問。
高校屬國家事業單位范疇,等待聘用一般都要經過很長時間,很正常。不像一些企業,當時就可以跟你簽約。耐心等待吧,不要著急。祝你好運。
Ⅲ 如何看待現在國企校園招聘幾乎只看學歷這件事
難道招一群沒學歷的嗎?雖然說做事要看能力和實力,但鬼知道哪些人有能力和沒能力,那就只能先看學歷了,那些民企和外企也一樣
Ⅳ 校園招聘進的醫院已經在醫院上班一個星期,報道時拿了畢業證去沒有上網查、之後還會查嗎十月份簽事業單
一定會查的,建議要用真實的
Ⅳ 今天校招面試因為第一學歷被卡,讓走社會招聘。有沒有前輩給分析一下區別大不大。
區別大呀……這來說明這次面試已源經失敗了,只能在下一次面試的時候找機會了。
至於那兩份offer的事情,就不要計較工作內容啦!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很不容易啦!不要挑三揀四啦!
另外,即使你在入職的時候選擇到了滿意的工作,也不可能幹一輩子的……中途可能被換崗位的……
Ⅵ 如何看待校招中的學歷鄙視
求職環境下的潛規則,很多公司打著不限專業、不限學歷、不限性別的旗號,但是實際上只招清北復交、985,211的男同學,讓多少同學去前赴後繼地去當炮灰,做陪襯。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來自100餘所高校的605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5.7%的受訪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時受到過不公平對待。
而近日發生的「蘇寧校招負責人在廣工校招公然侮辱學校性質」更是將此問題再次揭露。
消息一出,
瞬間引發無數網友的關注與評論,
熱度只增不減。
蘇寧官方道歉,涉事人員已被免職
13日凌晨,該公司在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函,稱涉事人員已受到嚴肅批評並被免職。「現場工作人員未能深刻理解公司招聘策略,在管培生引進來源、廣東工業大學定位等方面存在誤讀,由此給廣工師生帶來的傷害深表歉意。」
在HR眼裡
「985」」211」和普通院校的求職者
區別在哪裡?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兩個月前,安徽衛視一檔叫《學霸是怎樣煉成的》節目,因為一位前人事經理拋出的「會對非985大學生區別對待」的觀點火了。
這位叫小米的前人事經理表示,他們參加招聘會時,會把985和非985的大學生簡歷分開放,然後離開時只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歷,非985大學生的簡歷就丟在桌子上等著被清理。
可以看出,一部分HR在招人時,最簡單粗暴的原理就是:清北復交浙科南 > 985 > 211 > 普通一本 > 二本 >專科>高職……這是一條明顯的「學歷鄙視鏈」。
「985」」211」和普通院校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談到區別,前面提到的前人事經理小米認為:
學歷不是唯一道路
但是大多數人的道路
8月3日,在《演說家》節目中,考研名師張雪峰老師怒懟節目嘉賓馬丁。起因是兩者在對考研的作用上面產生了不一樣的觀點。
在節目中,張老師表示:「所有的500強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進行招聘!」
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現已合並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畢業的馬丁非常不認同張雪峰老師的考研觀點。
他認為,人生的路有很多,考研只是其中的一條,並且只是很普通的一條。而馬丁認為最好的路是就是好好去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
張老師快人快嘴,直接質問:「一個普通的畢業生能有什麼樣的工作?」
馬丁老師估計也是著急了,想以事實來駁倒張老師,回復道:「我自己的公司沒有一個是重點。」
張老師直接笑了,直言:所以你不是世界企業500強。
張老師的意思很明確,你馬丁這樣的公司,清北復交的會去么?說實話,真的不會去。所以,馬丁老師直接被懟蒙了,原地整理了下衣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上過985、211或者研究生的都會認為學歷重要,因為他們知道學歷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沒上過的或許認為學歷不重要,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但也有一部分HR明確表態:
「985」」211」和普通院校的學子不存在什麼區別,如果硬要追溯,只能說是一類人在高中時埋頭苦幹,一類人在年輕時心猿意馬。
他們表示,部分人事看重學歷的主要原因在於看重求職者本身的學習能力。「學歷歧視鏈」般的統一篩選,是為了降低招聘失誤率。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絕對不是可以以偏概全的。
普通院校學子沒有進入985、211,只能說明在高中階段落下後腿,或者精力分散,從而沒有發揮到「本可以考到的成績「,其他說明不了什麼。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一個是笨的,只在於他們精力放在什麼地方,他們是在哪個領域的技能過人?有個詞叫因材施教,那作為HR也應該因人供職,應配合崗位挑選合適的人才。
學歷可以是敲門磚
但不一定是攻城錘
蘇寧致歉後,當然關於原諒與否的話題秒受爭議。但是,不論廣工的學子原諒與否,非「985」、「211」學子們原諒與否,你原諒與否,此刻的我們都沒必要去追究了。
最主要的是,我們知道,絕大多數HR所看重的是能力、品德、上進心、綜合素質。
與其浪費時間研究「歧視鏈」的問題上,不如認真思考一下自身:究竟我們在核心領域能夠提供什麼?自身短板是什麼?有沒有可以獨闖職場的高辨識度技能?
敲門磚不夠硬,沒關系
但一定要憑自身能力做一把攻城錘!
Ⅶ 銀行校招說要學信網認證學歷信息才能辦入職,靠譜嗎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凡國家承認的正規學歷,學信網無需認證即可查詢到,某些特殊學歷是需要進行認證的。
如果認證通不過,那麼也就證明應聘者屬於無正規學歷人員,銀行是不會接收的。
Ⅷ 上市公司入職時一般會查學歷嗎
還是實求事為好。萬一被查出來了,那肯定是要辭退的。做人第一步是要誠實。
Ⅸ 建行會對校園招聘後入職員工進行簡歷調查嗎
一般不會去查,除非看到有的簡歷太離譜了就可能去查。所以小版地方改改沒事,編個實習權證明啦或者美化一下學校社團經歷啦,但是你要是學歷或者四六級這種硬性的東西造假,可能真的會毀你一輩子,不要嘗試做這個,查出來不是鬧著玩的。
你看看最近國家在徵信上的大手筆動作。而且以前不查,不代表以後不查。。
自己機靈點,愛惜自己的羽毛,別造假別失信,就沒啥大事。而且如果現在都是合同工,你犯錯說開了你就開了你,別抱任何僥幸心理。未來國家會大手筆處理銀行的徵信問題。
Ⅹ 我是一名本科生,現在大三,後年畢業,我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公司的校園招聘並且通過了面試
面試過了說明你也很厲害的,你可以直接說跟公司坦白我現在是大三的學生,我也不是要故意欺騙你,我只是想得到一個實習的機會希望給貴公司給我這個機會.大四的事情也很多的,不要以為很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