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工勤編是臨時工嗎
1. 機關事業編制與工勤編制的區別
1、定義不同
工勤編制是工人身份的編制,機關事業編制是幹部身份的編制。
2、發展方向不同
有機關事業編制的人可以評職稱,也可以往行政上發展,到一定級別或擔任一定領導職務還可以轉為行政編。工勤編制則只能評技工級別,一般情況下無法轉為行政編和事業編。
3、類型不同
機關事業編制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拔款、全額拔款三種類型。
工勤編制不同於行政編制(包括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前者主要是為後者提供後勤保障,包括交通服務(司機)、餐飲服務(食堂工作人員)等。
(1)機關工勤編是臨時工嗎擴展閱讀
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類型
1、公務員身份的行政編制。通過國考省考等公務員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進行公務員登記的行政編制。
2、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參公編制。通過國考省考進入公務員隊伍的,進行參公登記的參公編制。
3、參公單位事業編。不進行參公登記,不屬於參公編制,只是事業編制,雖然單位是參公單位,不代表所有人員都是參公編制。
4、事業單位事業編。就是全額、差額、自收自支這三種。
5、工勤編制。行政機關叫行政工勤人員,屬於機關工人編制,不是行政編制(公務員),只是機關後勤工人,佔用工勤編制。
6、借調人員。編制在原單位,工資待遇都由原單位負責,只是人來工作,人事關系沒過來。
7、長短期合同工、外聘人員、三支一扶、社區民生等都屬於臨時工。
2. 機關單位編制的問題,如事業編、公務員和臨時工
公務員
公務員通俗點講就是指在國家機關中工作的正式工作人員(有些單位里一些司機、後勤也屬於機關正式編制工作人員,但是他們屬於機關中的工人,是事業編制,不是公務員)。想成為公務員,現在唯一的途徑就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特殊例外的就是,除非你是在國有企業當領導,這樣可以調任到國家機關當領導,自然就變成公務員了。
事業編制
事業單位通俗講就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單位,講雖然是這樣講,但是許多事業單位實際都是以營利為目的。最典型的事業單位就是學校和醫院,人數最多。然後其他許多文藝單位(比如話劇團)、科研機構(比如什麼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有些單位比較特殊,在不同地方性質可能不一樣。比如房管局、農機局,有些地方這些單位可能是公務員單位,但有些地方可能是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現在進人基本也都必須統一面向社會招考招聘了。考試形式和公務員考試差不多,但是可能更靈活一些,不同事業單位因為專業性很強,可能側重要考專業知識,比如醫院招醫生,肯定要考醫學專業知識。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實際是介於一般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單位之間,但是更偏向公務員單位,工資待遇什麼完全和公務員單位一樣。出現這類單位的原因主要是這些單位不合適直接劃歸為行政機關公務員單位,但是其工作內容又主要是從事行政管理,所以就取個名字叫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他們的人員錄用完全和公務員一樣,統一參加公務員考試。如交警隊、監獄等,基本都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但是,這類單位也是同樣的單位在不同地方可能性質不一樣,有些地方把他劃歸普通事業單位,有些地方就把他參照公務員。比如社會保險管理中心、公路局等,各地可能性質都不一樣。
臨時工
行政機關里只有兩種編制,一種是公務員編制,一種是工勤人員編制,一般情況下臨時工轉為工勤人員是需要進行考試的,在編人員就是說你和機關是永久性的依存關系,只要你不被辭退或開除就永遠都是這個單位的人,退休後享受單位的退休金和醫療待遇。臨時工不存在往上爬的問,其實工勤人員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管理者或領導一般都是公務員身份,工勤人員最多也就是管管業務或是幾個其他的工勤人員。工勤人員的工資是財政拔付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由單位自己解決的,但是和臨時工完全是兩個概念,臨時的合同到期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行政編制
行政編制實際就是指公務員編制,是公務員就一定是行政編制,反之一樣,二者含義一樣。行政編制主要是編制部門給各單位控制人員的指標,比如某個單位給你20個行政編制,那麼你單位正式人員一般不能超過20個,不夠20個你可以上報人事部門進行公務員招錄,但是很多單位實際都是超編。
事業編制自然就是指在事業單位中正式工作的人員身份,比如教師、醫生,都是事業編制身份。
另外,不管是國家機關還是事業單位,因為工作任務又重,但受編制限制,單位編制內人員已經滿了,不能繼續招人了,那麼很多單位就私自向社會招聘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臨時工或合同工。這些人的工資由這些私自招的單位自己想辦法解決,財政不管。現在醫院這種現象最為普遍,很多醫生都是沒有正式編制的。
3. 機關單位中的工勤人員是不是公務員求解答
公務員法規定:機關的工作人員分為公務員和工勤人員兩種。工勤人員肯定不是專公務員,現在好多地屬區對機關工勤人員編制已經凍結,機關新進工勤人員不再享受「皇糧」,由用人單位自行負擔薪水,新進工勤人員都是臨時工了。
公務員就是過去機關里的具有「幹部身份」的人員,工勤人員就相當於「工人身份」。
公務員和工勤人員本身進入的渠道就不一樣.
實行公務員制度之前,正規大中專畢業生持有當地人事局開具的派遣證進入機關工作享受「幹部」身份。高中、職高、技校等非人事局分配的畢業生進入機關工作享受工勤身份。實行公務員制度之後,公務員實行面向社會招考,只有考試和考核合格正式錄取後才具有公務員身份。
部隊專業軍官進入機關工作才具有「幹部身份」。專業士官和退伍士兵進入機關可以享受工勤身份。
4. 國家機關單位一共有哪幾種編制公務員,事業編制,行政附屬編制工勤編制還有臨時工工勤編制和行政
只有公務員編,事業編和工勤編。其他的沒有編制均稱為合同工,臨時工或聘用人員。
5. 機關工勤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工勤編制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和事業單位內從事駕駛、收發、打字、維修等從事回簡單工種或輔答助工作的人員。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工勤編制人員一般有所在地區編制辦或其他相關組織根據需要核定、由用人單位報備後找錄用,並由財政統一支付薪酬,但其不同於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不同於公務員是其不能取得相應執法許可權,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不同於事業編制人員,主要是其工資來源於行政撥款,而非自籌資金,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未實行公務員制度前,稱為工人身份、待轉干工作人員;實行公務員制度後,稱之為工勤人員,並向全員聘用演變。
按法來說,那是不可能轉為公務員的,因為那完全就是不同的編制,現在的公務員編制是由中編辦來決定的。但不可否認,的確存在轉化的情況,有用人腐敗情況的存在。
6. 有關於機關工勤人員的一些疑問
你是屬於合同工,是應該交納保險的.具體交納的方式你可以查詢勞動局.是應該給你簽定勞動合同的.具體情況可以咨詢下當地的勞動局.
7. 國家機關中,工勤人員、非工勤人員、臨時工,有是區別啊
工勤人員是指在國家公務機關從事非公務工作的工作人員,比如門衛、收發和回清潔衛生工作的答人員,有的單位也包括司機等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就是不算是公務員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包括部分沒有公務員編制,工作行為不具有國家公務機關法律效力的其他非公務員的工作人員。
非工勤人員是指就是不簽協議的打工人員。比如裡面做飯或者開車,只口頭說好了一個月多少錢,什麼協議也沒有簽,也不給交三險,月底給說好的工資.靠的就是誠實。
臨時工是指泛指在工作場所里非正式僱用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又分成約聘僱員,與人力派遣,這兩類。聘用臨時工目的為處理短期出現的額外工作,例如因為長工放產假,所以聘臨時工當替工。當工作上出亂子時,臨時工都會被首選開除,或稱代罪羔羊。
8. 事業單位在編工勤人員算什麼
沒有從法律和政策上研究過這個問題,僅說說個人理解。
工勤編制人員,字面理解就是政府機關里的工人或者從事後勤等保障性工作的勤務人員(比如司機,廚師,打字員,電工等等),和企業工人最大的不同是其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不是臨時工),和公務員,事業編人員一樣由國家財政支付工資,通俗點說就是吃皇糧的工人。
工勤編制要在所在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人員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來配備,比如單位每有5名公務員可以配備一個工勤編制,因為工勤人員名義上是輔助人家工作的。
工勤人員和公務員,正式事業編人員的主要區別是:這是三種不同的編制,後兩者是一般意義上的國家幹部(尤其是公務員,是「根正苗紅」的幹部),而工勤人員的身份是工人,考核晉升方面按照工人職稱序列來走(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等,事業編人員一般來說雖然也走職稱,但是另一個層次更高的序列了),你雖然可能和公務員干著差不多的工作,但永遠沒機會提拔當官,因為你的身份是工人(幹活的被管理者),不是幹部(管理者)。而且工勤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方面一般比公務員和事業編要低一些。
工勤人員永遠沒有機會轉成公務員了,因為現在公務員和正式的事業編,逢進必考,這是公務員法規定的,也就是說必須要有文憑,還要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不是單位自己組織的)考試才能獲得幹部身份(轉業軍官除外),而工勤人員不需要國家統一考試,只是單位內部考試,走個形式就可以了,單位領導可以自行安排。你在部隊應該是士官吧,不是幹部身份(軍官才是),所以說你復原後沒有辦法直接獲得幹部身份。單位只有把你安排成工勤編制了。
今後的趨勢,工勤編應該是逐步減少直至取消,其本來就是由於行政和事業編制相對稀缺,為了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而產生的,政府完全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僱傭社會人員(也就是臨時工)來完成工勤人員的工作,他們的工資福利待遇低得多,還可以隨時解聘。
現在士兵退伍能安排成機關工勤人員也已經算不錯了,畢竟算吃皇糧的,比一般的(注意是一般的)企業工人還是強,起碼穩定有保障,又在機關單位上班,有機會接觸一些相對高層次的人,總體算比較邊緣的體制內人員吧。
9. 在政府機關里 如果不是公務員是不是意味著是臨時工
樓主,請問你是怎麼進這個單位的,你是考進去的嗎?在政府機關除非你早期的時候考關系轉正式編制的話,那你在這個單位是有編制,你所謂的公務員只是其中一個編制,這個一般叫行政編制,比較有權利的一個編制,又有執法能力的一個編制,而還有一種編制叫做事業編制,事業編制一般是比較沒有權利,估計一般就是屬於公益性的一個編制,也可以說做做內勤之類的,最多就只有監督權,這兩個編制常理是這樣子的,不過要看單位是什麼機構的,一般這兩個編制屬於幹部編制,都是可以你所謂升職的一個編制,還有一個工勤編制,這個工勤編制也是屬於正式的,這個編制一般就是打雜的,雖然他是在編,但是一般他屬於工人編制,這種編制是升不了官的,一輩子都是混日子的,一般當個打字員、駕駛員或者水電工等,現在公車改革了,是會影響駕駛員,如果有單位還需要這類的工勤編制之外,其他單位一般是沒有這類的工勤編制了。還有企業編制,企業編制性質跟工勤編制差不多,但是國企能正式的一般也是這種編制,所以能夠能職位而已,所以這兩類一般是沒辦法陞官的。樓主如果你是臨時工的話,有在政府機關找一個能夠達到你的要求的話,除非這個單位領導很好實行同工同酬或者想辦法給你,接近正式工的待遇,如果每個單位都是一樣,晉升你不是在編的不可能的事情,就那些工勤編制都沒辦法陞官,企業編制還好,如果國企裡面都是企業編制,至少有職位晉升,不過臨時工是不可能的,你做得在好,領導在重視你也是一樣,沒辦法晉升,不信你可以一個個問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