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聘和求職
❶ 應聘什麼意思
應聘,是指接受聘問,接受聘請。應聘時用人單位向求職者發出聘用要求,求職者根據自身的需要,是對用人單位的聘用要求進行回應的一種行為。應聘前應做好各種心理准備,包括社會需求、職業選擇,薪金等。
❷ 應聘和面試有什麼不同之處
在面試前要作好充分准備,面試的時候就不會慌亂,以下是本人參加今年面試前收集的材料,供參考。面試時要注意禮貌,如鞠個躬,面試後說謝謝,再鞠躬。 祝你成功!
面試中提問問題的種類一般是與面試內容基本相吻合,面試內容包括哪些,提問的問題一般也應涉及到。當然也有些面試內容,如儀表儀態風度是無需專門提出問題的,不僅由於儀表儀態風度無法提出相應的問題,而且由於一個人的儀表儀態風度體現在整個面試過程中,應試者的談吐、風度、走路、坐、站立的姿態都可在觀察中評定。應試者在整個面試過程中一般應實事求是地回答主考官提出的所有問題,而不要故意隱瞞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人的心理活動總是能夠通過人的外在的一些東西表現出來,如表情,肢體動作等,如果一個人在面試中說謊或故意隱瞞一些情況,就會感到心情緊張,進而表現為不敢直視主考官,目光躲閃,或者坐立不安,雙手不知如何擺放等,有經驗的主考官通過應試者的這些外在表現很容易就能看出應試者在說謊,這樣反而弄巧成拙,不利於應試者。但如果應試者如實地回答了一些明顯不利於自己的問題,反而會被主考官認為誠實、可靠,可以信賴。
一、應試者個人概況
一般情況下,有關個人背景的材料已填寫在履歷表內,面試時再提問只是為了驗證一下,或者以這些不需應試者思考的問題開始,有利於應試者逐漸適應展開思路,進入「角色」,尤其是對那些一進入考場就顯得緊張、拘謹的應試者,更該先提一些容易回答的問題,幫助他樹立信心,誘導他正常發揮出自己的水平。這方面常問的問題有:
1?請介紹一下你的家庭狀況。
2?你的籍貫在哪裡?
3?現在你住在哪裡?
4?你父母分別從事什麼職業?
5?你有幾個兄弟姐妹?分別在干什麼?
6?你是否結婚了?妻子(或丈夫)從事什麼職業?
7?你有孩子嗎?幾歲了?
8?你現在的生活狀況怎麼樣?
9?你現在的居住情形怎樣?是幾居室、公房還是自宅?
對這些問題,應試者不需怎麼思考,但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應試狀態,充滿自信,口齒清楚,回答全面、完整,但又要注意盡量簡潔。一開始的應試狀態如何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面試過程中的表現。
二、應試者的求學經歷
受教育的大體狀況在履歷表中已列出,提問這方面的情況是為了獲悉更詳細的情況。
1?從你的申請表中我了解到你進入××(高中),畢業於××年,請你進一步告訴我們一些有關申請表中所述的情況,並對你的高中階段作一個簡短的詳細說明,尤其是那些對你的職業生活有影響的事件。
2?您覺得您的學校是哪一類的(必要的話,說出它是大是小,在鄉村還是在城市),簡單地說,你高中階段過得怎麼樣?
3?你學過哪些課程(一般的,技術性的或者大學先修班)?
4?在學校,你都參加過什麼活動?
5?你的學習成績如何?在班上所處的位置如何?你有哪些學習習慣?
6?有哪些人或事件對你的職業選擇產生了影響?
7?你擔任過什麼職位?受到哪些獎勵?(或獲得過什麼榮譽?取得過什麼成就?)
8?讀高中時你從事過什麼社會工作?假期是怎麼過的?
9?高中結束時你的職業考慮是什麼?
10?我注意到從××年至××年你進入××學校學習,獲得了××學位。你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
11?你能告訴我,在大學階段對你的職業生活有影響的事件嗎?
12?一般地說,你的大學生活情況如何?
13?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
14?你都主修過什麼課程?選修過什麼課程?為什麼選修這些課程?
15?你參加什麼校內團體?是作為一般的成員,領導還是其他?你為什麼參加這些團體?有什麼收獲?
16?你在大學有沒有工作經歷?如果有,工作種類是什麼?是在學校期間還是假期?每周工作多長時間?你對之有什麼感受?
17?對你選擇職業有影響的因素有哪些?
18?畢業時你的職業考慮是什麼?
19?在大學里你最喜歡哪些課程?為什麼?成績如何?
總體來說,令招聘單位感興趣的內容可適當多談一些,如,從事過什麼社會工作?有什麼感受?對這個問題,如果是肯定的回答,在談感受時,應著重談一談有什麼收獲;如果沒有參加過社會工作,應談一談校內課余時間或假期是如何度過的,從事了其他什麼有意義的活動。再如,你選修過什麼課程?如果選修過一些和公務員工作有關的課程,如公文寫作,應著重談一下這些課程主要講了些什麼,你有什麼收益。再如,曾獲得什麼榮譽和獎勵?不要僅簡單地回答獲得什麼,還要簡要敘述一下為什麼被授予這個榮譽。
三、應試者的工作經歷
1?你曾從事過什麼工作?
(如果曾從事過與公務員有關的其他工作,可詳細談一談,從中吸取了些什麼對公務員工作有益的經驗。)
2?你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職業是什麼?
3?在原來單位,你擔任過什麼職務?
4?在原單位你做出了哪些自己認為最值得驕傲的成就?
(除了簡單列出成就外,可略為詳細談一下是如何取得這些成就的?但敘述中不能只提及自己的功勞,同事的幫助、領導的支持都要略微提一下。)
5?你在原單位,遇到過什麼困難?你是怎樣處理和應付的?
(如果你當時對問題的處理有不妥之處,還可再補充一下,如果你現在遇到類似問題會如何處理。在談遇到過什麼困難,盡量談一下在業務上曾遇到的困難,其它方面的困難盡量少涉及或不涉及。)
6?請你談談你以前的職務升遷和工資變化情況。
7?你對工作的期望是什麼?
(應主要談一下期望工作能給你帶來的發展才能的機會,而不是待遇、工資等。)
8?你的工作職責有哪些?
9?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你能談一下在工作中所犯的錯誤和遭受的失敗嗎?
(錯誤和失敗舉出一兩例即可,不要太多。要盡量列舉一些在事後有較大收獲的事,並要談一下事後你是如何彌補的,從中吸取了什麼經驗教訓。)
10?每一項工作都有好壞兩方面,你認為自己原來的工作令人喜愛和有價值的方面是什麼?
11?你工作中最不感興趣的是什麼?
12?在多大程度上您認為命運——你所不能控制的幸運與不幸——影響了您的工作記錄和工作績效?
(如果是不幸影響了工作記錄和工作績效,要照實回答,絕不要把工作中的不成功完全歸於客觀原因,也要客觀分析一下主觀原因;如果幸運帶來工作的成功,也不要縮小外界原因的影響單純強調是個人努力的成果。)
13?是什麼原因促使您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闡明原因時不要過多強調一些物質條件,比如工資太低,住房條件差等,要著重於一些與工作有關的原因,如我認為在原單位不能發揮我的特長,等等。)
14?為您的上級工作,感覺如何?他(她)的長處和不足是什麼?
15?盡可能猜測您的主管上級所認為的您的長處和不足以及總的工作績效。
四、求職動機與願望
1?你選擇本單位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個幾乎每個招聘單位都會問到的問題。回答時,一般來講,應將招聘單位的情況與自身的長處結合起來,同時應盡量具體,讓人可信。如「貴單位上下級關系融洽,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心情一定舒暢,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貴單位是涉外單位,我的英語水平不錯,在這里工作一定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出成績來」。在回答時,不要以福利待遇,工作的物質條件,工資的高額為原因,也應當避免說別人勸我來之類的原因。在以招聘單位的情況為由時,不要使用「聽說」,「據說」等模糊語言。)
2?你希望單位如何安排你的工作,待遇?
(在這方面,不要提出過高要求,而是應表明自己願意服從單位的適當的安排,不要單純強調自己的要求。)
3?你在工作中追求什麼?個人有什麼打算?你想怎樣實現你的理想和抱負?
(這時,你就可以對自己的工作作一下設計,但要注意目標和理想要切實可行,不要大而空,也不要簡單地說目前還沒有什麼打算。如果沒有什麼長遠的打算,可談一下如果被錄取,你將怎樣去工作。)
4?談談你對將要從事的工作的認識。
5?談談你對本單位的了解。
6?請談談你現在的工作情況,比如,待遇、工作性質,工作滿意程度等。
五、專業知識技能
1?你大學學的什麼專業或接受過哪些特殊培訓?
(對這個問題你一定要如實回答,如果你大學的專業和你應聘的職位沒有任何關系,如果你沒有參加過什麼特殊培訓。但是你可以明確表示你對所應聘的職務非常感興趣,你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彌補以前所受教育的不足。)
2?你在大學對哪些課程最感興趣?哪些課程學得最好?
(對這個問題,不僅僅只回答對哪些課程最感興趣,還要簡要說一下為什麼最感興趣,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比如,為你提供了一個觀察、思考問題的新角度;拓寬了你的知識面;讓你學到一些比較實用的知識,同時你還應簡單概括一下這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讓主考官看到你確實修過這門課,而且確實從中有所收獲。絕對不要對主考官提出的問題僅僅簡單給出「是」或「不是」的回答。)
3?詢問一些專業術語和有關專業領域的一些問題。
(如果時間允許,你可以盡你所能更詳細地解釋這些專業術語,回答有關專業領域的一些問題。)
4?詢問一些專業領域的案例,要求其進行分析判斷。
(這道題不僅可以測定應試者的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還可以測定其分析判斷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回答時,除了要充分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進行正確地分析判斷外,還要注意組織自己的語言,使回答條理清晰,用詞准確,既要充分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同時又要盡量做到言簡意賅。)
5?你有什麼特長和具備什麼資格從事該工作?
6?請談談你從事該工作的優勢是什麼?
(這兩道題其實是一回事。回答時既要能完全表達出自己從事該工作的優勢,同時又要謙虛,絕不可狂妄自大。一些性格內向的應試者往往不善於表現自己,羞於說出自己的優勢,只等待主考官去發現,這種心理狀態極為不利,每個應試者都應該恰如其分地表現自己。回答類似的問題可涉及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自己曾學過一些與該工作相關的課程;其次,自己曾在業余時間從事過類似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果應試者是曾有過工作經歷的,可談談以前的工作對你應聘的職務會有所幫助;再次,你掌握了一些什麼該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再次,你的氣質、性格可能更適合從事該項工作;最後,不要忘記你對本工作很感興趣,你有什麼特長可以使你能更順利地從事該工作。)
7?你曾受過與本工作有關的訓練嗎?
8?請談談你對該工作的認識、了解。
六、能力結構
1?學習能力
(1)你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如何?在何種情況下你學得快些或慢些?
2?分析能力
(2)你認為你的分析能力如何?
(除了從總體概括你的分析能力如何以外,盡量能再舉出一個例子來實際證明你的分析能力。)
(3)一般人認為你是勤於鑽研每一細節呢,還是你比較毛糙?
(4)你運用哪些分析方法和工具?
(5)你認為成功和失敗有什麼區別?
(6)你認為富和貧、美和丑有什麼區別?
(以上兩個問題除了測定應試者的分析能力外,還可以測定其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提一些小案例,要求其分析、判斷。)
3?判斷力
(7)你認為自己做出決定的方式怎樣?你是果斷、迅速,但有時急躁呢,還是你想事周到但有時顯得遲緩?你是很敏感呢?還是一味忍受現實?
(8)你最近所作的兩個最困難和最富挑戰性的決定是什麼?
(除了回答兩個最困難和最富挑戰性的決定之外,你還要回答當時為什麼要那樣決定,現在看來你當時的決定是正確還是錯誤,從中吸取了什麼經驗教訓,如果現在再讓你面臨這樣的情況,你會如何決定,為什麼。)
(9)去年你所作的兩個最漂亮和最糟糕的決定是什麼?
(10)假如A單位和B單位同時錄用你,你將選擇哪一個?(A、B是另外其他兩個單位)。
(闡明原因時,盡管避免這樣一些:如,工資待遇好、工作物質條件好等,而應盡量從這樣的一些角度:如,更能發揮我的特長;我對×單位的工作更感興趣;×單位更重視人才等。)
4?形成概念的能力
(11)你更喜歡接觸實在的、明確的短語,還是抽象的、概括性的較長句子結構?
(對這個問題要盡量給出一個特定的例子,然後再加以適當的解釋。)
5?創造力
(12)你的創造性怎樣?你的創造能力的最好例證是什麼?
6?口頭表達能力
(13)你如何估計自己當眾講話的能力?如果我們有關於你最近露面的錄相帶,我們會看到什麼呢?
(14)你怎樣描述你在集會中的角色——是你組織別人呢?還是你僅是其中一員?
(15)描述你最後一次言語失當的情形。
(16)請描述一下你自己。
(17)請談談你的優缺點。
(18)請談談你的興趣、愛好。
(19)根據你的自我分析,最適合你的工作是什麼樣的?
(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單出題測定,也可以通過應試者對所有問題的回答情況給定一個分數而不再專門出題測定。在回答問題時,應試者要注意條理清晰,前後連貫,主題鮮明,語言簡潔明了,邏輯清楚,具有說服力,引例、遣詞用句准確,語氣、發音合乎要求,同時要注意姿態、表情,可輔以適當的肢體動作。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分析全面,說理透徹,順暢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看法。)
7?書面表達能力
(20)與他人的寫作風格相比,你的寫作有何特點?
(21)請描述一下你的寫作方法——是先打腹稿並口授一個草稿、經過很多編輯步驟,還是其他什麼方法?
8?知識
(22)你最喜歡讀哪些類的書籍?
(23)你常讀什麼報紙?最喜歡的報紙或欄目是什麼?
(24)你每天有多少時間用於讀書?
(25)你最近在看什麼書?有何感受?
(26)你每月用於購買圖書的費用是多少?
七、個性特徵
1?激勵
(1)什麼能激勵你?
同樣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不能著眼於工作能給你帶來的較高的待遇、較好的工作的物質條件,當然這些問題也不是不可以涉及到,這畢竟是滿足基本需要所必需,但更多地應著眼於一些滿足更高層次的需要,比如,可以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這項工作可以有助於他人、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發展等等。
(2)去年你平均每周工作多少小時?
(3)描述一下你的工作步調——快、慢還是適中,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變化?
(4)誰對你的職業生涯有重要影響?為什麼?
2?創始力
(5)有無這種情況,你必須做某事而此事又超出了你的義務范圍?
(6)你是善於獨辟蹊徑地做很多事還是好不容易才幹完幾件事?
(7)你能用哪種特定方式最大限度地改變一個組織?
3?組織能力
(8)你怎樣描述你的工作習慣?
(9)你的組織能力怎樣?你怎樣去組織?如有可能,你覺得你應把哪些事組織得更好?
(10)描述一種沒按預期計劃發生的情形。
(除了描述這種情形外,還要談一下當時你又是怎樣應付這個意外事件的,事後看來,你當時那樣處理是否妥當?當時為什麼要那樣處理?如果當時的處理有不當之處,以後如再遇到類似情況,你會怎麼處理。)
(11)你參加過何種組織活動,何種職務?為什麼?
(12)你怎樣描述你在集會中的角色?是你組織別人呢?還是你僅是其中的一員?
4?獨立性
(13)你想要和需要多少監督?
(14)你喜歡別人干涉你作出決定嗎?
(15)你做出決定的時候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或暗示嗎?
(16)你喜歡一個人幹事還是幾個人一塊兒去干?
(17)在和別人一塊兒幹事時,你能堅持自己的主張嗎?
(18)你善於服從別人嗎?
(19)在處理一件棘手的事情時,你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盡力去干,還是讓別人來幫助你?
(20)你父母對你的事情干涉多嗎?
5?「履歷」
(21)你平生最重要的一課是什麼?
(對這件事就要詳細加以描述,並且談談你從中有什麼收獲或得到什麼教訓。)
6?情緒穩定性
(22)你如何在重負與壓力下把握自己?
(23)用情緒控制術語描述你自己。
(24)哪些事最易激怒你或挫敗你?
(25)前兩個月你有幾次「失控」?
(26)你所經歷的情緒起伏是歸哪一類?為什麼?高峰多高?低谷多低?
(27)描述一種你的情緒控制不適當的情形。
(28)描述一種你平生最生氣的情形。
(29)你曾最難接受的批評是什麼?
(30)單位工作非常艱苦,你將如何對待?
(31)你怎麼連這樣的問題也不懂?
(32)你好象不太適於在本單位工作。
(這後三道題,主考官要看的不是你回答的具體內容,而是看你對這些明顯具有「不友好」、「挑釁性」的問題作何反應,進而測定應試者的情緒穩定性如何。)
7?適應性
(33)近年來你的生活變動情況怎樣?
(34)你發現哪些組織變換得最易於和最難於適應?
(35)你改進哪些方式才會更適應下一種工作?
(36)如果你被錄用,你將在第一周採取什麼行動?
8?人格完整性
(37)你認為你的人格完整性如何?
(38)請描述一、二種你覺得人格完整性受到嚴重損害的情況?
(39)你認為一種完整的人格應主要包括哪幾部分?
9?自知力
(40)你的朋友如何看待你?
(41)你認為你的長處在哪裡?
(42)你認為你個性上的優點是什麼?
(43)你認為你的缺點是什麼?
(44)你准備如何改正自己的缺點?
(45)你認為你在多大程度上適於擔任本職務?
(46)你認為你的專業學識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47)你認為你的獨立性如何?
(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一定要實事求是,客觀地分析評價自己。比如,對第八個問題,如果應試者一味地描述自己的獨立性有多強多強,好象是獨立性越強越好,但太強的獨立性反而會給主考官留下一個「不好領導」的印象,這樣反而於應試者不利。)
10?興趣愛好
(48)你喜歡什麼運動?你會跳舞嗎?
(49)你怎樣消磨閑暇時間?
(50)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嗎?
(51)你喜歡讀什麼書?
(52)你最喜歡的課程是什麼?
(53)你有什麼特長?
11?性格
(54)你認為自己的性格應屬於內傾型還是外傾型?
(55)你對瑣碎的工作是討厭還是喜歡?
(56)以下兩種情景你較喜歡哪一種:奔騰的駿馬,平靜的湖泊。
(57)你喜歡接觸一些新奇事物嗎?
(58)閑暇時你是喜歡一個人呆著還是喜歡和大家一塊兒玩?
(59)你是喜歡還是羞於在公眾場合談話?
(60)你容易和陌生人相處嗎?
(61)你喜歡流行音樂還是古典音樂?
(62)好多人在一起時,你的談話多還是少?
12?品質
(63)你認為現在社會中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64)「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對這句話,你怎麼看待?
(65)你最不能容忍的個人品質是什麼?
(66)你最喜歡的個人品質是什麼?
(67)你認為自己的品質中有哪些好的方面?
(68)舉出兩個人,他們的個人品質分別是你最喜歡的和最不喜歡的。
13?工作態度、責任心、紀律性、工作風格
(69)對委任的任務完成不了時你會怎樣來處理?
(70)你對學校的規章制度有何看法?
(71)你目前所在單位管得嚴嗎?在工作中看到別人違反制度和規定,你怎麼辦?
(72)你經常向領導提合理化建議嗎?
(73)你在處理各類問題時經常向領導匯報嗎?
(74)你認為自己所應聘職位的人員應承擔哪些義務?
(75)你喜歡自己的上司是何種領導風格?
(76)你在領導和被領導之間喜歡哪種關系?為什麼?
14?人生觀、職業觀
(77)你有沒有座右銘或比較喜歡的格言?
(78)你對應聘職位是否有持久的興趣,會把其視為終身職業嗎?
(79)你覺得自己在原工作崗位幹得最出色的一件事是什麼?
(80)在歷史人物中,你最崇拜的是誰?為什麼?
15?果斷性
(81)你如何描述你的果斷程度?
(82)請舉出你最近特別果斷的兩例——一例結果令人滿意,另一例則相反。
(83)你是否會常常在作出決定後後悔?
(84)你是喜歡迅速作出決定還是喜歡在長時間深思熟慮後作出決定?
八、人際交往
1?你的朋友和一般人相比是多還是少?
2?你的朋友如何看待你?
3?你在交友時最注重什麼?
4?你喜歡和哪些人交往?
5?你參加社交集會是由於喜歡,參加還是由於萬不得已?
6?你希望在什麼樣的領導手下工作?
7?你認為自己的社交能力如何?
8?你如何評價自己的熱心與熱情?
9?請說出一種你不得不與你討厭的人相處的情況。
10?估計一下你的同事在多大程度上認為你是集體的一員?
11?描述一個你最難與之共事的人。
12?請說出一種你認為別人錯了而自己正確的情形。
九、未來計劃和目標
1?如果你被錄用,你准備怎樣開展工作?有什麼設想?
2?如果有其他的工作機會,你怎樣看待?
3?你打算沿著這條職業道路走下去至少五年至十年嗎?十年後你希望從事什麼工作?
4?進入這個單位,你認為自己的優勢和不利因素是什麼?
5?你准備怎樣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
6?你是否確定了以後的奮斗目標?你准備怎樣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三章考官與面試成績的評定
參考資料:
❸ 求職與競聘的區別是啥
區別如來下:
一、人員身份不自同
求職人員的身份是與用人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但想進入單位並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人;
競聘人員的身份是與用人單位已經建立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想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獲取新的工作崗位的人。
二、程序不同
求職程序: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求職者投遞簡歷,用人單位篩選簡歷、面試,然後決定是否錄用;
競聘程序:用人單位面向本單位發布職務信息和競聘流程,本單位人員根據條件報名,參加筆試、面試等程序,用人單位綜合成績,決定相關人員調動到新的部門和崗位任職。
❹ 我是第一次去應聘,在網上已經發了個人簡歷和求職信,去應聘還需要帶個人簡歷和求職信嗎還需要注意什麼
一般不用帶上為妙。
首先,著裝要得體,要穿的適合你工作的崗位!比如你是要面試辦公室工作的,那應該穿職業裝,要是你是要做戶外健身教練的,那就不能穿職業裝了....
面試前一天應該對公司有個大致的了解,知道是做什麼的,你的崗位是需要怎麼樣的人才,應該做點什麼!這個是最重要的,剩下的是你的自由發揮!
最後一個環節,很重要!下面我來細細講解
在面試結束前,大多數的主考官都會丟問題給求職者,最常見的就是: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或疑問,想要提出來的?無論求職者是否有提出問題,其實,這個問題背後的真正含意,通常是主考官用來測試你對這份工作有多大的企圖心、決心和熱情。
因此,如果你害怕發問不妥當,或是不知道該從何問起,甚至回答沒有問題時,都很可能會讓主考官認為,你想要這份工作的企圖心、決心還不夠強。
相反的,求職者應該更積極、主動的利用面試最後一關的機會,適時的提出問題,這不但有助於主考官對你的印象能夠加深,而且你也能趁此機會進一步了解這家公司的背景、企業文化是否適合你。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在面試時,提出漂亮的問題,錄取的機率將會大大提高。所以,無論如何,前往面試前,先謹記10個可以反問主考官的問題,以便到時候可以提出。
1.貴公司對這項職務的工作內容和期望目標為和?有沒有什麼部分是我可以努力的地方?
2.貴公司是否有正式或非正式教育訓練?
3.貴公司的升遷管道如何?
4.貴公司的多角化經營,而且在海內外都設有分公司,將來是否有外派、輪調的機會?
5.貴公司能超越同業的最大利基點為何?
6.在項目的執行分工上,是否有資深的人員能夠帶領新進者,並讓新進者有發揮的機會?
7.貴公司強調的團隊合作中,其它的成員素質和特性如何?
8.貴公司是否鼓勵在職進修?對於在職進修的補助辦法如何?
9.貴公司在人事上的規定和作法如何?
10.能否為我介紹一下工作環境,或者是否有機會能參觀一下貴公司?
至於薪水待遇、年假天數、年終獎金、福利措施等問題,有些公司的主考官在面試時,會直接向求職者提出。如果對方沒有提及,對社會新鮮人來說,在找第一份工作時,比較不適合提出,除非你有對方不得不錄取你的條件。
面試常見問題的回答技巧
人事經理的面試問題常常千奇百怪,如果在面試前能掌握一些常問的問題,成功的幾率也相應會增大。以下就是我常用的13個面試問題,以供大家參考。
1.請先談談你自己的情況。
回答這個問題:簡單地自述後,很快地把答案轉到自己的技能、經驗和為得到目前這份工作所接受的培訓上來,可回答自己最大的長處、特色,所具備的專業技術等。一定要了解自己應聘的崗位有哪些具體的要求,把自己的特長和崗位要求結合起來,不要象徵婚啟事一樣,說了那麼多數字,還是沒有說清楚。不要簡單的羅列自己的實習過程,要談談自己通過實習得到了什麼,通過社會實踐提高了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以及自己的一些感受。
2.你為什麼會來本公司應聘?
應聘者在面試前一般應多准備幾個原因,但原因最好簡短而切合實際。為了表明應聘的原因和工作意願,回答的答案最好是能與應聘公司的產品和企業相關的,最好不要回答因為將來有發展空間,因為安定等答案,要表現出充分研究過企業的樣子。
3.你對本公司了解多少?
這是一個測試應聘者對公司的興趣及進公司工作的意願有多少的問題,只要回答出一部分公司簡介內容及招聘人事的廣告內容就行。這就要求應聘者在面試前要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情況,簡介、歷史、產品、企業文化等,可以通過網站、海報等方式進行了解。
4.你認為這個行業的現況怎麼樣?
這個問題主要是了解求職者對產業現況的理解及展望。針對無經驗者,是試探他對本工作的意願與關心程度。由於是剛從學校畢業,對這方面的知識也僅停留在書本上,不必在人事經理面前裝內行,也沒有必要陳述什麼獨創的見解,你只要能傳遞正確和真實的意見就行了。這就要求應聘者一定要對投簡歷的單位以及所在的行業信息都要有所了解,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和自己所學的知識有聯系的企業,不要盲目的亂投簡歷,到最後自己都不知道是哪家,曾經有個應聘者一個晚上通過網路投了120多家單位,結果三天沒有消息,她大失所望,和我說再也不想找工作。
5.你的職業生涯是如何設計的?
對這個問題,我們主要考察的是應聘者的穩定性問題,我們也不想招一個員工,不到三個月或者半年就跳槽,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是很不利的。有的人會說,我現在沒有工作,想找個臨時工作先做,以後再說;有的會說,我剛出來,沒有經驗,等我一年下來,我可以找到更好的單位;還有的會說,。。。這樣的說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不喜歡頻頻跳槽的員工,不喜歡不安分工作的員工。你要表明來公司的目的是為了學技術、積累經驗、以便將來更好的為企業的發展作貢獻
6.你為什麼要找這樣一個職位?
如果問到這個問題,這是對方想要了解,你是否屬於那種無論在什麼公司,只要有活干就行的人。果真如此,他就不會對你感興趣。用人單位想找的是能解決工作中問題的人,這樣的人工作起來更努力,更有效率。所以,你可以這樣回答:「我花了很多時間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我認為這方面的工作適合我,原因是這項工作要求的許多問題都是我所愛好的,也是我的所長。」
7.你能否接受加班?
這是在考察你的「工作熱忱」度而問的。作為年輕人,應該表現出對工作的極度重視和高度的工作熱忱。當然無理的加班不一定就是好的,最好回答「如果是在自己責任范圍內,也不能算是加班」之類的話。
8.你希望的待遇是什麼?
針對待遇問題,以清楚明確答復最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你一定要弄清楚企業的一些基本情況,如:企業的性質,是民營、外企、國企,還是台資、韓資、歐美企業、非歐美等情況,大家知道不同性質的企業的工資標準是不一樣的;企業所在的行業,是IT、電信、化工、房地產、商業等,不同的行業的薪資標准也是不一樣的;企業的規模,大型、中型、小型,這個比較明顯,不同類型的企業工資是不一樣的;企業的福利待遇,這個問題一定要問清楚,除了工資以外的福利有哪些,象住宿、吃飯、保險、補貼等都要有明確的答復,在了解了上述問題後,你要知道所應聘的崗位市場平均工資標準是多少,這就要求大家對所應聘的崗位有充分的了解,這些都可以從相關的網站上找到現成的資料,然後再根據個人年齡、經驗、能力等客觀資料,提出合理的數字,但附帶說明提高待遇的理由很必要的。這也是評價應聘者的能力及經驗和展示自信的好機會。有一點需要提醒,當你開出的薪酬條件超出了面試者的預算,但他們如果對你的能力感到滿意,他們可能會問你:「你的薪酬要求我們暫時無法滿足,如果先給你xx(公司所能提供的薪酬),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你表示接受,那麼恭喜你,你十有八九已經得到了這份工作。
9.你有哪些優點?
這是為了了解求職者如何客觀分析自己,並測試求職者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的。應避免抽象的陳述,而以具體的體驗增添吸引力。除了陳述自己的優點以外,還要注意說話的禮貌,這也會列入評分的項目內,最好加入「朋友們曾這樣說。」等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
10.你認為你自己有什麼缺點?
許多應聘者把自己的缺點說得模稜兩可,希望人家會看作是你的優點。例如回答說:「我性子急。」希望主考人認為你干勁十足,這類話主考人早聽膩了。你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以你的誠實和你的勇氣,來贏得考官的認同和欣賞。
11.談談你的人際關系經驗?
這是想考察你的應對能力及決斷能力。你可以圍繞下面的問題從側面來回答:「遇到與朋友沖突的時候,你是怎麼處理的?」、「與別人意見相沖突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方式讓別人接受你的意見?」。每一個公司需要的不是力爭到底的堅持,而是需要更進一步地搜集資料,透過人際關系來積聚力量,找尋正確的工作決策和方法。
12.你什麼時候可以來上班?
大多數企業會關心就職時間,最好是回答:如果被錄用的話,到職日可按公司規定上班。但如果還有一些私人的問題還沒有處理完畢,按時上班會有些困難,應進一步說明原因,公司一般會通融的。
13.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假如你笑笑說「沒有」(心裡想著終於結束了,長長地吐了口氣),那才是犯了一個大錯誤。這往往被理解為你對該公司、對這份工作沒有太深厚的興趣。回答這個問題時,你可以以一些側面的問題來試探一下考官,推斷一下自己入圍有幾成希望
❺ 求職與應聘有什麼不同
總體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找工作的意思。
只不過求職這個詞目標性不夠明確,只是代表一種行為。
而應聘的話,一般都是有了相對中意的目標,而採取的行動。
❻ 什麼是應聘工作
應聘工作,就是為了找工作,去應聘
應聘,是指接受聘問,接受聘請。
應聘時用人單位向版求職者發出聘用權要求,
求職者根據自身的需要,是對用人單位的聘用要求
進行回應的一種行為。應聘前應做好各種心理准備,
包括社會需求、職業選擇,薪金等。
❼ 求職和應聘有什麼區別嗎
沒有區別。
求職即面試,面試通過書面、面談或線上交流(視頻、電話)的形式來考察一個人的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可以初步判斷應聘者是否可以融入自己的團隊。
應聘需要接受聘問,接受聘請,即用人單位向求職者發出聘用要求,求職者根據自身的需要對用人單位的聘用要求進行回應。
作為公司挑選職工的一種重要方法,求職給公司和應聘者提供了進行雙向交流的機會,能使公司和應聘者之間相互了解,從而雙方都可更准確做出聘用與否、受聘與否的決定,因此求職者應做好各種心理准備,包括社會需求、職業選擇、薪金等。
(7)應聘和求職擴展閱讀
求職(應聘)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求職(應聘)要有一定的意向,即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能力,對自己進行職業規劃,明確自己所要從事的職業,從而有針對性的去尋找合適的工作。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1、應聘簡歷一定要寫明求職意向。書寫求職意向應當盡可能明確和集中,並與自己的專長、興趣等相一致。
2、填寫求職意向切忌空泛和太多太雜。
3、對自己意向中求職目標,應事先多向幾個有工作經驗的人咨詢一下,並反思如何使求職意向和所學的專長結合起來。
4、整個簡歷的內容重點與經歷素材的取捨,應以求職意向為中心展開書寫。與求職意向無關的素材盡量省略。
❽ 應聘什麼意思
應聘復試就是第二次面試,一般是想進一步了解邀請的,初試一般是人事部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員面試,對基本招聘人員有一個基本的要求篩選,符合條件的就進行復試,復試一般是招聘的部門負責人,經理或者主管來面試,會對面試人員提一下專業的問題,來考核是否留用。
(8)應聘和求職擴展閱讀:
應聘復試技巧:
1、信息:及時搜集,巧做准備
面試方式、面試流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同的公司會做相應的調整,具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同一所高校中的各個公司所採用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可能有些院系採用抽題的形式,而有些公司則直接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考查考生的應變性和靈活性。
這些信息包括考試的大致范圍、考試方式和流程、應試方法和技巧等;也可在本學院的學生論壇中發帖詢問。盡量在考前能夠多了解和掌握有關考試的信息,避免臨場出現反應不及時、答非所問的情況。
2、著裝:整潔大方,充滿朝氣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所要面對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這些機構是創造學術成果的地方,不同於企事業單位,因此考生們沒有必要刻意地著正裝。如果你有著正裝的習慣,那另當別論。筆者認為,只要干凈整潔、大方得體、富有年輕人應有的朝氣即可。
參加研究生考試的大多數是應屆本科畢業生,擁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一顆年輕的心,大家大可不必故弄玄虛、故意裝出一幅成熟穩重的姿態,
把一個真實的自我展現在考官面前就已經足夠了。男生要穿著整齊、理順頭發、剃掉胡須,女生同樣要穿著整齊大方、精神干練,頭發長的要紮起來,切忌濃妝艷抹,可以適當地化淡妝,健康有活力。
3、自我介紹:清晰流利,勇敢自信
自我介紹環節說到底是一個考生向考官推銷自己的過程。考生在此環節要清楚、流利地介紹本人的基本信息和相關興趣愛好、研究專長等。筆者認為,自我介紹的形式更勝於內容。
從內容層面來講,因為許多基本信息已經以書面的形式早已呈現給了老師,在面試中做自我介紹無非就是對紙質材料中未提及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或者對材料中提及較少的內容進行適當地補充而已,
在這個時候真正看重的是考生的談吐和舉止。因此,要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表現得勇敢自信,清晰流利。
❾ 應聘和招聘有什麼區別
應聘和招聘來的區別為:意自思不同、側重點不同、出處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應聘:接受聘請。
例句:她應聘時反問考官,最後被錄取了。
2、招聘:用公告的方式聘請。
例句:哥哥達到了一家公司的招聘條件。
二、側重點不同
1、應聘:個體的主動行為,進入需要的工作場所。
例句:她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外貿公司做會計工作。
2、招聘:公司的主動行為,招員工進入需要的工作場所。
例句:招聘人才要嚴格掌握標准,不能放寬尺度。
三、出處不同
1、應聘:三國·魏·李康 《運命論》:「應聘七十國,而不一獲其主。」
白話譯文:接受聘請七十國,而沒有獲得一個君主。
2、招聘:漢·劉向 《新序·雜事五》:「﹝ 庄王 ﹞於是乃招聘四方之士,夙夜不懈。」
白話譯文:[庄王]於是就用公告的方式聘請四方之士,日夜不懈怠。
❿ 怎樣去應聘工作和面試
名企面試最看中的七點關鍵能力
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大學畢業生們最大的心願,而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更是廣大畢業生的夢想。如何應付這些企業的面試成為了畢業生們最為關注的話題。
這些名企的面試往往有一定的程序,絕非草草而就。因此,一定要有所准備才能「百戰不殆」。而要在面試前得到有關信息,常常採用的有這樣幾個方法:1.充分利用人際關系,與近年進入該企業工作的師兄師姐溝通,以預測面試題目的方向;2.查詢該企業的資料,深入了解該企業的企業文化特點,聯系當前情況,自己預測考題;3.利用網路資源,登錄該企業網站,查詢相關信息及面試題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最普遍也最為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嚮往屆畢業生咨詢相關信息。
面試題往往與各公司的企業文化和重點關注的東西有密切的關系,我們可以做出如下總結:
*忠誠度:面臨跳槽,企業往往會看重應聘學生對忠誠度的看法。尤其是一些國有大型企業,更為重視員工的忠誠度。在近日康佳集團的招聘中,面試官就提出了「請分析職業技能和忠誠度哪個對企業更重要」的問題。
*實踐能力: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相當多的企業非常重視應聘者的實踐經歷。例如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GE)就表示他們要招聘的絕不是簡單的「學習機器」,在校期間實習、兼職、家教的經驗都是積累社會經驗的好機會,這都應該受到企業的重視。
*團隊協作精神:經營規模宏大的名企往往非常重視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例如聯想集團人力資源部的有關負責人就表示,該公司尤其歡迎具有團隊協作精神的應聘者。
*創新精神:對於大型企業來說,離開了不斷的創新,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應聘者是否具有創新精神也是重點要考查的。如聯想集團在面試中就十分重視應聘者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對企業文化的認可程度: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常常會考慮到員工是否能夠認可和適應該企業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這將決定員工是否能夠很好地為企業服務。例如SONY公司在招聘過程中把員工能否適應日本文化尤其是索尼的企業文化作為重點考核內容。通用電氣有限公司在招聘中也要看學生是否喜歡、是否認同GE的價值觀,即「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
*人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如SONY把人際溝通能力作為重點考核內容,而畢博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經理則透露,畢博在招聘過程中非常重視學生的溝通技巧,因為作為未來的咨詢師,應聘者一定要具有與客戶溝通、協調的能力。
*對新知識新能力的求知態度和學習能力: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應屆畢業生往往不具備直接進行業務操作的能力,基本上都要經過系統的培訓,所以學習能力和求知慾應該是重點考查的內容。很多企業都堅持這一原則。通用電氣的公關總監表示,公司不是很在乎應屆生與公司要求之間的差距,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培訓體系非常自信,只要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學習能力一定可以通過系統的培訓脫穎而出,因此在面試中這兩項考核十分關鍵。此外,UT斯達康、歐萊雅、安永… 都表示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強烈的求知慾是企業十分重視的。
隨著職場上競爭的日趨激烈,面試已經成為一門學問,而新的面試題目和面試方式也層出不窮,上海通用在面試時,就推出了情景模擬面試的新思路,即根據應聘者可能擔任的職務,編制一套與該職務實際情況相仿的測試項目,將被測試者安排在模擬的、逼真的工作環境中,要求被試者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以此測試其心理素質,觀察應聘者的領導能力、領導慾望、組織能力、主動性、口頭表達能力、自信程度、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上海通用還把情景模擬推廣到對技術工人的選拔上,如通過齒輪的裝配練習,評估應聘者的動作靈巧性、質量意識、操作的條理性及行為習慣。孰優孰劣,涇渭分明。
想進入名企工作,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面試是必須通過的一關,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相信只要一方面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准確的定位,一方面對企業的情況有深入了解,一定可以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
另外細節決定成敗:
對於求職者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細節,尤其是對那些進入面試環節的求職者。在結構化面試技巧中,有一種稱之為「望聞問切法」,其中的「望聞」應該說對求職者也有指導意義。望,指的是面試官要注意應聘者的體格、面目、動作;聞,指的是面試官要注意應聘者的語氣、語速、語調。這些都是小細節,而如果求職者注意到了,無疑會為自身求職的砝碼增加重量。如果你應聘的時候腳尖不停地點地,表示你有焦慮或不耐煩的心理;交談時眼睛左顧右盼,不與面試官對視,則表示你對自己不夠信任、不安或者在說謊。這些行為心理學的分析很多面試官都將其運用到對招聘者的考核中,這也都是一些平常不大為人注意到的小細節。所以如果你細節都注意到了,做好了,那你的優勢立現,贏得自己理想的職位就指日可待了。
最後祝你應聘成功!
面試技巧101招:
http://tool.hr.com.cn/index02.php?toolid=594
面試問題樣例:
http://tool.hr.com.cn/index02.php?toolid=1314
招聘面試技巧(二):
http://tool.hr.com.cn/index02.php?toolid=600
非常規的面試招聘方法:
http://tool.hr.com.cn/index02.php?toolid=755
58家中外名企招聘案例集錦:
http://club.hr.com.cn/mo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0434&forum=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