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博士美國找工作
㈠ 美國 博士 留學 找工作 容易嗎
博士畢業還是挺好找工作的,國內的高校趙老師都需要海外留學的,博士學位的,所以既可以去企業也可以去高校,很不錯的。
㈡ 中國研究生去美國讀博好還是找工作好
我覺得還是先找來找工作的好,自除非你是想做研究型人才~~因為我一個在美國的同學說在美國留學倆年不如在美國工作倆年來的值錢~美國好的大學的畢業生都是一畢業就被搶完了。。。當然如果你的本科不怎麼好,或者人家有眼不識泰山,你可以考考研究生的。。
㈢ 國內的博士畢業到美國,容易找工作嗎工資一般是多少呢
國內的博士畢業到美國,
主要是看什麼專業,
在美國找工作其實是不容易的,
那要看你有沒有這個工作的機遇。
㈣ 美國的公司承認中國的博士么就是去美國找工作...
想問一下,是不是需要拖福和GMATT成績呢?
顯然需要的.
GMAT至少700吧.Toefl越高越好.
另外,除了自薦信和導師推薦信,成績單,學位證書,別的還需要什麼材料嗎?
recommodation letter需要3封.
分別來自你的導師.學院院長和實習單位領導.
如果你繼續申請accounting方向的Ph.D
那你還需要了解你所申請的那個教授的研究方向,
並熟讀他的論文.
以方便將來和他面試的時候換取更好的印象(這個很重要).
俗稱套詞.赫赫.
再有就是,讀博士可以申請獎學金嗎?會很難申請到嗎?是否需要存款證明呢?
Ph.D是肯定有獎學金的.而且必定是全獎.
只要你申請到Ph.D就肯定是.
我的本科和碩士都是在澳大利亞讀的,剛讀完.
現在有permanent residence,要明年就可以換citizen.
所以簽證方面我比較不會太擔心.
Good News.
不過看過別人的帖子,發現PHD時間太長了,要五年.我是女孩子,這個時間不大適合.
所以在猶豫要不要再去申請一個碩士來讀......想請高人指點,美國會計類的碩士課程是多久呢.商科類讀碩士會有申請到獎學金的可能嗎....如果沒有獎學金的話,我國內大概需要准備多少萬的銀行存款證明呢.
會計類1-2年.有的學校甚至有15個月之類的詭異期限.
這個要具體問學校了.
申請碩士獎學金基本不可能.
不過也有大牛可以申請到.
比如我知道我們學校今年有個去UToronto讀Finance的就是全獎.
不過這種人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且說實話.
能夠商科Master申請到某個Level學校的全獎.
就表示你能去比這個學校高一個Level的學校自費.
自己斟酌吧.
錢同樣要看學校.
因為每個學校的費用不同的.
40w是至少吧.(這個是對於純大陸背景的學生).
同樓上.推薦
㈤ 美國計算機博士找工作前景怎麼樣
一、developer/programmer/software engineer
不管你是碩士,還是博士,不管你是學CS哪個方向的,研究演算法(algorithm)的也好,搗鼓人工智慧(AI)的也罷,或者是啥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圖形處理(graphics/image processing)、網路(network) etc etc
etc,大家將來都有一條共同的也是CS里最大的出路,就是去寫code編程做軟體開發。
很多人申請的時候,或者在學校讀書學習期間,很在意各個方向的區別,痴迷於某個領域,但是工作幾年回過頭來一看,沒啥區別,大家都有一個光榮的頭銜,好聽點叫軟體工程師,難聽點叫程序員,職稱(title)和工資高點低點而已。區別無非是有的人通過學校期間的學習或者研究,具有domain
knowledge(比如說常見的image
processing演算法,資料庫知識,各種網路協議和分布式系統知識),然後去開發各種相應的domain-specific
application(比如圖形圖像處理軟體,資料庫管理軟體,網路設備/分布式系統上運行的軟體)。等你每天寫了無數programs之後,可能對領域上的區別早就麻木了;等你工作多年,做了無數個project以後,可能早就不care到底算是那個domain/area的了,來了通殺。
不管你是在哪個行業工作,IT也好,金融保險也罷,或者是啥咨詢、生物技術、whatever,不管你的工作頭銜(job
title)聽上去很好聽還是很丟人(比如architect/Principle/Technical Lead vs
programmer),也不管你的工資是1萬一個月還是5000一個月,最關鍵的是你的工作性質是什麼,只要是以軟體開發/編程為主,那麼你就是此類的。
這么一說,可能大家就明白了,原來學CS的,不論你是什麼方向,殊途同歸啊,那我還計較個啥?區別還是有的,比如說現在cloud
computing比較hot,不少公司在做相關的東西,如果你在學校里是研究這類技術的,公司可能會因為你的domain
knowledge招你而不是一個研究圖形學的,但是你將來的工作性質,跟開發圖形處理軟體的兄弟們是一樣的,說高尚點叫large scale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說俗了就是coding, coding and coding。
大家都說做IT的是民工活,其實公司里資歷久,對核心產品底層architecture懂的多的技術骨幹,工資也是很高的,而且地位高工作也穩定。
二、software QA(quality assurance)/testing
每年網上都有很多人發帖子表示「我學cs,但是我編程能力比較弱或者不喜歡編程,將來我能不能不去coding?」做軟體測試(QA/testing)就是一個選擇。
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說,有人寫軟體,就得有人專門跟在後面找bug提高軟體的quality。QA的活一直被輕視,以前曾經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不需要專門的QA,現在被越來越重視了,當然還是有些人覺得qa不如做developers更重要,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是,QA不可或缺,QA工作現在很多,已經在計算機行業里佔了很大的比例了。
QA對技術的要求相對低。QA可以粗略的分成兩種,一種是mannual
testing,全手工測試,你不需編程,基本就是分析軟體系統,制定測試計劃和用例,然後用滑鼠去點擊為主,從技術角度來看,的確低級了點,早些年,developers覺得去做QA是降級,跟發配充軍一個意思,所以QA不得不到處找,來源很復雜,做QA的整體技術能力也比較低下;現在隨著公司對產品質量和測試工作的重視,有CS技術背景出身的qa越來越被青睞;第二種QA,做的是自動化測試(automated
testing),就是用軟體工具或者自己編程來自動化測試,這個就要求懂技術甚至要會編程,但是要求又沒有developer那麼高,這種技術性的QA也比較缺乏,現在的趨勢是很多公司盡量用automated
testing替代mannual testing來提高效率。
同樣經驗/教育背景,QA的工資應該比developer低,但是差別也不是很大。很明顯,學cs任何一個方向的人,都可以勝任QA的工作。
三、Database/network administration
developer和qa已經囊括了cs大多數的工作機會,繼續寫這個類別還是為了滿足有些人既想學cs又不想編程的願望 ---
話說回來,如果不想編程,最好別學cs了。
資料庫/網路管理對編程要求也很低,你不需要像開發資料庫或者網路管理軟體的人那樣子,天天耗在編程里。這類工作優點很多:
1、就業范圍廣,稍微大點的公司、學校或者任何機構都需要有高級管理員來管理維護網路和存儲備份資料庫;
2、工作經驗越豐富越受歡迎,因為很多job就是得經驗豐富的administrator才能處理好,不是隨便扒拉一個沒多少經驗的人就能湊合著做的;
3 、信息社會,公司對資料庫和網路依賴嚴重,所以有時候一個經驗豐富的database/network
administrator對公司可能非常重要,如果他突然撒手走了,公司又沒有準備好替代人員的話,會損失慘重的。
因此,這類工作工資高,也比較穩定。前段時間有些金融公司即使大幅度裁員,核心的網路和資料庫管理員也會被保留。
這類工作的缺點是入門比較難,公司希望你能有相關的實戰經驗而不僅僅是會點學校里的理論知識,剛畢業的學生往往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有時候需要在晚上或者周末工作,也可能有on
call的情況出現。
四、Others
其他的工種也有,比如release management,用戶界面(UI, user interface)設計,usability,Technical
support等等,但是一方面這些工作數量相對少,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司里,相同的職位名稱可能具體的工作性質不太一樣,比如做release
managment的,有的公司要求做很多QA的活,有的公司更靠近developers,還有的公司可能讓你安裝/搭建系統來管理不同的releases,跟個系統管理員似的,所以就不一一詳敘。
㈥ 博士找工作,優勢是本科985,博士美國。求指點。在青塔人才上找工作可靠嗎
青塔人才上有很多高校在發布招聘信息的,所以你如果條件合適並且有意向回在高校任職的還是很答不錯的。本人國內知名985高校博士畢業,最後入職全國排名200名左右准一本高校,安家費30-40萬,科研啟動資金10萬,無科研要求,周邊房價約8000-10000左右,父母在該城市。
㈦ 國內大學畢業怎樣可以到美國工作
想到美國工作就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種,移民,移民之後就能合法在美國進行工作,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不管是是自己開公司還是給別人打工都受到美國法律的保護。不過美國對於移民的簽證管理很嚴,你一個本科的畢業生的成功通率不如一個目不識丁只是剪紙的鄉村老太太。
第二種,去美國留學,畢業之後進行工作簽,這是很多人的選擇。
美國的工作簽有很多種,最常見也是絕大多數人去申請的叫H1-B簽證。H1-B分兩種,一種叫Cap-subject, 另外一種叫Cap-exempt。那Cap是什麼呢?Cap就是quota。每年美國移民處只發放85000個H1-B簽證,這85000就是Cap。移民處每年4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按 常理來說,是沒有截止日期的,但是一旦85000個名額到頂後,他們就會停止接受申請。這個名額競爭非常激烈,基本來說,你的申請必須要在4月1日當天抵 達移民處,因為這個名額會在一兩天內會被掏空,有時候能支撐到一個星期,但是還是越早遞交越好。4月1日前遞交的申請不給接受。而申請方是你的僱主,不是 你。H1-B是由僱主向移民處申請你來美國工作的許可。法律規定所有的費用必須由僱主支出。
那麼你的申請在4月1日遞交了,接受了以後,就要通過抽簽(lottery)。自從美國經濟復甦以後,每年申請都大大超過85000個名額。所以移民處就用 電腦抽簽決定誰得到簽證。這么做是為了公平起見,不對公司大小、工作種類或工資多少來評價。85000個名額里有20000個是專門給碩士以上學位的申請 者的。所以說你有碩士或者博士學位,你會先在20000個名額里抽簽,抽不中的話,會在下一輪65000個名額里和本科生再抽。就是說擁有碩士以上學位, 你被抽中的機會比只有本科學位的人多。但是由於申請實在太多,這個優勢在今年已經不明顯,只能說本科生更倒霉而已。
今年申請H1-B的人有172000,就是說超過一半的人被刷下來了。碩士以上的人抽中的機會是50%,本科生抽中的機會是43%。沒有被抽中的申請會退件 退款。抽簽每年只有一次,若你公司願意再擔保你再申請,也只能等到明年的4月1日。中間時間,你如果沒有OPT或者CPT等其他身份,你是不能留在美國, 更加不能工作。所以往往公司也就放棄你,不會給你留職到第二年再抽簽。
以上說的是Cap-Subject。H1-B還有一個Cap-exempt,移民局規定這類的單位組織申請是不用經過抽簽,也不受85000個名額限制,所 以也不用擠著在4月1日發申請,可以在一年內隨時申請。這類單位組織是跟大學相連的非營利組織,研究性非盈利組織,大學和政府部門。
拿到H1-B後,你只能夠在申請的公司里和申請里指定的地址工作。你不能兼職。你要是換工作或者找兼職,你的新僱主必須給你重新申請H1-B。在同一個僱主 下,拿到H1-B後,你能留美工作三年,然後可以續期三年。六年後,你若還沒拿到綠卡,你必須離開美國一年,然後才可以再申請H1-B。
H1-B下,你如果被裁員或者解僱,必須得馬上離開美國,否則算過期逗留,對日後申請簽證有害無益。
如果三年內你的第一份工作是cap-exempt,而你的第二份工作是cap-subject。那麼從cap-exempt轉到cap-subject,你必須通過抽簽,抽中了才能轉。如果你一直在cap-subject的單位類型里,轉工作或者延簽都不用再抽簽。
H1-B是雙重目的簽證,就是說拿這個簽證允許你有移民傾向。在H1-B下,你的僱主可以給你sponsor綠卡。據移民局和各方律師估計,以後的H1-B抽簽只能越來越激烈,就是說抽中的機會會越來越低,因為申請的人會越來越多。
所以建議大家如果要留美工作,還是早早做好各方打算。先找cap-exempt的單位工作,利用時間找人相愛結婚。最快最簡單解決身份的途徑就是結婚。現在僱主越來越不願意給贊助,除非你是理工行業。我們這種文科人,只能慢慢熬。或者乾脆去別的國家,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只有美國才有這么變態的抽簽。
第三種就是,外派。進行入相關公司工作,然後申請去美國分公司或是總公司進行公司,跨國公司每年總會有極少的工作名額。在這個工作中你也能有得到美國綠卡的機會。
㈧ 突然想問一個問題,咱們國內的博士能去美國找工作嗎
美國人不照樣來中國掙銀子嗎
㈨ 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怎樣怎樣找工作
主要你是在什麼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好的大學的學位,可以爭取留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