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應聘 » 大學生求職的自我保護

大學生求職的自我保護

發布時間: 2021-02-17 14:16:40

❶ 談談當代大學生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親愛的大學生朋友:當你步入大學的校門時,你就已經遠離了家門,踏進了半個社會。昨天的你還依在父母的懷里聽他們的叮嚀,今天卻要獨自去面對一個紛繁復雜的社會。縱使你身處高等學府,身為天之驕子,但因你的單純與幼稚,有時也難免被這種社會所蒙蔽。
新時代的大學是開放型的,是教學、科研、生產、商貿等多元化的社會機構。當前高校管理方式社會化,辦學形式多樣化,學生結構復雜化,校園與社會相互交叉、相互滲透,校園治安形勢日趨復雜嚴峻。所以,增強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你得防盜。屢屢發生在大學校園里的偷盜事件,通過對大學生中一些常見案件分析上看,大學生雖然文化知識較高,但因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從而導致一些案件的發生。而這些案件絕大多數是由於大學生自身安全防範意識淡薄,思想麻痹、財物保管不當,由此發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學生的財產損失等問題,如:宿舍沒有養成隨手關門、鎖門的習慣;夏季開門休息;高檔貴重物品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快譯通、MP3等隨意亂放;現金不及時存入銀行或將銀行卡到處亂放,取錢時不注意保密,卡與身份證放在一起等等,這些一方面可以誘發犯罪,另一方面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這是導致校內失竊發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你得防騙。詐騙案件的發生,作案人一方面利用個別大學生容易動惻隱、憐憫之心,利用學生們的同情心騙取財物。另一方面利用個別大學生貪圖小利、愛慕虛榮的心理,靠編造謊言,騙取被害人的信任,如假冒身份、虛假文件、施小恩小惠等達到騙財騙物的目的。還有一些學生在勤工助學或畢業求職中急於求成,不通過合法機構求職,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使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據統計表明:發生在大學生中失竊和上當受騙案件占學生中發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
再次就是如果你是女生,還要防流氓傷害實施不法侵害。在校女大學生、女研究生遇害事件,令人感到痛心和震驚。女大學生被害案件的增多表明,一是以女大學生為侵害目標的刑事犯罪活動已成為近來擾亂社會治安的新特點;二是女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亟待加強。我認為,除應加強社會治安,加大對侵害女大學生的犯罪分子打擊的力度,要加強女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教育外,女大學生也要切實注意自我保護,增強對不法傷害的防範能力。
我希望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對你非常有益:
第一,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大學生的經歷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社會經驗不多,思想較為單純,對社會的陰暗面和復雜性知之甚少,因此,大學生對自身安全關注不夠,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要做一個善於自我保護的有心人。
第二,要切實加強防範意識。防範意識不僅是自身安全的有效屏障,而且是現代人必備的一種素養。
第三,要提高應變能力。特別的女生,女生大都身單力薄,在社會上是弱勢群體,很容易成為不法傷害的對象。遇到歹徒侵害時,女大學生往往孤立無援,而對方身強力壯,人多勢眾,這時若一味硬拼,不僅難以脫離險境,而且會危及生命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與之周旋,用智慧擺脫壞人,避免不法傷害。據《法制日報》報道,北京某大學一女學生面對一身高體壯的外國人的傷害,機智地與之周旋,終將歹徒的舌頭咬斷,保護了自己,並為警方破案提供了證據。
第四,切勿因為一時的好奇心或義氣之說而自我暴露
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對於新入學的大學生來說,大學校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遠離了父母,遠離了昔日的師長同學,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這使他們即懷念昔日的親情、友誼,又渴望新的友誼。這種特殊的生活環境增加了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需求。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自我保護意識是指一方面對他人要真誠,要自尊、自愛,另一方面是要看清所交往對象的真面目。好奇和金錢一樣,永遠得不到滿足。

第五,你要增強法律意識。我們知道,當今世界政治風雲變幻,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而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良好的法律意識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由於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缺乏法律知識,有的學生是在無意中觸犯了法律,像同學間的糾紛,有的學生不能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往往採取一些過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有的則是當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卻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在學校里,如果不是專業學習法律的學生,通常是通過開展法制教育,傳授必要的基礎法律知識、開《法律基礎》課程等來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而在現實生活中要學有所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保護自己,並不去傷害他人。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樹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有利於增強其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使在校大學生在學習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術的同時,自身的遵紀守法意識也得到強化,也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
大學是社會的一部分,是人成長的重要環節,誰能保證不被形形色色的騙術誘導呢?誰能保證能避免時時存在的隱患呢?誰又能保證能永遠抵抗網路陷阱呢?誰又能時時保證良好心理狀態呢?作為大學生,擁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是自己安身立命高招,形勢不容緩;也是立足於人生的考驗,正視一切困難的必須。
我衷心地希望你平安度過大學時光,為將來立足社會打下牢固基礎,
美好的明天等著你!

❷ 大學生在求職中如何自我保護

多方面、多渠道詳細了解公司情況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規,業務是否合法,單位是否擁有合法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是否有投訴或不良記錄等。大學生在求職中自我保護:

1、警惕捲入任何形式的傳銷活動,防止錢財被騙,保護好個人各種有效證件安全。一些單位或個人打著招聘的旗號,收取高額報名費、培訓費、考試費、體檢費等,甚至要求必須購買一定數量的產品;還有一些企業以便於管理為由向求職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證。畢業生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警惕,國家勞動部門早就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在招聘員工時,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職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證、畢業證等作抵押;一旦上當受騙,求職者可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公安部門報警,尋求法律保護;

2、無論哪種形式的面試或預約,切記:在出門前,一定要給家人、老師或親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單位的詳細地址和聯系電話(包括固定電話),以防萬一,以備查用。正規的單位一般都有固定的辦公場所,若招聘單位面視地點選擇賓館等臨時租借來的地方,要高度注意,謹防上當受騙。接到面試通知時,要問清對方的辦公地址和固定聯系電話,若招聘單位只有手機單一聯系方式,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3、只接受女生,且對專業沒有什麼要求的招聘信息。女生同學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只有在對公司有確切可信的前提下才可去應聘,另外尤其是女生要避免到私人場所或晚上去面試。

4、非正規渠道獲得的一些招聘信息已經過時或失實,畢業生卻為之耗費了許多財力、人力和時間。非正規渠道的招聘信息,欺騙成分也會相當大。求職過程中一定要對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進行審核。理智看待高薪高職,現在有很多虛假公司就是利用畢業生期望高職高薪的心理,打出誘人薪水福利待遇來欺騙畢業生。大家在求職時應該理性、理智地看待薪水福利等各種待遇,切不可盲目,不假思索;

5、如果是通過職業介紹中心等中介機構找工作,一定要弄清其是合法還是非法。正規的職介機構具有合法經營資格及政府的嚴格管理,收費必須開具有效的票據。合法職介機構應持有《職業介紹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收費許可證》等;

❸ 大學生就業權益自我保護的途徑與方法,簡潔版

在就業過程中的權益受損。
對於剛剛出道或者工作經驗欠缺的求職者來說,往往面臨著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嚴峻考驗。據調查,有6—7成求職者曾落入過「求職陷阱」。
1、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並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後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危害:
如果長期耗在某個企業的試用期內,不僅會讓求職者蒙受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求職者的職業發展不利。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裡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2、 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並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後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危害:
如果長期耗在某個企業的試用期內,不僅會讓求職者蒙受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求職者的職業發展不利。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裡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3、 陷阱名稱:招聘只為獲取創意或方案
由於聘請專家或者專業人才的費用較高,有些設計公司或者營銷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通過大規模招聘的方式來獲取好的創意或者方案。這類招聘往往要求應聘者做案例,進行創意反饋。
危害:
這些公司並無實際崗位,求職者會因此失去了別的工作機會。
如何規避:
求職者事先要和公司約定好策劃或者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你的創意或者策劃不得隨意使用。
4、陷阱名稱:簡訊招聘陷阱
通過發送類似於「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公關,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的手機簡訊找到可能上鉤的求職者,要求求職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危害:
求職者如果輕信這些簡訊,會白白浪費了錢財或者透露了個人信息。
如何規避:
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回個簡訊或者交點不明不白的錢就可以獲得好的職位是不可能的。

總之,權益是權利人享有的權利和相應可獲性現存利益和將來利益的形而上的概括。權利和利益處於深刻的統一之中,權利是利益的有效調整機制,是權益的法律表現形式,利益是隱藏在權利背後的根本物質內容。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由於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對大學生的權益很少關注。大學生權益,就是指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應享有的權利。

❹ 簡述大學生自我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 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少,不能夠識破一些騙局或者謊言

  2. 自身缺乏安全意識,警惕心不高

  3. 交友不慎,容易輕信他人

  4. 難以抵制誘惑,功利心太強

  5. 思想單純,邏輯簡單

  6. 僥幸心理過重

  7. 溝通交流能力欠缺,過於沉迷網路生活

  8. 心理不成熟,有的大學生是存在心理問題的

  9. 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特立獨行,不同勸告

  10. 對於學校的講座教育等不重視,直到出事為時晚矣

❺ 在求職過程中怎樣才能做好自我保護,避免就業陷阱

1、要到正規的有執照及正規營業辦公場所工作。

2、對公司的性質及業務范圍要清楚,明了,不能含糊不清。

3、要注意咨詢薪水及發放情況。

4、對自己所在公司所任職的職位要了解,清楚明了,並清楚自己的能力,薪水合理。

5、每個企業在用工時都有清楚的職位及報酬,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薪,因為那隻是甜蜜的陷阱。



(5)大學生求職的自我保護擴展閱讀:

求職技巧

1、擇時而動

上網的高峰一般集中在中午和下午5點到午夜,這段時間內上網傳輸速度極慢,填寫有關求職表格還會出現錯誤信息。避開這段時間,特別是上午六點到八點這段時間,同樣的設備能讓你享受「飛」起來的感覺。

2、多開窗口

同時多打開幾個瀏覽器窗口,有助於節省傳輸時間,也可以在一個窗口輸入個人信息,在另一個窗口查看就業信息。

3、留意首頁

一般每個網站都會在首頁放上「最新消息」,很多求職者都忽略了這一點,其實「最新消息」里往往包含了最新的招聘信息和政策信息。另外,首頁上的網站內部結構與索引也十分重要,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不要錯過。



❻ 大學生應該如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第一,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切實加強防範能力。大學生的經歷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社會經驗不多,思想較為單純,對社會的陰暗面和復雜性知之甚少,因此,大學生對自身安全關注不夠,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要做一個善於自我保護的有心人。
第二,切勿因為一時的好奇心或義氣之說而自我暴露。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對於新入學的大學生來說,大學校園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遠離了父母,遠離了昔日的師長同學,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這使他們即懷念昔日的親情、友誼,又渴望新的友誼。這種特殊的生活環境增加了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的需求。而在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自我保護意識是指一方面對他人要真誠,要自尊、自愛,另一方面是要看清所交往對象的真面目。好奇和金錢一樣,永遠得不到滿足。
第三,要增強法律意識。當今世界政治風雲變幻,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展迅速,而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良好的法律意識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由於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缺乏法律知識,有的學生是在無意中觸犯了法律,像同學間的糾紛,有的學生不能採取正確的方法解決,往往採取一些過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有的則是當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卻不懂得如何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第四,要提高應變能力。特別的女生,女生大都身單力薄,在社會上是弱勢群體,很容易成為不法傷害的對象。遇到歹徒侵害時,女大學生往往孤立無援,而對方身強力壯,人多勢眾,這時若一味硬拼,不僅難以脫離險境,而且會危及生命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與之周旋,用智慧擺脫壞人,避免不法傷害。

❼ 大學生如何對就業侵權行為進行自我保護

在就業過程中的權益受損。
對於剛剛出道或者工作經驗欠缺的求職者來說,往往面臨著人才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嚴峻考驗。據調查,有6—7成求職者曾落入過「求職陷阱」。
1、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並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後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危害:
如果長期耗在某個企業的試用期內,不僅會讓求職者蒙受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求職者的職業發展不利。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裡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2、 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並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後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危害:
如果長期耗在某個企業的試用期內,不僅會讓求職者蒙受很大經濟損失,同時也對求職者的職業發展不利。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裡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3、 陷阱名稱:招聘只為獲取創意或方案
由於聘請專家或者專業人才的費用較高,有些設計公司或者營銷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通過大規模招聘的方式來獲取好的創意或者方案。這類招聘往往要求應聘者做案例,進行創意反饋。
危害:
這些公司並無實際崗位,求職者會因此失去了別的工作機會。
如何規避:
求職者事先要和公司約定好策劃或者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你的創意或者策劃不得隨意使用。
4、陷阱名稱:簡訊招聘陷阱
通過發送類似於「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公關,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的手機簡訊找到可能上鉤的求職者,要求求職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危害:
求職者如果輕信這些簡訊,會白白浪費了錢財或者透露了個人信息。
如何規避:
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回個簡訊或者交點不明不白的錢就可以獲得好的職位是不可能的。

總之,權益是權利人享有的權利和相應可獲性現存利益和將來利益的形而上的概括。權利和利益處於深刻的統一之中,權利是利益的有效調整機制,是權益的法律表現形式,利益是隱藏在權利背後的根本物質內容。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由於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對大學生的權益很少關注。大學生權益,就是指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應享有的權利。

❽ 大學生求職中如何自我保護

在求職時,要認真選好單位,不要是單位就投簡歷;在其他競爭對手面前,要自信、禮貌;在考官面前,要特別注重禮儀

❾ 求職中如何自我保護

1.簡歷中不要含有身份證號碼等信息
2.待遇非常好但要求非常低的要警惕
3.求職中的收費問題要警惕,押金,服裝費,培訓費都是不合法的

1、陷阱名稱:試用陷阱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並不明確告知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往往很低,企業承諾轉正後工資會大幅度上漲。 但是,試用期即將結束時,企業便以各種理由炒求職者的「魷魚」。
如何規避:
在確定去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該公司的員工打聽消息,詢問那裡的工作情況。如果已經去了該公司,更應該主動多和同事交流這些情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做「冤大頭」。一般同一單位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同的招聘廣告,說明該企業招聘的人數多且急,求職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若一個單位數周後再次發布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問題。
2、 陷阱名稱:招聘只為獲取創意或方案
由於聘請專家或者專業人才的費用較高,有些設計公司或者營銷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通過大規模招聘的方式來獲取好的創意或者方案。這類招聘往往要求應聘者做案例,進行創意反饋。
如何規避:
求職者事先要和公司約定好策劃或者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你的創意或者策劃不得隨意使用。
3、陷阱名稱:簡訊招聘陷阱
通過發送類似於「某單位因業務發展誠聘業務公關,月薪1萬元以上,可兼職」之類的手機簡訊找到可能上鉤的求職者,要求求職者在上崗前將一定數額的「押金」或者「培訓費」存到某賬戶。
如何規避:
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回個簡訊或者交點不明不白的錢就可以獲得好的職位是不可能的。

熱點內容
鬼片高清畫質。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4:10 瀏覽:650
一家看電影網 發布:2024-08-19 08:57:54 瀏覽:155
韓國大屍度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8:55:58 瀏覽:719
接吻電影的名字美國 發布:2024-08-19 08:41:41 瀏覽:758
韓劇女主高中就懷孕了劇名 發布:2024-08-19 08:00:29 瀏覽:692
藍色頭發電影女主角 發布:2024-08-19 07:51:59 瀏覽:849
台灣電影老師上了學生 發布:2024-08-19 07:36:20 瀏覽:964
兩人吃屎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5:07 瀏覽:450
有裸露下體的大尺度電影嗎 發布:2024-08-19 07:20:50 瀏覽:790
好看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 發布:2024-08-19 06:55:37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