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論面試
㈠ 公務員考試理論分,面試都合格,考起的幾率怎樣
公務員考試有最低分數要求,但是光看是否合格沒有意義,需要和你的對手比較,如果你的對手筆試和面試分數都比你高,那你合格意義也不大。如果你的對手筆試面試分數都不如你,那你基本上就穩了。
㈡ 兩個人同時去面試,一個人先幾分鍾出來,告訴你過幾天再通知下一論面試,是否沒
這個不好說,一般說通知下一輪面試,是會給你機會的,要不然不會這么說,如果說讓你等通知 那樣可能就沒機會啦
㈢ 教師資格面試老師之間討論了一個87分,啥意思
教師證考試總分是100分,87就是你的成績吧,不過這個跟最後的成績是否化等號還需要另說,最起碼說明表現不錯哦。
㈣ 筆試《行測》、《申論》分別是多少分面試是多少分最終成績怎麼計算
剛才看了下推薦答案貌似是錯誤的。
行測100分,申論100分,面試100分
一般而言,筆試和面試各佔50%(但回是四川是筆試40%,面答試60%)。
筆試成績=(行測+申論)*50%
所以總成績=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
=【(行測+申論)*50%】*50%+面試成績*50%
㈤ 面試的分組討論大概是什麼樣子的考官提問交流形式,大概問那一類問題
分組討論,可以叫著「無領導小組討論」,是一種集體面試的方法。通常內以5-7人為一組,在指定時間內圍容繞一個問題進行討論,產出小組的統一結論。面試官則在旁觀測考生的組織協調、溝通、團隊協作、領導決策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水平,以及自信程度、反應靈活性等個性特點是否符合擬任崗位的需要,由此來綜合評價考生之間的差別及優劣。
根據我多年的招聘經驗,考官提的問題多數是,「接線員工作職業操守」、「投訴處理與問題轉交」和「如何向上級溝通匯報情況」這三個方面。
祝您找到滿意的工作!
㈥ 面試分組討論的技巧是什麼
積極參與謀劃而不是做個旁觀者
㈦ 筆試 行測 和申論 分別是多少分面試呢 最終成績怎麼算的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鍾,滿分100分。《申論》是考察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
面試採取結構化面試,面試比例與計劃錄用人數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種,只有通過筆試後,按錄用人數與面試比例確認筆試成績排名前幾位的才有面試資格,進入面試關。
2014年的公務員面試中,湖南實行省市縣鄉四級聯考集中面試。在面試進行前的半小時,考官、考生分別「抽簽」決定考場,考官100%異地交流。面試過程中考生不準透露自己的名字,僅交代考號。考生考完後當場宣布成績,用公開透明的方式杜絕一切「貓膩」。
考試的最終成績分別以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的50%摺合。
(7)分論面試擴展閱讀:
公務員招考公告一般選擇知名度高、讀者面廣、權威性嚴肅性強的報紙發布,同時要考慮到地域性。例如,國務院各部門如面向全國招考公務員,則應在《人民日報》上發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北京地區招考,則可在《北京日報》或《北京晚報》上發布招考公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如面向全省(全自治區)招考公務員,則應在省級報紙發布招考公告;如只限在省、自治區駐地市內招考,則可在駐地市報紙上發布招考公告。
招考公告具有法規性質,一經發布,任何單位,任何個人不得違背其內容行事,如有特殊情況需改變或調整其內容時,須由發布公告的部門於報名前在原公布公告報紙上作更正聲明。
招考公告在文字上簡單、明了。有些問題如考試的一些具體要求,可制定《報名須知》在報名處張貼或印發,作為招考公告的輔助說明。
國務院人事部門是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全國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綜合管理工作,包括:擬定國家公務員錄用法規;制定有關的具體政策;指導與監督地方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國務院各工作部門錄用國家公務員的考試和備案工作,某些考試工作可以委託省級政府人事部門承擔。
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人事部門是本行政轄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主管機關,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國家公務員錄用的管理工作。
市(地)級以下政府人事部門按照省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規定,負責本行政轄區內國家公務員錄用的有關管理工作。
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按照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的要求,承擔本部門國家公務員錄用的有關工作。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服務機構受政府人事部委託,承擔某些錄用考試具體操作工作。
㈧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過程一般分為哪幾個階段
1、自我介紹為方便大家相互了解,在無領導小組討論前,會讓每個成員進行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通常時間為1分鍾。時間較緊的面試,也可能沒有這一步驟。
2、題目閱讀閱讀題目,並進行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閱讀題目時,通常不允許在題目上做任何標記,有想法可記錄在草稿紙上。這一過程通常為5-8分鍾。
3、發表個人觀點每人1-3分鍾的時間陳述自己剛才獨立思考形成的觀點。個人觀點陳述通常不會指定順序,由求職者自己決定何時發言。此時,第一個發言一般會給面試官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
4、小組討論每個人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後,就由面試官宣布小組討論開始,面試官同時會宣布討論時的一些原則,如:不能用舉手錶決的方式達成意見;達不成小組統一意見,全組都會被扣分;個人意見被小組採納越多,個人得分會越高;單次發言時間不能太長等等。
㈨ 國考面試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分標准
成績評分內容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的評分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語言方面,包版括口頭表達能力、辯論權說服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論點的正確性和發言的主動性;第二,非語言方面,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語調、語速和手勢;第三,個性特點,包括自信程度、進取心、責任心、情緒穩定性和反應靈活性。
㈩ 分組討論形式的面試。
一、無領導小組面試的命題形式
1.開放式問題:所謂開放式問題,是其答案的范圍可以很廣,很寬。主要考察考生思考問題時是否全面,是否有針對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新的觀點和見解,
例如:你認為什麼樣的領導是好領導?
關於此問題,考生可以從很多方面來回答,如從領導的人格魅力、領導的才能、領導的親和力、領導的管理取向等方面來回答,可以列出很多的優良品質,可以很全面的得到考生對領導這個概念的認識,可以了解考生心中的領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優點:開放式問題對於考官來說,容易出題,容易得到需要的信息。
缺點:開放式問題不容易對考生進行評價,因為此類問題不太容易引起考生之間的爭辯,所考察考生的能力范圍較為有限。例如上個問題,對於什麼樣的領導才是好領導?考生的回答肯定都是朝著一個大的方向發展的,並不會產生很大的意見分歧,所以,考生之間就沒有爭辯,這也讓考官不能進一步了解考生的個性特徵,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溝通交流的能力。
關於開放式的問題,我們可以看以下幾個例題:
(1)你認為一個合格的國家領導人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特性?
(2)你認為美國現任總統布希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3)你認為現在世界的主要環境污染是哪些?哪些污染的危害性最大?為什麼?
(4)如果不再建核電站,你覺得國家應通過什麼樣的途徑提供更多的電力?
(5)一個領導幹部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
(6)怎樣才能提高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7)中國加入WTO對於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有什麼影響?
(8)聘請外國教練來華執教對於中國足球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影響?
(9) 中國如何才能成為世界強國?
這些問題的特點就是沒有固定的答案。而且回答者容易產生共鳴。考生之間也不容易因為以上問題產生過多的爭辯。
2.兩難問題:所謂兩難問題,是讓考生在兩種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選擇其中的一種。主要考察考生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說服力等。
例如:在你的觀念里,你認為以工作取向為重的領導是好領導?還是以人為取向的領導是好領導?
這一類的問題對於每個有點文化水平的考生而言,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能夠引起充分的辯論;另外對於考官而言,這類題目不但在編制的時候比較簡單方便,而且此類題目在評價考生方面也是比較有效的。但是,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此種類型的題目的兩種備選答案一定要有同等程度的利弊,不能是其中一個答案比另一個答案有很明顯的選擇性優勢。只有這樣才能讓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認真的選出答案,並且給出自己的依據和觀點。
給出如下幾個例題:
(1)你認為一個公司對你而言,是給你良好的發展機會對你有吸引力?還是給你比較可觀的薪水更能吸引你?
(2)如果給你吃葡萄,你會選擇先吃已經有點發壞的普通還是選擇好的葡萄先吃?為什麼?
這類問題的特點就是無論你選擇哪個答案都不會錯,關鍵是看你考生的個性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與別人與什麼不一樣。哪個答案都要有自己的觀點。還需要很有說服力的觀點,這樣的話就對考生或者應聘者提了很高的要求。這類問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出來考生或者應聘者的素質和能力。
3.多項選擇問題:此類問題是讓考生在多種備選答案中選擇其中有效的幾種或對備選答案的重要性進行排序,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問題實質,抓住問題本質方面的能力。此類問題對於考官來說,比較難於出題目,但對於評價考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和人格特點則比較有利。
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個有趣的例題
設想你是一組宇航員,原打算在月球表面的母艙上集合。在重返大氣層過程中,由於機械故障你們的飛船降落在離預定地點200英里的地方,並且飛船上許多機械設備都損壞了,如果要生存必須到達母船,此時必須從飛船上挑選一些重要物品以應付這200英里的旅程。
下面列了13 項是在飛船降落後還保持完好無損的物品,為了確保安全到達集合地點,你們這組人的任務就是按這些物品的重要性對他們進行重新排列,把第一重要的物品放在第一位,第二重要的物品放在第二位,以此類推,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後。這些物品為:
1、火柴盒
2、濃縮食品
3、50英尺長的尼龍繩
4、跳傘繩
5、攜帶型取暖器
6、小口徑手槍
7、1罐脫水牛奶
8、兩個100毫升的氧氣瓶
9、星點陣圖(月球星座圖)
10.磁質指南針
11.5加侖的水
12.急救箱
13.太陽能調頻收發兩用機
請大家討論正確的排列順序和理由!
此類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正確答案,考官從考生的排序以及考生做出的理由陳述,會定義該考生的性格特點,心理特點等多方面的個性特點。
4.操作性問題:所謂操作性問題,就是給考生一些材料,工具或者道具,讓他們利用所給的這些材料,設計出一個或一些由考官指定的物體來,這個過程主要是考察考生的主動性,合作能力以及在一項實際操作任務中所充當的角色。
比如給考生一些材料,要求他們相互配合,可以在進行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例如需要他們一起構建一座鐵塔或者一座樓房的模型。此類問題,在考察考生的操作行為方面要比其他方面多一些,同時情境模擬的程度要大一些,但考察言語方面的能力則較少,因為主要是看他們的動手能力。此類操作類問題因為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同時也需要考官必須很好地准備所能用到的一切材料,對考官的要求和題目的要求都比較高。此類測試一般出現在技術性行業比較強的領域里,比如計算機安裝維修工作,電器安裝和維修,還有的就是設計圖片或者其他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的職業。典型的例子比如
要求用POHOTSHOP這個軟體分別設計一個照片的背景,看誰的設計更有創新或者可以自由尋找合作者,去完成這個在現場就需要實際操作出來的工作。
這類操作性問題也可以考察一個小組或者幾個人的合作能力,但最能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實際操作能力。是一種面試技術性人員的好方法。
5.資源爭奪問題:此類問題適用於指定角色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是讓處於同等地位的考生就有限的資源進行分配,從而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能力,概括或總結能力,發言的積極性和反應的靈敏性等。如讓考生擔當各個分部門的經理,並就有限數量的資金進行分配,因為要想獲得更多的資源,自己必須要有理有據,必須能說服他人,所以此類問題可以引起考生的充分辯論,也有利於考官對考生的評價,但是對討論題的要求較高,即討論題本身必須具有角色地位的平等性和准備材料的充分性。
如下面的一個例題: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星級飯店所出現的問題,如果你是經理的話,你認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給下面的選項一個你認為適當的排序,然後給出你的理由。並且將你的意見在整個小組中進行討論,最終需要你們小組得出一個統一的答案。先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後說出理由,之後和小組人員討論得出同意結果。
A 酒店大堂的鍾表除了北京時間,其他各國時間均不準確,並有較大出入
B 大堂服務人員不熱情,上班時間打私人電話
C 酒店客房服務人員不到位,有問題無法及時反饋
D 酒店衛生不徹底,有蟑螂
E 酒店水溫不穩定,毛巾消毒不徹底
F 酒店餐廳的飯菜水平較低,自助餐分量不夠。
G 酒店娛樂休閑設施檔次不夠,有宰客行為
每個人先給出自己的排序並陳述理由,時間兩分鍾。然後小組討論30分鍾,最後達成一致意見,並給出理由。
這就是一個問題,需要每個考生能夠充分說出自己的理由,並且需要去說服別人,讓別人也同意自己的觀點。這個過程必然是個激烈辯論的過程,所謂的「資源」就是最終的排序,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排序是最有說服力的。所以,要爭奪這個「資源」,讓剩下的人能夠聽取自己的建議和意見,這樣的話,自己的論據一定要有說服力,要能打動大部分人。最終如果自己的排序和結果相近後者相似,就意味著自己成功了了一大半。所以,資源爭奪問題也是個很難的問題,對於考生或者應聘者的要求會高很多。
另外我們再提一點,有人將無領導小組面試的問題類型進行了這樣的分類,小組討論按照內容可以分為案例分析型、問題解決型和技能考察型三類:
1.案例分析型:就是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實際的商業問題。案例分析可以很好地測試面試者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自信心、商業知識以及溝通能力。
2.問題解決型: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一個虛擬的難題。
如:北京現在有多少個汽車輪胎?(麥肯錫面試考題)。
這類題目的特點是極具挑戰性,需要組員密切配合和高度的精力集中。
3.技能考察型:往往是在小組參與下考察你的演講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如考官要求面試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就某個陌生的主題准備短時間的演講和辯論,以考察你在眾目睽睽之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