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怕面試
1.薪資面議:「視個人能力而定」
錢少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薪資面議。每次看到招聘貼上寫著這四個字,小編就恨不得舉報這家公司。
雖然從企業方的角度來說,不公開具體薪資是為了避開同行競爭, 由於擔心一些高級人才因為不滿意薪資而另投別家,就選擇用薪資面議來爭取更多的申請人,當然他們會說「薪資都是可以根據能力調整的」,但是講道理,這句話就像外交辭令,毫無意義可言。
工作就是等價交換,一方交錢一方出力, 薪水就是選擇工作的重要參考之一。對於求職者來說,錢這個問題一直很敏感,很多的過來人都諄諄教導說不要提前談工資,那麼對於這種薪資不明的機會,很多人在認真准備了一輪一輪的面試之後,被告知嚴重低於預期的工資數額,這難道不是一種詐騙?
個人建議:除非是你心儀已久的機會想要去試試看,薪資面議的企業請果斷繞開,凡是薪資面談的企業,最後多半都會因為「錢」而崩掉。
2.不談待遇:「只要效益好,好處少不了」
除了不寫工資,很多招聘貼上也不談待遇(這都在幹嘛)。求職海投的時候,常常看招聘看到眼瞎,看到了「有活力的工作環境」,看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甚至看到了「附近有最好吃的羊蠍子」,就是找不到五險一金、年假、年終獎金這類字眼,是HR忘記寫了?
最要命的是,遞了簡歷去面了試,一路也相談甚歡,最後快說再見的時候忍不住問了句:咱們有幾天年假?年終獎有嗎?對方突然就莞爾一笑「你放心,只要我吃肉,絕不讓員工喝湯」。嗯?什麼吃肉,什麼喝湯,你吃肉不吃肉和我吃不吃肉有啥關系嗎…
現在的老闆不管大小似乎都有著很強的畫餅技能,大到股份期權,小到每月獎金,用一種別樣的激勵給員工信念。畫餅沒有錯,零投入、效果好、副作用少,一個好的餅能讓員工不由自主的死心塌地,但畫餅前請讓人先嘗到餅,這種一眼望過去就毫無邊際的餅實在不好消化…
個人建議:不分田不發錢,就是胡說八道,面試時請警惕「只要…就…」句型。
3.平行制度:「這兒人人都是leader」
有過創業公司經歷的人應該都熟悉這句話。確實是,創業公司不同於大型企業的螺絲釘作風,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看到大的picture,也可以參與到每個環節,能夠很大程度地訓練你多方面的技能,這也是為什麼創業公司的員工都成長的相對較快的原因。
這句話沒有錯,主要還得看和實際情況的匹配程度。如果真的是「公司發展人人有責」,不管是對員工自身的成長,還是公司的整體凝聚力來說都是一種非常好的氛圍。
小編就遇過那種一個團隊一股繩的工作環境,讓人莫名產生「這也是我的公司」的奇妙干勁;但是也經歷過把「人人都是leader」掛在嘴邊但其實上下級非常鮮明的小型團隊,這時候這句話實際上指的只是「你一個人要干其他公司一個團隊的活」。
個人建議:還是要秉承積極的態度對待這樣的承諾,但也要做好辛苦的准備。
4.抗壓能力:「現在不是享受的時候」
提到抗壓能力意味著會加班,加班難免996。996指的是朝9晚9,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時來算,一周工作時間將達到72小時。多發生在國內互聯網企業,最易受害群體是程序員。
加班成為許多公司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除了996,常見的還有956、995等,很多企業即使招聘的時候沒有明確定下996工作制度,至少也會寫上一句要有較強的抗壓能力或者工作時間靈活,而實際工作的狀態也和996沒什麼太大差別。
加班可以接受,主要問題出在「加班費不明」。尷尬的是,關於加班費的問題常常面試官不提,面試者也不敢問。好不容易鼓足勇氣開了口,雞湯老闆又上線了「年輕人啊別在該吃苦的年紀談享受」,可是….能不能談完錢再給我灌雞湯?
❷ 求職面試時,應聘者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第一點:如果你向某公司應聘,如果對方太熱情了,哪你就要小心了。當然如何分辨對方是否太熱情,熱情過了頭,這個就需要你自己去分析了!一般是對方經常主動的打電話問你什麼時候過去面試,請記住,是很主動的打電話給你,一般公司招聘人員,最多會打一次電話,有些或許根本不會打電話,所以,如果超過兩次以上詢問你的,就要小心了!
第二點:自己給自己設定,不管面試,談判的時候,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理由,不要掏一分錢出去,對,一分錢都不要掏出去.不管對方怎麼說,自己怎麼心動,只要你不掏錢,你就成功了!
第三點:現在不光是大學生找工作,其實社會上有很多中專,技校也在找工作,我們稱之為普工,這一類人是最容易被騙.為什麼被騙呢,其實還是一個詞,自做聰明! 有句話叫做大道至簡,我舉一個列子。某工廠需要招聘大量的員工(普工),由勞務所代招,由於需求量大,自己招不過來,所以出台某些政策,叫公司員工介紹人進廠,然後公司給予一些獎勵,而且介紹進去的是直接歸公司管。所以就有一批半職業招聘人員誕生,但是這類人沒有經驗,不會說官方語言,不會騙人,所以很多求職者 不相信。求職者相信勞務所那套專業化的術語,所以.現在網上出現很多被騙的人,所以有時候專業的,不一定是真的,漏洞百出的,或許不是假的。
現在的傳削團伙經常使用的招數是打著招聘的旗號,千方百計叫你去外地。
1,冒充中建、中鐵、中集、中水。。等大型國有集團,TCL、台達、奇聲、華碩、步步高、長虹、光大、東風日產、樂百氏。。等知名企業。
2,到處發廣告自稱招聘,尤其是去58趕集百姓易登等隨便發廣告的地方。
3,聯系方式都是免費郵箱,qq,手機,帶有區號偽裝成座機的小靈通。
4,只要你投了簡歷就聯系你,是個人都要。
5,或者在網上收集你的聯系方式,給你個電話/手機/QQ/郵件自稱面試。
我提醒過千百回,不要隨隨便便把個人信息公開,不然有的是保險中介皮包傳削不請自來。
6,一步步套取你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等,查明你在當地沒有熟人,也不是熟知內情的公檢法口的。
7,告訴你被錄取了,叫你去面試/培訓/實習/試用/體檢,地點千篇一律都是廣東一帶不發達的地區,如東莞、韶關、惠州、中山、梅州等。老少邊窮地區,如河南洛陽、南陽、漯河,河北廊坊、霸州、任丘、滄州,山東聊城、濱州、菏澤,寧夏固原、陝西渭南,山西運城,湖北荊門,湖南湘潭、永州,外加廣西各地——都是傳削的大本營。
❸ 在求職面試時,怯場的厲害,該怎麼辦
如果你是剛進入社會,求職面試時有點怯場,很正常;如果你有過工作經歷,求職面試還是怯場,甚至如你描述「怯場得厲害」,那確實需要有所改變。
1)首先,心理上要坦然:面試官或老闆,也是要吃喝拉撒的人,有什麼好膽怯的呢,最多就是面試失敗,再找下家就是了。
2)如果是剛參加工作,多面試幾家就好了。
3)怯場,無非是怕面對陌生人,或怕面對大眾,可以針對性練習:有意識地去參加集體活動,打球、跳舞、各種沙龍、聚會等。
4)對你面試的目標崗位,有扎實的基礎(技術崗)或充分的准備,這個能增加自信。
❹ 求職者做好哪些點,面試很難被淘汰
個人認為,做好以下四點,對方公司不接受你那就是他的損失啦!
一、簡歷必須精簡且完善。面試官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觀看你的簡歷,一個簡潔的板式會讓面試官留一個好的印象。面試官看簡歷的時候經歷是很重要的,你要從高中開始寫,尤其是工作經驗,可以將之前實習的經驗寫上。我記得,因為我高中讀的學校算是我們市排名前幾的學校,所以面試官對我的印象會比較深刻。
四、提前了解應聘的單位。去應聘的時候,面試官百分之80會問你對公司的了解,如果你事先不了解了再去,面試官就會認為你對這份工作不重視,在能選擇別人的情況下就不會優先選擇你了。
❺ 求職面試技巧。
我仔細看了樓主復雜的信息,26歲只有兩年的空檔期,在你的工作經驗不算豐富,不知道你之前做的是什麼行業,什麼職位,但是從你選擇去旅遊兩年來看,你應該對旅遊這方面是比較感興趣的。
在你的規劃當中在找工作的話,是想找哪一方面的個人建議從自己的綜合情況出發,如果你之前的工作經驗和旅遊具有關聯性,那最好將二者結合起來找相應的工作。
這樣更能發揮你的優勢和自己的。如果這兩者的經驗和興趣跨度比較大,那麼你要慎重的考慮,接下來,你是繼續從事專業相關的工作,還是通過這兩年的旅遊,你是否積累的一些東西,能不能利用到?
面試的時候,工作經驗空檔期怎麼處理?雖然你這個階段的話,一般企業不會做背景調查,但是如果被發現還是不太好,這涉及到誠信問題,還是建議根據自己的情況實話實說。
看看怎麼說表達的比較好,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內心去做的事情,還是因為自己一時興起而做出的選擇,如果是這樣非得給人感覺你是一個沒有規劃的人,盡量給面試官一個良好的印象。
面試技巧方面也很簡單,在去面試之前,盡量的多了解一下企業的狀況。你可以通過他們公司網站了解一下,同時對你應聘的職位也要做到足夠的了解,把心中存在的疑問可以在面試的時候提出來。
不論做什麼面試工作,去面試的時候盡量是一罐整齊,如果有正式裝的話穿正式裝,並自備一份簡歷。
表現出充分的自信和一定的主動性是面試成功的關鍵,另外在面試過程中不免涉及到薪酬的問題,這個問題最好是讓面試官主動提出來,而不是自己先提出來。
企業在看重個人能力的時候,同時還非常關注應聘人員的穩定性,他們不希望今天費了一番工夫面試的人員,過幾個月或者一年之後就離職了。
可以企業可能會關心你的個人狀況,包括家庭,包括結婚情況,包括未來的規劃等等。
這些問題一般是面試的時候都會用到的,你可以提前做一個心理准備,所謂面試的過程中的技巧,很多都是隨機應變,關鍵問題不要涉及面試的雷區就可以了。
選擇大於努力,特別是在找工作的時候不能體現出來,所以還要從自身出發,慎重選擇,走什麼樣的一條路,最後在這里祝早日找到合適的工作。
❻ 應聘面試時要注意些什麼
在求職面試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策略、方法、技巧很多,但有一條重要法則:知己知彼。而這也是求職者一旦接到了面試通知後,而要重溫的一條法則。
「知已」即強調求職者了解自己,「知彼」則強調求職者了解招聘單位。求職者多數都會認定自己能做到「知己知彼」,然而事實上未必如此。要做到「知已」,就要能客觀分析自己的性格、專長、愛好、學歷知識背景、工作背景,既要認清自己的優點,也不能迴避自己的缺點。而要做到「知彼」,則要從三個方面對招聘單位進行了解。
了解企業情況
首先是對招聘單位整體情況進行了解。招聘單位的名稱、行業屬性、產品或服務的大致類型是求職者必須要了解的。而這些,招聘單位也往往會主動向求職者說明。在此基礎上,求職者還要有意識地去了解招聘單位的規模、行業地位、發展態勢、企業文化等。總之,情況掌握得越多越好。
了解應聘了職位
其次是對應聘崗位的了解。求職者要了解應聘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方式、在企業組織架構中的位置、在企業中的發展空間等,還要了解這個崗位的工資福利待遇。從原則上說,這些情況招聘單位應該向應聘者解釋清楚,但現實往往有其復雜、微妙的一面,比如實際情況與招聘單位介紹的情況有明顯差距,甚至招聘單位可能會有意隱瞞一些對求職者很重要的情況等。這些都需要求職者用心去體會。
了解招聘考官
再者是對面試官的了解。面試官代表招聘單位對應聘者進行考查。面試官如果感覺到來自應聘者的哪怕是一絲一毫的不妥,這都會影響應聘的成功率。應聘者應避免那些過於個性化的裝扮,如怪異的發型、過長的指甲、奇裝異服等,因為這些很可能引起面試官不舒服的感覺。此外,應聘者還可以有意識地去了解面試官在招聘單位的職務,特別是面試官的職務與應聘者所應聘的職務之間有什麼關系。由此可見,面試官的性格、愛好及取向也是應聘者應該有意識去了解的。
准確定位應對自如
如何去了解這些情況並無固定模式,有些情況可能到應聘者被招聘單位錄取時還無法了解到,但求職者應意識到這些情況對於應聘是重要的,求職者要抓住一切有利於了解這些情況的條件,如公布的招聘信息、親友的介紹、求職者在招聘單位的實地觀察或在電話里向招聘單位的了解(最好迴避自己的姓名和身份)等。關鍵是求職者要有了解這些情況的強烈意識,能抓住各種機會去了解這些情況。「知己知彼」的根本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准確定位並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及評判標准,並據此採取恰當的應對方式,以提高求職者的效率。所以,各位求職的朋友在面試前千萬要牢記求職的重要法則----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