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工作經驗材料
❶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國土資源領導幹部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國土資源中層副職——國土資源系統中層副職競崗演講
這里,我就如何做好國土資源中層副職一職,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首先要好好做人,堅持廉潔自律。「為官先為人」,「做事先做人」,如果連人都做不好,做好中層副職更是無從談起,此所謂「正人先正己」。要好好做人,就必須要加強道德修養,待人要真心誠意,與人為善;做事要少一點私心,以身作則;要淡泊名利,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惑。要愛國愛黨愛事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要始終堅持廉潔自律,違紀、違規及亂吃亂喝等不良行為作為一條紅線,堅決不逾越。
二要擺正位置,恪盡職守。作為局中層副職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身份,服從局領導的安排,主動為局領導出謀劃策。第二要處理好與正職關系。要擺正位置,要充分尊重正職,配合正職,甘當配角。要積極主動,敢於直言,善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對考慮成熟、符合實際的見解、建議、大膽直陳,對一些不理解、不贊同的意見要勇於進諫,深入剖析這些意見的問題所在,充分發揮參謀助手作用。對正職自己考慮不到的問題或可能出現的失誤要及時向正職提醒,對正職工作上出現失誤,要主動承擔責任,積極協助正職做好補救工作。第三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權力,盡職盡責。在工作中要把握分寸,進退有度,對自己職權范圍內的工作,要積極主動取得正職的支持,大膽而正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果斷決策,敢於實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對於局領導和正職交代的工作,要抓緊落實,按時按質完成。遇到問題、矛盾,要獨立思考,不推諉,不扯皮,敢於負責,真正做到獨擋一面,讓局領導放心,讓正職放心。
三要精通業務,善於學習。國土資源部門是作為主管土地、礦產資源的綜合部門,工作面廣,涉及業務多,政策變化大。作為國土資源部門的中層副職,要在本部門里開展具體工作,必須要熟知本部門相關的業務知識,最好能成為業務專家;如果對本部門的業務不是很了解,談如何做好局領導和正職參謀、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如何指揮別人,都是空談。要精通土地管理業務知識,只有通過學習,邊工作邊學習,不斷地學習,刻苦學習,學土地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學法律、法規,學政策、方針;還要學經驗、學教訓,經驗要用足,教訓要記住。可以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書本學習,但要善於學習,結合工作實際,需要什麼學什麼,學以致用。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的不斷更新,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國土資源管理參與國家宏觀調控後,國家經濟形勢不斷變化,土地管理的政策和業務也不斷發生變化,新的要求、新的需求不斷提出,要不斷地加以研究,適應變化。
四加強鍛煉,提高領導水平。作為中層副職,職務很小,但也擔負著一定的領導職責。既要謀事,又要管人,光精通業務還不行,還要有一定的領導能力,而領導能力是要靠鍛煉出來。要想較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必須要加強鍛煉,不斷提高領導水平。要具備開拓創新的意識,堅持與時俱進,大膽嘗試,拿出顯著的工作業績,讓同志們心服口服。要善於溝通協調,中層副職由於處於承上啟下的位置,溝通協調顯得非常重要,不但要學會溝通,而且還善於溝通。對內要做好與正職的溝通協調,還要做好與下屬的溝通協調,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科室團結;對外還要處理好與其它部門的溝通協調,多協作、多配合。要加強對下屬的督促指導,主動關心下屬的學習和個人進步;要多想辦法幫助下屬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失誤,要勇於承擔責任。
簡而言之, 新形勢下的國土資源中層副職既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和長袖善舞的技巧,更要有依法行政的理念和廉潔奉公的操守,只有德、智、廉、勤全面發展,才能擔當起國土資源事業生力軍的角色。
❷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和立足國土資源工作崗位作貢獻
2008年是全面貫徹十七大戰略部署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的「奧運年」。在這一大好契機下,企業要抓住機遇,有所作為,努力實現自身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正當我們全身心投入經濟建設中,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了,令人心慰的是,這場災難極大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情、民族心。作為遠離災區的年輕人,我們除了捐款捐物獻出愛心外,更要從實際出發,從自身做起,扎實工作,奮發有為,在自身得到發展的同時,為企業多做貢獻。
一、認清形勢,加快發展
我們要全面了解企業當前時期所面臨的形勢,理清企業發展的思路,認真分析企業在發展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大幹,小困難;小干,大困難;不幹,最困難。」總體而言,希望和困難同在,但希望大於困難;機遇與挑戰並存,但機遇大於挑戰。因此,要正確認識企業發展現狀,更好地搶抓機遇,迎接挑戰,揚長避短,克服不足,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二、重視人才,發揮作用
企業良好健康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工作中,企業要重視人才的發展和培養,引導和教育好現有人才,為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發揮作用的良好平台,讓有思想、有能力、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的人有事干、干成事,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同時,員工要人盡其才,竭盡所能,立足本職幹事業,崗位建功做貢獻。當今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換代加快,我們既要重視有經驗、有閱歷的人才,又要重視有夢想、有激情、善於學習的「80後」人才。
三、注重文化,激發熱情
我們要正確認識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積極響應和投身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去,積極參與各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企業活動,充分展示企業和「海企長城人」良好的形象和精神面貌,積極踐行「厚道、敬業、有為」這一具有「海企長城」特色的優秀企業文化。同時,讓大家在優秀的企業文化中學習、陶冶,進一步激發工作能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投入工作為企業做貢獻。
四、快樂工作,體現價值
在企業不論從事什麼崗位,我們都要樹立良好積極的心態,要把工作當成一種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當作一種人生樂趣。只有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才能熱愛工作,忠於工作,積極主動全心全意地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位,「我的崗位無差錯,我的崗位請放心。」並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五、善於學習,提高水平
今年4月23日,我們請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的林偉賢老師作了一次重要培訓,我們收獲頗多,很受啟發:「學習很貴,不學習更貴」,「不學習就要死亡」,「快魚吃慢魚」。我們不要做「溫水中的青蛙」。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工作學習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積極進取,逐步充實、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成為一名集知識、文化、技能於一身的復合型員工。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才能為企業大做貢獻,做大貢獻。
六、打破常規,敢於創新
發展無止境,創新無處不在。創新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在工作中,我們要有開拓意識,創新觀念。要不斷解放思想,勇於挑戰自我,突破思維定勢,創新思路,創新商業模式 ,創新方法,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我們作為一家外貿型企業,當前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強,前方更是任重道遠。作為企業一員的我們應該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融入到企業中,為企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供合理化建議,不斷為企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和企業一起長足發展。
綜合辦公室 許京來
❸ 誰有關於土地管理工作方面的匯報材料供我參考下
關於全縣2007年度土地管理工作情況的匯報 尊敬的各位領導: 首先,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各位領導蒞臨我縣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省國土廳及市國土局多年來對我縣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7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的指導支持下,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資源節約和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及中央一系列宏觀調制政策,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保護土地資源的關系,土地保護及合理利用呈現良好態勢,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縣情及全縣土地資源基本情況 獻縣是一座有著2200年歷史的古城,始置樂成邑,漢朝為景帝之子劉德的封國,劉德死後,漢武帝因其聰明睿智,追謚為「獻王」。獻縣的名字由此而來。我縣現轄18個鄉鎮(其中一個回族鄉),1個國營農場,500個行政村,人口56萬,面積1174平方公里。2007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2億元,財政收入3億元。獻縣是國家級開發貧困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農業以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為主,常年種植面積分別達到50萬畝、40萬畝、20萬畝。工業主要以鑄造、紡織、漁具為主。 土地資源基本情況:截至2007年底,全縣土地總面積1759050.21畝,其中農用地1419278.5畝,建設用地248337.1畝,未利用地91434.6畝,分別占土地總面積的80.68%、14.12%和5.2%。耕地1162389.9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6.08%. 1、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使用情況。2007年初,省下達我縣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52.93畝。為解決重點建設項目急需用地指標,經省、市政府批准,追加我縣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45畝,全部安排使用。 2、新增建設用地審批情況。2007年省政府批准我市建設用地轉征項目3個,土地總面積381畝(耕地152.9畝,存量建設用地228.2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152.9畝。 3、土地供應情況。2007年全縣土地供應總面積1157.55畝,其中新增建設用地134.26畝。出讓土地總面積1078.9畝,出讓金額1.1億元。其中以招拍掛方式 出讓土地1032.1畝,成效價款1.08億元。 二、突出重點,強化管理,全面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一是切實強化領導。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主管縣長為副組長,國土局、建設局、農業局、經濟發展局、交通局及各鄉(鎮)負責人為成員的土地資產管理委員會,對全縣土地資源的規劃、利用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對土地管理和經營中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同時,建立健全了基本農田保護小組、規劃修編領導小組、土地招拍掛領導小組、第二次土地調查小組等機構,分別由縣長、主管副縣長任組長,為加強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把土地管理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政府專題會議多次專題聽取國土資源部門的工作匯報,學習土地管理方面的新政策,解決土地管理中的新問題。縣委、縣政府召開的重要會議請 國土部門參加,縣委、縣政府出台重要文件、做出重大決策部署,都徵求採納國土部門的意見,充分發揮國土部門的參謀和「閘門」作用,為國土部門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縣政府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制度出台了城鎮土地資產管理、工業用地招拍掛、節約集約用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土地管理、徵收集體土地拆遷安置、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方面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為加強土地管理提供了法規和制度保障。(二)強化責任,切實加強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的保護。一是縣、鄉、村三級層層簽訂了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明確界定了各自的責任關系。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列入縣、鄉主要領導幹部任期考核目標,實行一票否決制和過錯責任跟蹤追究制;二是切實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制定完善了基本農田保護區用途管制制度、佔用基本農田嚴格審批與占補平衡制度、基本農田質量保護制度、基本農田環境保護制度和基本農田監督檢查制度等六項制度,強化了基本農田保護力度。三是精心組織,堅持標准,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措施。完善基本農田保護檔案,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區調整劃定工作驗收辦法》,對全縣基本農田登記卡逐鄉鎮、逐村、逐頁、逐項進行了核實。填寫了村級基本農田保護區統計表以及到農戶的基本農田登記卡,繪制了縣鄉兩級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圖。做到圖、卡、表明晰具體。設立了基本農田保護標志,進一步明確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域,落實了保護面積,強化了責任人的管護責任,有效地對非農建設佔用基本農田起到了警示、告誡作用。三是強化對基本農田的執法監察。執法人員對全縣實行分片、包鄉鎮進行拉網式巡迴檢查。四是認真開展土地開發復墾工作,保持占補平衡。2007年農用地轉用指標佔地134.26畝,全部使用的是西城鄉李虎一村開發占補平衡項目。該項目除保障2007年度土地佔補平衡外還剩餘210畝。 (三)多措並舉,全面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近年來,我縣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用地需求激增。為實現「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雙重目標,我縣提出項目用地要實現「兩個轉變」,即:由過去單純依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向內涵挖潛轉變。充分利用廢棄地、閑置地、未利用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由土地分散、無序利用向集約化園區利用轉變。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工業項目向規模化園區集聚,強化土地集中規模經營,最大程序地發揮資源利用效益,實現土地效益的最大化。為此,縣政府(制發了《關於節約集約用地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通知》等5個配套文件)堅持多渠道、多方式、多層面地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一是嚴把土地供應閘門,促進節約集約。發改委、國土等部門從產業政策、規劃用途、用地規模、用地定額等方面,強化對建設用地的宏觀調控,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沒有落實用地計劃、補償安置不到位的一律不批。按照「集中指標保重點、一般項目靠挖潛」的原則分解計劃指標,優先保障強縣、立縣的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做到重大項目保障用地、優質項目優先供地、所有項目節約集約用地嚴格審核「投資強度、建築密度、容積率、非生產性用地比例」四項控制指標,對高耗能、重污染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供地。二是開展磚瓦窯整治,保障建設項目用地。近幾年來,我縣圍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強力推進,以突破用地瓶頸為主攻目標,加大磚瓦窯地直接利用力度,走出了一條集約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在美國邁克萬公司投資5000萬美元的鑄造項目、台灣舒美公司投資5500萬美元的牙刷牙線項目、投資 4.5億元的北京燕京啤酒分廠項目的基礎上,又引進了投資1300萬歐元的諾信機械項目。 (四)嚴格執法,維護良好的國土資源管理秩序。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堅持「四個結合」,提升嚴格依法管理國土資源能力。一是堅持制度建設與隊伍建設相結合。把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作為提高執法人員素質、推進依法行政的關鍵環節來抓。先後制定完善了動態巡查、聯合辦案、重點案件督辦等一系列制度,對案件查處實行標准化管理,保證行政執法的合法性、規范性和公正性。二是堅持日常檢查和集中巡查相結合。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四定」(定責任人、定管轄區域、定檢查時限、定責任目標)要求,層層落實國土資源動態巡查制度,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及時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維護了良好的國土資源利用秩序。三是堅持常態打擊與專項治理活動相結合。始終保持查辦案件的高壓態勢,相繼開展了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專項行動和土地執法百日行動,對清查出的違法違規案件全部依法進行了查處。積極推行公檢法、監察機關和國土部門聯合執法,加大執法力度,提高查處效果,有效打擊了各類違法、違規佔用土地行為。四是堅持事前防範和事後查處相結合。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媒體作為宣傳平台,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依法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土資源的自覺性。在加大宣傳教育的基礎上,按照既要處理事、又要處理人的原則,不斷強化案件查處工作,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始終保持嚴打態勢。2007年立案 件,涉及土地面積 畝。結案 件,結案率 %。依法拆除建築面積 平方米。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縣在土地管理方面取得一些初步成效,但與國家保護耕地要求,特別是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比,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必須加以正視和積極破解。 (一)現行規劃與現實經濟發展誤差比較大。至使土地利用規劃難以執行到位。1997年編制的規劃,注重耕地保護工作,保護面積大,保護率高,范圍廣,甚至在現在城區內還劃定有基本農田。城區預留地及少。近幾年,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1997年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與現在的實際用地情況不相符,用地極為緊張,由於規劃修編的工作滯後,影響了發展經濟的用地需求。城鎮建設、招商引資受到了很大的制約。造成了土地利用規劃執行不到位。 (二)耕地保護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近年來,隨著各類專項治理活動的開展,我縣各類違法佔地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情況下,違規違法用地時有發生,還未從根本上扭轉,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對鄉、鎮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宅基地管理寬泛。二是基層國土資源管理比較薄弱,執法隊伍力量薄弱,執法裝備簡陋,執法手段乏力,難以承擔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造成違規、違法用地現象的時有發生。 四、改進措施 (一)落實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獎懲制度。健全土地違法問責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量化管理,層層督查,做到堵疏結合,防範在前,制止有效查處到位。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至使違法案件行成事實的,嚴格實行經濟處罰與責任追究。嚴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對舉辦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體土地的,必須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鄉村建設規劃,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並依法辦理規劃建設許可及農用地轉用和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手續。 (二)提升農業經濟,改變單純以工業項目促經濟發展的觀念。 前些年,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經濟發展的平台沒有形成,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開展,導致用地矛盾更為突出。現在,投資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急需一部分經濟方面的土地投放。但是,經濟發展依靠大量佔用土地已經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國家執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大量的佔用土地不允許,另一方面大量徵收農民的土地,由此帶來的各種矛盾十分突出。因此,依靠土地擴張發展經濟的觀念,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要達到節地與發展雙贏的目的,必須一條經濟發展與土地保護、環境保護相結合的路子。做為經濟不發達地區,農業是基礎,既能體現地方特色,又具有活力。從傳統農業相比,欠發達縣農業葯材葯材要從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入手。從農產品的包裝、加工上突破,發展農業與發展工業結合起來,把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和節約土地有機結合起來。這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最基本的路子。 鼓勵分散加工。通過農村經理人或企業直接把企業的產品和零件分散到農戶,農戶利用空閑的時間加工,然後把成品和產品,通過企業深加工再銷售。如最近引進樂壽鴨業項目,鴨子養殖在農戶,企業進行深加工和銷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良好。 (三)利用計劃指標,建設標准廠房「築巢引鳳」。 經濟欠發達縣工業項目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為中小企業提供發展空間,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將來擬利用一部分財政資金建造一部分標准廠房,不僅可以使中小企業順利落戶,推進縣城工業發展,並且可以解決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而導致的閑置、低效利用土地等問題。 以上匯報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回答完畢,請採納!!!
❹ 總結經驗 查找不足 確保年度國土資源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2006年7月10日)
一、2006年上半年主要工作進展
(一)加強規劃修編,國土資源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
組織完成了自治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中的「四查清、四對照」和規劃實施評價,與規劃修編相配套的10個專題研究成果已通過驗收。進一步修改完善了自治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基礎測繪等各項專項規劃;《自治區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已報國土資源部審查。
(二)認真組織實施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進展順利
編制完成了《伊犁河谷地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已報國土資源部審查。伊犁河谷地南岸乾渠灌區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項目示範區先行啟動9個項目的可研報告,國土資源部已備案,項目初步設計和預算書已上報審查;《天山山麓南部綠洲區1000萬畝鹽鹼化耕地整理實施方案》和《准噶爾盆地北部綠洲區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實施方案》正在編制。2006年年初,國土資源部和自治區對28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下達了計劃,其中22個為新建項目,建設規模9042.40公頃,可新增耕地1946.04公頃,下達預算總額1.26億元;續建項目8個,下達資金5616萬元。2006年有41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入國家庫,其中24個項目國土資源部已備案;27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入自治區庫,項目初步設計、預算書已編制完成。
(三)大力推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積極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制定了《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措施》。按照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積極安排對田、渠、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是嚴格控制農村建設項目佔用耕地,充分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設用地和「四荒地」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土資源部初步確定我區阜康市、阿勒泰市、葉城縣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示範縣(市),目前,3個縣(市)的《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方案》已編制完成並報國土資源部審查。開展了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工作,研究成果已經國土資源部審查通過。三是組織開展了全區86個縣(市)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測算和烏魯木齊、伊寧、昌吉、庫爾勒4個城市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測算工作。目前,86個縣(市)和烏魯木齊市、伊寧市均已完成測算工作四是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今年春汛前,專門組織工作組赴伊犁、昌吉、阿克蘇、克孜勒蘇州4地(州)的12個縣(市),對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巡查檢查,共發現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87處,保護了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編制完成了《自治區2006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自治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並分別於4月28日、5月11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上半年,共向社會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信息52次,進一步提高了全區地質災害氣象預警能力。我廳與教育廳聯合開展了全區中小學校校區(舍)受地質災害威脅情況的摸底調查,目前,對受威脅最嚴重的6所中小學校已開展地質災害專項勘查。加強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開展了新源縣、鞏留縣1∶5萬地質災害詳查與預警示範項目,2006年自治區出資安排的12個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已開展野外工作,計劃投資240萬元;國家、自治區出資安排的8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招標工作已結束,計劃投資2150萬元。
(四)積極參與宏觀調控,為自治區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服務保障
一是做好重點建設項目用地服務。上半年,先後為烏魯木齊西至精河鐵路復線等6個國家、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提供了用地服務。為了加快鐵路征地拆遷工作,5月13日,我們在奎屯市專門召開了烏魯木齊西至精河鐵路復線征地拆遷工作會議,對征地拆遷工作作了進一步安排部署。目前,上述項目的征地調查工作已經完成,建設用地報批正在進行。為保證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順利進行,還建立了用地報批「綠色通道」。二是嚴格建設用地審批管理。上半年,全區通過建設用地預審27宗,預審總面積1.02萬公頃;審批建設用地68件,批准面積5765.06公頃;收繳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1.16億元。三是嚴格執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開展了自治區2005年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執行情況檢查。根據國土資源部下達的2006年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編制了自治區土地利用分解方案。四是加強國有土地出讓管理。上半年,共出讓國有土地1584宗,面積607.59公頃,出讓合同價款5.14億元。
(五)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努力實現地質找礦新突破
擬訂了《自治區關於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意見》,現正在廣泛深入調研。積極實施「引進來,走出去」戰略,2006年安排200萬元資金,繼續支持自治區地勘單位到周邊國家開展地質找礦工作。我廳現正在研究制定《自治區地質勘查項目貼息辦法》,吸引內地省區的地勘隊伍和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在我區進行礦產勘查開發。組織開展了自治區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調查報告和2006年度找礦項目監審計劃的編寫工作,調查報告已上報國土資源部。
(六)加強礦產資源管理,礦業秩序進一步規范
一是下大力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3月13日至4月2日,由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胡吉漢·哈克莫夫副主任和自治區努爾蘭·阿不都滿金副主席帶領專項督查組,對全區14個地(州、市)、48個縣(市)、51個礦山及准東煤田7家單位12個煤礦勘查區整頓和規范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在第一階段工作中,各地共摸底排查礦山3052個,查處無證采礦9起、侵權越界開采礦山19個、吊銷采礦許可證15個,取締非法采礦點30個,注銷采礦許可證61個,追征礦產資源補償費779.38萬元,罰沒款29.56萬元,沒收礦石6萬噸,對存在安全隱患的100個礦山已責令停產整頓,全區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二是認真開展礦山年檢和煤炭資源回採率專項檢查。上半年,我廳與自治區發改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抓緊完成煤炭資源回採率不合格礦山企業整改工作的通知》,對採用落後採煤方式、回採率低的礦山及時提出了整改措施。三是切實加強探礦權采礦權管理。上半年,共審批探礦權602個,批准勘查面積1.45萬平方千米,預計投入資金1.2億元;審批采礦權282個;審查通過采礦權評估報告65份,簽訂采礦權出讓合同38份,合同價款1.27億元。為科學合理設置礦業權,根據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目前我廳正在研究起草全區礦業權設置方案。
(七)全面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認真落實自治區紀委八次全會、自治區人民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我廳於4月21日召開了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對2006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在會議上,廳黨組書記田建榮同志與廳機關各處室、部門、直屬單位及各地州市國土資源部門主要負責人簽訂了2006年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明確了「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同時印發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2006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分工》,把任務分解到每個廳領導和機關各職能處室,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二是扎實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及時成立了領導機構,制定下發了工作方案,並按職責進行了任務分解。為提高礦業權審批透明度,防止商業賄賂的發生,自2005年以來,我廳已組織6次以「搖珠」方式確定采礦權委託評估單位活動,共委託評估項目345個。同時,連續兩年在《中國國土資源報》、《新疆日報》等媒體發布公告,對16個礦產資源補償費地質勘查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標,項目資金約2504 萬元。三是加強警示教育和財務審計監督,組織廳機關及直屬單位200餘名幹部旁聽了我廳原地質勘查處處長李春明經濟腐敗案件的公開審理。為強化對廳直屬各單位會計人員的管理,制定了會計人員統一管理辦法,對直屬單位的會計人員實行統一委派和輪崗交流制度。同時,開展了內部審計工作,對6個直屬事業單位原任領導進行了任期經濟責任(離任)審計。四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黨章》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強化黨員幹部黨章意識,增強組織紀律觀念,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利益觀和榮辱觀,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道德修養。
(八)扎實推進「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
一是加強國土資源法制建設。制定下發了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規范化管理標准編制方案、2006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要點,起草完成了自治區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規劃、自治區國土資源行政執法責任制規定。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在自治區「法制新疆」網站「百姓與法」欄目公告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信息200餘條。積極參加新疆廣播電台「行風熱線」節目,現場解答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二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制定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2006年幹部培訓計劃》,編制完成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十一五」幹部教育培訓規劃》和《2006~2010年選派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幹部到內地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國土資源部門掛職鍛煉的工作規劃》。對12個地(州、市)國土資源局領導班子、廳機關和直屬單位部分領導幹部進行了調整,優化了領導班子結構。2006年3月1日,自治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總隊正式揭牌成立,各級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機構組建工作全面完成。積極推進全區鄉(鎮)國土資源所執法能力建設,根據鄉(鎮)國土資源所執法能力建設規劃,我廳已選擇3個縣(市)進行了試點,爭取「十一五」期間全部完成。三是積極維護被征地農牧民的合法權益。認真落實聽證和公告制度,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的,均實行了聽證;對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或調整補劃基本農田的,均進行了公告。上半年共受理群眾來信145件、來訪435人次,處理各類土地草場糾紛7件,對重大、突出信訪問題,加大督查督辦力度,使大部分信訪案件得到妥善解決。
(九)基礎業務建設不斷強化,國土資源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一是地籍管理工作取得進展。完成了自治區新一輪土地調查各縣市基礎圖件的調查、30條公路重點工程項目土地權屬審查以及16個開發區四至范圍的確定和勘界工作。二是做好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登記統計工作。上半年,共評審備案儲量報告163份,評審批復壓覆儲量評估報告13份,完成儲量檢測核查報告209份、儲量登記190件。三是測繪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管理辦法》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施行,哈薩克文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圖集》已出版發行。完成了自治區第二期11個地(州、市)測量標志普查驗收工作,參與了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有關工作,已在和田、喀什等9個地(州、市)安排實施了1∶1萬基礎測繪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審批、輕管理,重微觀、輕宏觀,工作監督和落實不到位、推諉扯皮、辦事拖拉、被動應付、效率低,文電質量不高、處室領導把關不嚴的問題仍然存在。
二是重事務性工作、輕業務學習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對國土資源政策法規的學習不夠深入,依法行政的觀念不強。
三是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入思考和研究,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辦法不多。
四是個別單位對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重視不夠,對建立依法行政、廉潔高效機關的認識還不到位。
三、2006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召開4個現場會
即:園區用地管理工作現場會、土地收購儲備工作現場會、鄉鎮國土資源所建設工作現場會、全區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現場會。
(二)做好國土資源規劃工作
完成自治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地質勘查、礦產勘查開發、科技發展、信息化建設、測繪、依法行政、普法教育、幹部教育培訓等國土資源各項專項規劃的審批和發布實施工作。年底前完成自治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各地(州、市)、縣(市)級規劃修編「四查清」、「四對照」、規劃實施評價以及土地利用重大問題研究等前期工作。
(三)推進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實施
組織對國家、自治區投資的2005年底前竣工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進行驗收。編制完成《新疆天山山麓南部綠洲區1000萬畝鹽鹼化耕地整理實施方案》和《准噶爾盆地北部綠洲區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實施方案》,爭取年底前通過專家評審。制定自治區耕地開墾費收取使用管理辦法、區內易地補充耕地辦法和重點工程佔用集體土地補償辦法。做好2007年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申報等工作。積極爭取已報國土資源部備案的伊犁河谷地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示範區9個項目通過審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四)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部《耕地佔補平衡考核辦法》(國土資源部第33號令),研究制定《自治區耕地佔補平衡考核辦法》。對2005年國家、自治區批準的新增建設用地利用狀況、征地補償安置和耕地佔補平衡的落實情況進行批後核查。進一步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研究建立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機制。加大對小城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農用地轉用計劃指標供應的傾斜,做好新農村建設用地服務保障。
(五)進一步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按照國土資源部《2006年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推進小礦整合工作。9月至10月,再次組織聯合檢查工作組,對整頓和規范第二階段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加強采礦權出讓管理,制定出台《礦業權有形市場交易管理辦法》、《采礦權出讓價款收繳管理辦法》、《礦產資源補償費分級分類徵收辦法》和《委託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采礦權工作制度》等制度。
(六)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
組織開展貫徹《決定》的調研工作,修改完善自治區貫徹落實《決定》的實施意見,爭取10月底前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完成《中亞五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指南》編制前期准備工作,爭取2007年立項。加強地質勘查動態管理,組織開展探礦權年度檢查工作。
(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做好新源縣、鞏留縣1∶5萬地質災害詳查與預警示範項目的實施工作,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推進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試點建設和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做好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的檢查、驗收和評審。加強對中國—荷蘭合作的「烏魯木齊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等重點項目的實施和質量管理。
(八)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
推行陽光行政,建立廳機關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體系。按照國土資源部要求,研究制定征地補償安置爭議協調裁決制度。
(九)加強財務監督管理
按照自治區審計廳今年對我廳進行財務收支、專項資金、經濟責任審計後作出的審計決定和提出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認真督促整改。制定和完善廳本級及直屬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和辦法,進一步加強財務監管。
(十)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建設
完成與自治區人民政府公文無紙化傳輸應用及自治區國土資源公眾信息網改版工作。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編制完成《自治區「金土工程」第一期建設總體方案》。
(十一)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
狠抓《黨章》的學習和貫徹,積極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和機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爭創「自治區文明單位」稱號。完善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制度體系及紀檢監察工作體制和機制,重點抓好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和黨風廉政責任制等各項制度的落實。
(十二)繼續深入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
認真做好「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開展情況的檢查、驗收、總結、上報工作。制定並實施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赴內地掛職工作具體方案。年底前組織自治區國土資源系統文藝調演,製作印發自治區國土資源宣傳品。
四、幾點要求
(一)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2006年的時間已經過半,雖然上半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絕大多數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所以下半年的工作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除了年初確定的重點工作外,還有許多突發性的工作需要我們去做,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有超前意識,各項工作都要主動往前趕。會後,各單位要把這次會議精神傳達到全體幹部職工,同時要認真總結上半年的工作,查找存在的問題,對下半年的工作要逐項進行梳理,明確重點,並制定出切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的具體措施,很抓落實,確保2006年各項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努力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一把手」的責任,要親自抓、負總責,對重點、難點問題要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檢查,不能只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要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要落實國土資源管理目標責任制,堅持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措施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要注意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對布置的工作,要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迴音。要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建立完善的內部工作制度和協調機制,相互支持、積極配合,努力做好工作。要結合工作實際,按照急事先辦的原則,合理安排好工作進度,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要把工作任務落實和完成情況作為考核一個單位工作成績和幹部政績的重要內容,要獎優罰劣、獎勤罰懶。
(三)轉變作風,依法行政
作風建設是我們國土資源系統必須抓緊抓好的一項重要工作。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國土資源管理各項工作任務十分繁重,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我們必須更加深入、持續、扎實地推進作風建設。國土資源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在轉變作風上下真功夫,多學習少應酬,多實干少空談。要學會立足大局看問題,站在高處看問題,深入實際看問題,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科學性。要結合正在開展的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和第八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堅持施教於先,加大預防腐敗的力度,築牢黨員幹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國土資源領域治理商業賄賂的重點,就是土地出讓、探礦權采礦權出讓、土地和礦業權評估、項目發包4個方面,這也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要抓好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大力推行「陽光行政」,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規范行政行為,不斷消除可能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
(四)努力學習,勤於思考
廣大幹部職工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結合正在開展的「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認真學習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政策和業務知識,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人爭做國土資源工作的行家裡手,積極適應新形勢下國土資源工作的需要。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解決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把學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到工作上,切實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精、做出成效。要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積極思考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深層次問題,緊緊抓住國土資源重大工程實施、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耕地佔補平衡、整頓和規范開發秩序、地質找礦突破、征地補償安置等關鍵點,加強調查研究,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高水平、高質量的成果,及時轉化應用,指導推進工作,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五)加強團結,重視安全
團結出戰鬥力、團結有凝聚力。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團結,是完成各項工作的基礎。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到班子團結、隊伍團結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同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積極營造相互信任、輕松和諧的工作氛圍,團結協作、齊心協力做好工作。要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目前,廳各項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直屬單位的項目施工和野外作業也已全面展開,不安全因素增多;旅遊旺季即將到來,接待任務也在不斷增加,各單位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健全安全責任體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確保全年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同時要注意做好防火、防盜等工作,加強安全巡查檢查,及時將事故苗頭和安全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
(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2006年第二次廳務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❺ 扎實做好國土資源工作 努力促進新農村建設
(2006年4月29日)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是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部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如何支持、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要立足本職,盡職盡責,提前介入,主動參與,切實把支持新農村建設提上重要日程,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促進新農村建設
我國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80年代初,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從歷史背景看,扶持力度更大。現在要建設的,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這既是一個全面的目標,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十五」期間,我國經濟調整增長,無論是GDP、政府的財政收入,還是整個社會的投資規模,都在5年內提高了1倍以上。然而,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廣大農民落後於現代化進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這對全面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建設是一個相當不利的。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狀況也亟待改變。2005年,全國糧食產量雖比上年增加了5000多萬噸,但仍比歷史上最高的年份少2800多萬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為關系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一項迫切任務。
新的背景。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提出的課題。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的階段。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重點,不是直接對農民進行收入補貼或對農產品價格進行補貼,而是指從用農業積累支持工業轉向加強對農業的扶持和保護,加大公共財政的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讓公共財政更多地覆蓋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提法,與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解決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統籌城鄉發展的指導思想,以及隨後連續重申的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說法以一貫之,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具體化,是遏制城鄉差距拉大趨勢、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既為解決「三農」問題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也為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後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更全面的目標。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涵蓋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個字描繪出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應該是:在未來15年左右的時間,使農村的整體面貌大為改觀,城鄉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具體目標應該是:努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等社會事業,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明顯改變村容村貌;推進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
更完整的思路。在指導思想上,明確了一個基本認識,即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是發展農村生產力,不能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新村莊建設;強調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這個根本指導方針,在符合農民意願、帶給農民實惠、得到農民擁護的基礎上扎實穩步地推進。在具體工作思路上,不僅注重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改變村容村貌,而且注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不僅重視在經濟上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而且重視在政治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強調繼續推進農村基層民主建設;不僅強調立足於促進農業和農村自身的改革與發展,而且重視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不僅強調政府的支持和引導,而且注重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提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不僅立足於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而且謀劃長遠,提出了保障新農村建設持續進行的政策框架。對廣袤的農村來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將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為整個農村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我國大部分國土資源分布在農村,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許多政策,直接關繫到農村社會的發展和穩定。國土資源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關。說到底,建設新農村就是要發展經濟,增加收入,機制要民主,精神要文明,社會要穩定,要改革調動各方面尤其是農民的積極性,這些都對國土資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級國土資源部門一定要在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基礎上,立足本職、積極行動,切實有效地做好相關工作,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二、分析現狀、因勢利導,促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能一蹴而就,決定了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政治口號,更不是一個政績工程。它同建設農村全面小康社會一樣,是一項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互促動的系統工程,前途廣闊,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要結合新疆的實際,根據現狀,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
新疆土地面積166.49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6。至2004年末,新疆農用地6304.58萬公頃(其中,耕地402.55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7.89%;建設用地121.05萬公頃,佔0.72%;未利用地10223.35萬公頃,佔61.39%。土地利用呈現垂直地帶性和流域性特點和綠洲灌溉農業特徵,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
但是,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的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區,降水少而蒸發強烈,森林草原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區,廣大平原多為沙漠,植被稀疏,呈綠洲鑲嵌分布在盆地邊緣沙漠之中的格局,生態環境脆弱,荒漠化威脅嚴重。由於乾旱少雨,土壤淋溶作用弱,過量灌溉及渠系輸水滲漏嚴重,又使地下水位升高,在強烈的蒸發作用下,土壤鹽漬化嚴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造成自治區土地污染的自凈能力低。
在土地利用方面也存在著土地利用率低;投入不足,基礎設施配套差;水利工程建設滯後,水資源的調控能力差;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利用效益差;不合理的利用導致土地質量下降,生態環境惡化;架設步伐加快人,建設用地增速快,建設佔用耕地量呈快速增長趨勢,耕地保護與建設佔用的矛盾日趨突出;建設用地利用,節約和集約利用程度低等問題。
看到問題和不足,就是為了尋找差距,更好地、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在研究、實踐、探索中,我們捕捉到了發展的巨大潛力。自治區有豐富的耕地後備資源,且耕地中夾荒地、棄耕地多,土地開發整理的潛力巨大。
在農用地開發利用潛力方面,自治區耕地有很大的整理潛力。自治區耕地待整理區面積226.42萬公頃,通過整理可增加農用地43.56萬公頃,其中,可增耕地37.03萬公頃。耕地整理既可以促進農區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還可減輕勞動強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的質量,增加就業和農牧民收入,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農村居民點整理潛力。新疆人均農村居民點用地395.26平方米,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居民點中庭院經濟用地較大。農村居民點待整理區面積1.55萬公頃,可補充耕地0.69萬公頃。通過農村居民點整理,可挖掘農村居民點用地潛力,提高用地效益,改善人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全面推動新農村建設進程。
土地復墾潛力。新疆待復墾土地面積4.01萬公頃,可增加農用地2.96萬公頃,其中可增加耕地2.23萬公頃。通過土地復墾,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用地和建設用地面積,緩解用地矛盾。
土地開發潛力。新疆後備土地資源總量1486.67萬公頃。2030年以前有水源保證的、集中連片大於200萬公頃的可開墾的耕地後備資源量331.73萬公頃,是我國耕地後備資源的集中分布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度決定著土地開發利用的水平。在新建水利工程設施的條件下,水資源調蓄能力進一步增強,將對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極大地推動作用,使土地開發潛力得到進一步挖掘。通過土地開發,能夠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是實現新疆及至全國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確保新疆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將有力地促進新農村建設。
三、履行職責、維護權益,促進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黨全社會當前的重點工作,也是今後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認為,依法做好國土資源特別是土地管理工作,保護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整頓土地市場秩序,主動研究政策措施,積極促進發展穩定,是我們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真正的最大的支持,這也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
我們既要積極主動地支持社會主義新建設,又要在支持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貫徹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和嚴格保護、合理利用資源的方針,落實嚴格的管理制度。按照這樣的想法,我們感到,國土資源工作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土地利用規劃、計劃的統籌協調作用,為新農村建設中合理用地提供科學依據。要切實發揮規劃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統籌作用。按照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和總體要求,以嚴格保護耕地為前提,以控制建設用地為重點,以節約集約用地為核心,抓緊開展新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工作。新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工作爭取年底前基本完成,並為規劃資料庫和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做好准備。做好地(州、市)、縣(市)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期工作重大問題研究,加快開展「四清查」,「四對照」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完善(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優化農用地、建設用地的結構和布局,統籌安排城鄉各項用地。對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要優先安排,先期介入,爭取主動,保持同步。要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增強規劃的公開性和透明性。
二是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以建設促保護。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的用地,要進一步提高審查報批效率和服務水平,重點項目要加以重點保障。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要求,依照土地整理規劃,進一步部署土地整理工作。堅持土地整理向糧食主產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整理重大項目工程區傾斜。
加強對基本農田特別是自治區糧食主產區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做好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建設,支持糧食主產區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落實以保護基本農田為重點的耕地保護責任制,開展對全區耕地佔補平衡的核查工作,監督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台賬;研究制定自治區耕地開墾費收取使用管理辦法、區內易地補充耕地辦法和重點工程佔用集體土地補償辦法,落實佔用耕地補償制度,確保實現全區耕地佔補平衡。按照國土資源部的安排部署,做好補充耕地等級折算實施方案的編制等工作。
根據《全國土地開發整理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編制技術要求》,進一步完善《伊犁河谷地土地開發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啟動伊犁河谷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重點抓好示範區項目和伊犁河谷南岸乾渠灌區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組織實施。抓緊編制准噶爾盆地北部綠洲區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實施方案和天山山麓南部綠洲區鹽鹼化耕地整理工程實施方案,2006年8月底前完成,爭取年底前通過專家的論證評審。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要求,編制《自治區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准》。建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巡查機制,強化對項目的實施管理。
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合理控制新增建設用地數量,鼓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促進土地集約利用機制的形成。進一步規范和發展土地市場,提高國土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認真落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充分利用國有未利用土地加快推進自治區工業化建設的意見》,鼓勵區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利用非耕地進行項目建設。大力支持特色鮮明、產業關聯度強、輻射帶動能力大的園區建設,為構建自治區特色經濟產業集群做好用地服務,提供用地保障。對已確定的國家、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用地,要提前介入,做好征地工作,確保工程按時開工。
三是加強村鎮建設用地管理,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目前新疆城鎮用地總量8.23萬公頃,全區城鎮用地中各種類型的閑置土地0.47萬公頃,隨著城鎮化發展以及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政策的深入貫徹,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具有較大的潛力可挖掘。在新農村建設中,要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立足現有基礎進行房屋和基礎設施改造,充分利用村內空閑地、閑置宅基地等存量建設用地,充分利用低緩坡和「四荒」地,盡是不佔或少佔耕地。有條件的地方,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引導農民住房向中心村鎮集中,鄉村工業向工業用地區集中,農業向許諾規模經營集中,以集中促進節約集約,提高村鎮建設用地利用率。
要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穩步推進城鎮建設用地增加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試點,不斷總結試點經驗,及時加以規范完善。嚴防盲目大拆大建,侵佔耕地,損害農民利益。堅持建新拆舊。騰出的土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宜耕則耕,宜建則建。村莊整理節省出來的土地優先用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四是嚴格征地管理,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按照縮小征地范圍、完善補償辦法、拓展安置途徑、規范征地程序的要求,穩步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以轉變職能為重點,推進土地審批制度改革。在農用地轉用、土地徵收的審查報批中,要嚴格控制征地數量和范圍。加強對征地補償標准、被征地農民安置措施的審核。對征地補償標准不合法、安置措施不落實、不能有效保證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沒保障的,不得報批用地。進一步規范征地程序,維護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申述權。進一步落實征地補償安置的改革措施,重點建立征地補償安置爭議的協調和裁決機制、群眾利益訴求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大力推廣征地補償費預存制度,研究建立征地糾紛協調機制,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民的權益。
五是大力加強農村地質災害監測預防,保護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好汛期地質災害巡查檢查、汛期值班、應急調查、災情速報、群測群防和氣象預報預警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群眾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開展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及地質災害應急調查與治理工作,積極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試點建設,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全面實行村鎮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地質災害點多面廣、造成人員財產損失較大的農牧區,根據農牧民自願的原則,在科學調查、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有步驟、分階段實施地質災害防災避讓搬遷工作。
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出資安排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中國——荷蘭政府合作開展的烏魯木齊河流域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設項目以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示範項目的組織實施。盡快建立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投入機制,有條件的地方要抓緊建立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制度。加強農村地區礦山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快農村小礦山的整頓和整合。繼續加強缺水地區農村地下水調查評價和供水水文地質勘查。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綜合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要從實際出發,要善於總結經驗,研究政策,及時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保證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國土資源管理有序推進。要深入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它是進一步做好國土資源工作、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要重點加強鄉鎮國土資源所的建設。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能力。
❻ 具備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土地管理工作經驗什麼意思
在國土局、國土所、國土廳工作過,而且還不能是礦產方面的工作經歷,而必須是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經歷。
❼ 土地資源利用的基本經驗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它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進行工業生產和其他各項事業必須依託的場所。作為一種資源,它具有面積有限性、位置固定性和質量差異性等特點。所以,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好每一寸土地,不僅對促進當前的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民經濟穩定增長具有重大現實意義,而且對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石家莊市及所屬各縣(市)的人民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對土地的合理開發利用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在綜合開發、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地科學管理等方面總結出一整套符合當地實際的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經驗和路子。
(1)因地制宜,綜合開發。
根據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省會和一個新興、開放的工業城市和石家莊市土地類型具有山區、丘陵、平原、水域等多樣化和立體分布的特點,在土地利用上必須本著「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因地制宜、綜合開發」的原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絕大部分土地得以地盡其力,形成石家莊市工、農、林、牧、漁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格局和山區林、果、牧區,平原區糧食、棉花、油料區和城郊蔬菜副食品區,水域以養殖為主的區域化分布的特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石家莊市所屬各縣(市)、鄉、村都實行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石家莊市農業生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農用地得到較充分的利用。
井陘山區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堅持了以林果為主,林、牧、農、副綜合發展的方法。優先發展水源林、水土保持林、果林,大力建成果品生產基地;廣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商品生產。根據地貌特點,山區農田,採取平整土地,新建梯田,閘溝築壩,墊土造田,並興建整修中、小型水庫,引水上山、打井修池,積極發展水利,建成高產農田,徹底改造低產田,實行集約化經營,迅速發展農業生產。鹿泉市大量可利用山場,具有發展蔬菜、林果、特色養殖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政策扶持,培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種植養殖,拉長農副產品產業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835元。
平山縣利用豐富的庫灣、塘壩等水體資源和多樣的水文結構特點發展經濟。平山縣培育的冷水魚、甲魚、銀魚等特色水產品年產量達1.60多萬噸,位居石家莊各縣(市)之首。特色水產養殖是平山因地制宜科學發展、調整結構培育特色農業的一個縮影。平山縣河谷縱橫,氣候多樣,發展特色農業優勢明顯,充分利用環境優勢,選擇市場前景廣闊的核桃、玫瑰、蘆筍等8個品種,著力培育拉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特色農業項目。平山縣出台了《農業特色產業五年發展規劃》,分類制定了加快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縣財政每年拿出2000萬元,支持特色農業發展,栽樹給樹苗、樹多水配套,挖塘給補貼,建棚給材料。科學規劃出特色產業的發展范圍:崗南一帶的滹沱河兩岸種植玫瑰;山溝地種植綠色小雜糧。平山縣還制定了扶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培訓農民技術隊伍等措施,鼓勵農民發展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
石家莊市周邊地區,環繞省城,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良好,土壤肥力高,光熱資源充足,水利條件好,農業機械化水平高,是河北省重要的糧食、蔬菜、棉花、油料的高產區。多年來,在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實行田、水、林、路綜合治理,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基本實現了高標準的園田化。近年來,石家莊市電業部門認真貫徹農電發展戰略,扎實推進「井井通電」工程。2007年,河北省電業局給石家莊市下達了改造2739眼無電機井的任務。目前,石家莊市機井全部實現了「井井通電」,使廣大農民告別了用柴油機灌溉的歷史,嘗到了用電灌溉的甜頭。在開展「井井通電」改造過程中,石家莊市對各地機井周邊的電線採用地埋電纜方式,增加了電力設施的防盜能力和農戶的用電安全性。同時,石家莊市又改造完成排灌機井「戶戶持卡」11028眼,採用磁卡預付費電度表方式,將原來的按井收費改為按戶收費,讓群眾用上明白電。2008年石家莊市電力系統全面解決了石家莊農網過負荷問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充足電力保障。同時,在實現「井井通電」的基礎上,還完成了4.8萬眼機井的「戶戶持卡」計量裝置改造。
(2)建設高產高效農田,充分挖掘現有耕地的增產潛力。
石家莊市除井陘縣、贊皇縣、靈壽縣、井陘礦區和鹿泉市西部地處山區丘陵以外,大部為太行山山麓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較充足,能夠滿足一年兩熟糧食生產對熱量的要求,適宜種植業的發展。蔬菜栽培技術水平高,可以一年兩熟、三熟。近年來,隨著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發展商品經濟的需要,農民對大力發展雙高一優農業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突出的是溫室大棚蔬菜栽培技術的普及推廣。為市場穩定地提供了大量反季節蔬菜,不僅豐富了城市新年、春節期間的蔬菜供應,保證了城鄉人民雙節期仍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菜餚,同時也增加了菜農的經濟收入。塑料拱柵和塑料薄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截至2009年3月,石家莊市10個農業縣共改造中、低產田11.27萬公頃,改善灌溉面積10.20萬公頃,新增灌溉面積1.07萬公頃,增加農田防護林面積9.00萬公頃,有力地促進了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現代化高標准農田種植模式,是實現節水、高產、優質、高效目標的重要舉措。石家莊市在有條件的10個農業縣(市)中,大力推廣高標准農田種植模式,助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據統計,現代化高標准農田與傳統農田相比,平均每公頃節電費306元,每公頃可節水3534立方米,節約工時費157.5元,節地率佔0.86%,可增收162.9元。推廣優種平均每公頃比普通小麥增收1012.5元。採取農藝措施增效,實行小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後,每公頃可節約機械作業費525元;可少澆一次水,節約電費85.5元;每公頃增產小麥292.5千克,增收474元;林網建設,每公頃每年增收1375.5元。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糧食主產區和高產區。2009年種麥時節,由於政策扶持力度大、小麥市場價格高、生產資料價格下跌,再加上土壤墒情好,農民種麥積極性高漲,石家莊市完成小麥播種37.99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09萬公頃。其中,優質小麥面積達到30.13萬公頃,佔到小麥種植總面積的80%左右。
2009年三秋生產時,石家莊市啟動了「百千萬」高產創建活動,確定9月份為石家莊市小麥播種技術宣傳月,石家莊市農業局還組成10個督導組,深入各縣(市、區)對種麥工作進行現場指導。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石家莊市共印發技術明白紙50餘萬份;加強技術培訓,現場培訓農民20餘萬人,在電視台舉辦技術講座70餘期次。國慶期間,石家莊市農業系統500餘名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包方、包村,加強指導,嚴格按照統一培訓、統一品種、統一測土施肥、統一播種、統一種植形式的五統一生產模式落實技術規程,確保關鍵技術措施的落實,確保品種優、播種質量好,為石家莊市糧食豐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3)調整農作物用地結構,建立合理的輪作制度,實行種地養地。
根據石家莊市地形地貌、氣候、土壤和社會經濟及生產條件等特點,從現行各種農作物布局和輪作倒茬的具體技術出發,為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石家莊及所屬各區縣十分重視農作物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合理輪作。石家莊市周邊區域,蔬菜在農作物種植的比重較大,為保證城市人民對蔬菜、副食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蔬菜種植面積應穩定和增加,並在蔬菜品種、上下茬口上科學安排,做到排開播種,均衡上市。為解決淡季不缺,要大力發展溫室大棚。平原糧、棉產區,在糧食生產上要以冬小麥、夏玉米兩茬平播或套種,一年兩熟,產量高、成本低、效益好,土地利用率也高。
丘陵、山區的水澆地,多實行小麥套種玉米、間作大豆,「兩糧一豆」,既增加了復種指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利於不斷培肥地力,增加植物蛋白質的收獲量,促進飼養業的發展。丘陵、山區旱地,以一季春玉米或春甘薯、棉花為主,一年一熟;平原棉區則推廣冬小麥與夏播棉滿幅套種,一年糧棉兩熟。這樣既保證了棉田面積,又增加了糧食總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效益。
(4)開發利用閑散地和廢棄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石家莊市加大對閑散地和廢棄地的開發整治力度。各地本著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方針對轄區內的沼澤、廢棄坑塘、塌陷地區進行綜合整治,從根本上改善了地質和生產生活環境,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以井陘礦區為例,為改善地質和生產生活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和品位,區政協經過幾個月的調研和考察,向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加快治理塌陷沉積土地》的建議案。區政府認真採納政協建議,聘請專家對全區塌陷地和濕地進行了詳細勘查,並做出了科學規劃。2009年以來,該區共投入3000餘萬元,分別建設了佔地46.67公頃的清涼灣濕地公園、佔地80餘公頃的杏花溝生態公園、佔地640餘公頃的西王舍水上公園和佔地33.33餘公頃的紅旗水庫生態公園等4大濕地公園,初步建成了融合當地特色、合理利用塌陷地形、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天然性與生態性並存的濕地景觀。此外,井陘礦區為加快生態環境的恢復,把植樹造林、綠化荒山作為改善環境的重點,先後投入1100萬元,實施「萬樹進村」和「封山育林」工程,把綠化工作與農民致富結合起來,使經濟林果與綠化樹種共同發展。目前,該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3.2%,林果面積達到667公頃以上。
(5)修繕名勝古跡,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旅遊事業。
旅遊業稱無煙工廠。石家莊所轄縣區中有不少山水並茂的自然景觀和許多名勝古跡,是發展旅遊事業的良好基礎和寶貴資源。
鹿泉市有白鹿泉、蓮花山、抱犢寨、韓信廟、龍泉寺、封龍山、玉皇頂等8大景觀及老君堂、呂洞賓試劍石等古跡。有戰國時信陵王救趙、韓信九里山點兵和白鹿泉等傳說,交通方便,每年遊人數以10萬計。最近重新修繕的龍泉寺公園,有山有水有泉,可供游山、釣魚、劃船,還可建度假村,供人們避暑療養。為城鄉人民提供服務。今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外交往的與日俱增,旅遊事業必將進一步的興旺。
井陘縣山川秀麗,境內峰巒疊嶂,奇峰聳立,旅遊風景資源也十分豐富。尤其是南部的蒼岩山,林木蒼郁,危崖聳立,古樹參天,石橋峻秀,樓殿輝煌,集十六勝景,七十二觀,素有「五嶽奇峰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岩」之稱。已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叢山中的劉秀洞、硃砂洞、九蓮洞等奇觀。有淮陰侯韓信背水陣大破趙軍之戰的古戰場,境內的古長城、古關隘、古寺廟、古墓群、古塔、古驛道,摩崖石刻等構成井陘山區獨特的風景名勝和旅遊資源。
靈壽縣自然景觀主要有:被譽為「河北省省會後花園」的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生態環境保持完好的河北省漫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各具山水特色的橫山湖度假村、三夢山、神仙洞、磨子坨、車軲轆坨等景點;人文景觀主要有:中山國遺址、北齊幽居寺、宋曹彬故里碑、明石牌樓等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晉察冀邊區政府舊址、陳庄戰役紀念碑、抗大二分校紀念館等一批紅色旅遊資源。
平山縣境內有四大景區、五大名勝、六大古跡,國家、省、市縣三級文物保護單位160多處。有奇峰、溶洞、森林、草原、河湖、瀑布、溫泉等自然景點100餘處,是河北省綜合性旅遊大縣。西柏坡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桂山鍾靈毓秀,素有「北方桂林」之稱。中山國都城遺址,馳名中外,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避暑勝地駝梁臨近佛教聖地五台山,主峰海拔2281米,原始森林保護完好,自然風光秀美,被稱為太行山上的綠寶石。
藁城境內有台西商代遺址、前西關商代遺址、九門古城遺址和「梅花慘案」遺址4處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耿村民間故事和藁城戰鼓被列為石家莊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台西商代文化遺址、耿村故事和藁城戰鼓先後分別被列為第6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代文化遺址:台西商代遺址、前西關商代遺址、肥子國遺址、九門古城遺址、庄貨頭古寺遺址。古代墓葬:南董元代古墓群、徐村石氏家族墓、五里庄刑部尚書墓、明代劉繼墓誌銘。石刻文物:北朝石造像、戒石碑、戒賭碑、靳庄李氏祖先遷民紀略碑。館藏文物:藁城出土尖首刀、瓷器珍品、銅器精品、佛造像精華。近現代歷史紀念地:梅花慘案遺址、三邱地道戰遺址、藁城市烈士陵園、梅花革命烈士亭、河西營烈士亭、宮燈博物館。農業觀光園區:石家莊現代農業觀光園位於藁城市崗上鎮故城村村北,東起石家莊民航機場路,西至石家莊長安區界,南至石黃高速公路,北至滹沱河新南堤濱河大道,緊鄰307國道、新趙線,距石家莊市區10千米,規劃佔地40平方千米的省會東部休閑度假區中的重要項目。石家莊現代農業觀光園總投資概算5億元,是集現代農業生產示範、生態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科普教育和推廣、農產品展示展銷、生態休閑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工程。
贊皇縣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嶂石岩位於縣境西南部,奇峰林立、植被繁茂,冬暖夏涼,是距石家莊最近、最理想的消夏避暑勝地。嶂石岩地貌與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並稱中國三大砂岩地貌。有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已被列入吉尼斯記錄大全。另外,縣境內還有南部的天台山,東部的五馬山,西部的棋盤山、鎖雲湖等正在開發的新旅遊景點和壇山避暑岩、周穆王「吉日癸巳」碑、李左車城、韓信拜將台、唐李德裕書院、治平寺石塔、李氏墓群等名勝古跡。
元氏縣山川秀麗,旅遊景點眾多,悠久的歷史為元氏造就了許多名勝古跡,東韓台古墓群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內矗立著開化寺塔,雄偉壯觀。元氏西周墓出土銅器34件玉器5件,銅器大都完整。近幾年又開發了封龍山、蟠龍湖和白果樹三大旅遊景點。封龍山旅遊開發區有封龍山石窟、漢碑、修真觀遺址、封龍書院遺址、義軍寨遺址等諸多人文景觀,更有千年白果樹枝繁葉茂。蟠龍湖旅遊區山清水秀,千年古剎蟠龍寺聖景宜人,目前已開發了許多高檔別墅和各種游樂服務設施,蟠龍湖旅遊區已成為集度假、娛樂、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理想場所。封龍山、蟠龍湖與白果寺景區已構成該縣的旅遊經濟「金三角」。
趙縣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1處,其中,國家保護文物有安濟橋、永通橋、陀羅尼經幢、大觀聖作之碑、柏林寺塔,省保文物有各子漢墓群、宋子城遺址、宋村商周遺址、許家郭漢墓、禪林寺舍利塔、李憲墓,另外,還有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因土種植,開辟常規種植的新形式。
石家莊市西部山地丘陵區,約占市域面積的40%,由於區域內氣候乾旱,土地大都處於「靠天收」狀態,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收入。近些年來,石家莊市通過政策、資金支持,不斷加大對丘陵區的開發力度,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之路,丘陵區成為了市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區域。丘陵區適宜種植具有抗旱、耐瘠、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的穀子、綠豆、蕎麥、燕麥等小雜糧豆薯作物,這些經濟作物,在山區丘陵地帶形成了常規種植的新形式,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
元氏縣西部的蘇村鄉,屬於淺山區、丘陵地帶,水資源匱乏,並不適合大面積發展小麥、玉米等作物種植。在政府的幫助下,這里的農民發展特色種植,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蘇村鄉甜瓜種植已有多年的歷史。
靈壽縣在丘陵區著力培育發展食用菌種植,同樣創出了效益。他們種植的金針菇、白靈菇已經成為農業博覽會上的名優農產品,甚至全國的金針菇價格都要受到靈壽縣金針菇的影響。
在平山縣崗南鎮,保加利亞玫瑰的種植,已經使當地農民清楚地看到了效益。當地農民過去常規種植小麥和玉米,每年要忙上好幾個月,除去種子、農葯、化肥等費用,每公頃純收入只有7500元左右。2004年後,該鎮逐步推廣玫瑰種植,到現在,玫瑰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133公頃以上,涉及8個村,1000多農戶,成為國內最大的大馬士革玫瑰種植基地。而玫瑰本身抗蟲害,幾乎不用打葯和施肥,耐旱性好,每年只需集中耕作20天,日常管理簡單,每公頃地的純收入卻在21000元左右。像崗南鎮玫瑰種植和蘇村鄉決明子種植這樣依靠發展特色種植業實現農民增收的例子還有很多,認清本地條件,發展適合本地地理條件的種植產業,並依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尤其是突出特色產業的發展,成為促進丘陵區農戶增收的有效途徑。
靈壽縣丘陵地區有1.03萬公頃坡地,以前是植被稀疏,土地乾旱,水利灌溉條件差。陳庄鎮鹿溝村處於丘陵、山區地帶,曾是有名的「旱庄」,可是全村家家戶戶都有板栗樹。山上溫度低,病蟲害少,幾乎不用葯,沙土地上長出來的板栗甜度高,很受歡迎。山東,唐山遷西、遵化等外地客商前來收購,每千克6~8元。
丘陵區並不是荒涼貧瘠的代名詞,只要把它的資源優勢發揮出來,就能實現丘陵經濟的快速發展。
(7)抓住有利時機,發展特色農業。
近年來,特色農業在農民增收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石家莊市下發《石家莊市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明確了石家莊現代都市農業規劃發展的總體布局:重點建設一環兩帶,突出打造三大板塊。通過3~5年的努力,把城市周邊區域建設成為石家莊最大的產銷對接、質量安全的「菜籃子」基地,構建起林水相依、生態良好的城市森林體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效益突出的現代都市農業園區。將石家莊現代都市農業規劃的發展鎖定為六大重點,包括高效設施農業,綠色生態農業,特色種養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現代園區農業,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目前,已經形成規模的特色農業包括:
1)西部山前大道建5000畝觀光帶。「一環兩帶」即以石環公路為主線,以環省會綠化、石環公路綠化、城區與組團間隔離空間綠化、西山綠化、滹沱河綠化等為重點,構建環省會綠色屏障體系。
沿滹沱河區域,以水為特色,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和景觀建設,構建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文化科普等為一體的滹沱河特色農業開發帶。沿西部山前區域,以山為特色,依託西部山前區域綜合開發和綠化美化,構建集生態旅遊、農事體驗、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西部山前生態農業開發帶。沿石環公路兩側各建50米寬的綠化林帶,植樹20萬株;沿滹沱河兩岸發展速豐林及林下產業4000公頃;沿西部山前大道兩側建設果品採摘、觀光帶5000畝。建設鹿泉上寨大棗採摘園、李村葡萄採摘園、藁城惠誠果蔬採摘園、欒城范台草莓採摘園、正定東里雙黃桃採摘園等。
2)石家莊周邊建三大農業板塊區域。石家莊西北部涉及新華區杜北、鹿泉大河、李村、正定曲陽橋、北早現等區域,以生態觀光為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西北水系、南水北調工程、植物園、小壁林場、石家莊森林公園、中山湖公園等,重點發展生態綠化、苗木花卉、特色果蔬種植、水產養殖以及森林旅遊、生態採摘、垂釣觀鳥、田園度假等項目,打造石家莊西北部現代生態農、業板塊。
石家莊東北部涉及藁城崗上、九門、正定諸福屯等區域,以產業園區為主題,依託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濱河新區、正定現代農業示範區、藁城濱河生態園、彩色植物生態園、國大溫泉度假小鎮、長安區休閑觀光農業園區等,重點發展高效農業、精品果蔬、特色養殖以及現代農業示範展示、休閑度假、觀光採摘、農事體驗等項目,打造石家莊東北部現代園區農業板塊。
石家莊東南部涉及高新區郄馬、欒城冶河、柳林屯、藁城丘頭等區域,以高效設施為主題,依託初具規模的設施蔬菜、瓜果生產基地,集中連片發展日光溫室,擴基地、上設施、創品牌、增效益,打造石家莊東南部現代設施農業板塊。
3)滹沱河上游建一批高標准休閑魚庄。石家莊市城郊區域全部取締散養畜禽。以滹沱河上游區域的鹿泉大河、李村、正定北早現、新華杜北等107家池塘養殖場為依託,建設一批高標準的集漁業養殖、休閑垂釣、餐飲娛樂於一體的休閑魚庄,規劃佔地566.67公頃以上、水面373.33公頃。在正定城南郊107國道兩側,建設佔地66.67公頃以上的觀賞魚產業基地項目。以鹿泉鄧庄康泰中華鱉省級水產良種場為依託,規劃建設133.33公頃中華鱉養殖、觀光科技示範園區。
4)12個縣(市)建萬畝蔬菜示範區,5年後「菜籃子」品種基本無害化城郊區域發揮區位優勢,以設施蔬菜、果木、花卉為主,分別集中連片建設新型日光溫室生產園區和觀光、休閑、採摘園區。以「兩沿一區」帶動石家莊市蔬菜生產,實現溫室、大中小棚、地膜合理搭配、協調發展,確保全年正常生產、季節均衡供應,提高蔬菜生產的質量和效益。今後,石家莊市將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蔬菜生產,突出抓好京石、石德鐵路沿線和石家莊城郊區域的「兩沿一區」標准化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創建蔬菜標准園區。涉及的藁城、高邑、無極、正定、新樂、鹿泉、辛集、欒城、晉州、深澤、靈壽、元氏等12個縣(市)分別建設2~3個萬畝蔬菜示範區、3~5個千畝設施蔬菜示範區。日前,石家莊市出台了《關於推進全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2012年,石家莊市瓜菜面積達到16.67萬公頃以上,總產達到1100萬噸以上,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8.67萬公頃,肉、蛋、奶、果和水產品產量分別達到79萬噸、103萬噸、132萬噸、240萬噸和4萬噸。
5)滹沱新區建正定現代農業產業園。石家莊市將重點在藁城崗上規劃建設藁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在滹沱新區規劃建設正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高新區加快建設東佐現代農業示範園。
6)北部、西部乳業,東部、南部糧油,東北部板材。將初步建成以市區北部、西部乳業,東部、南部糧油,東北部板材為特色的都市圈農產品加工產業帶,以及以石環公路南環沿線為主的農產品物流產業帶和鹿泉大河農產品物流產業區。
7)發展果品觀光、採摘園、農家樂等特色品牌。鹿泉市為了讓特產成為特色,特色成為品牌,該市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培植優質名品。先後從省農科院、省社科院等引進一批名優葡萄、大棗新品種,選擇在土壤肥沃、空氣清新、遠離工業污染的區域,按照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生產。截至目前,已培育出「紫藤」葡萄、「上寨」大棗、「田仙」紅石榴等三大果品商標。其中,「紫藤」葡萄榮獲河北省名牌產品。按照生物防治技術,專業生產放心菜,培育出了「久康」等無公害蔬菜品牌。品牌戰略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該市農產品的知名度。
借勢發展特色游,讓農民腰包鼓起來。隨著林果業的發展,鹿泉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前來觀光休閑的石家莊市民與日俱增。為了發展以觀光休閑旅遊為內容的現代特色農業,該市引進和建設了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農業示範園等一批農業觀光旅遊項目,建起了葡萄觀光長廊,開展了大棗、石榴採摘活動。將田園風光、農耕景緻、現代設施與高科技完美結合,舉辦石榴採摘節、櫻桃採摘節、金秋大棗採摘節及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采農家果等農家樂活動,借勢發展特色游,促進農民增收。截至2009年8月,該市舉辦的大棗採摘節、山杏採摘節,已接待遊客9萬餘人次,銷售大棗22萬千克,收入達200餘萬元。
石家莊市將建設120個果樹標准化示範園區,果品標准化生產技術推廣面積力爭達到16.67萬公頃以上,優質果率、精品果率分別達到90%、30%以上,石家莊城郊區域建設30個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果品觀光、採摘園,並且力爭到2015年,無公害蔬菜和果品基地認定面積達到80%以上。
石家莊市將大力發展符合動物防疫條件及環境保護要求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改造升級現有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加快推進豬、雞標准化規模養殖,積極扶持生態養殖場區建設,石家莊市每年新增標准化規模化養殖示範場區50個以上。
大力發展水產品健康養殖示範場區,擴大設施養殖面積,做大冷水魚、中華鱉兩大內陸特色產業,支持水庫漁業發展。
力爭到2015年,石家莊市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每年新增20家以上,主要「菜籃子」品種基本實現無害化。
(8)強化土地管理,完善土地管理措施。
1987年以來,石家莊市及所屬縣、區的土地管理局相繼成立,經過廣大土地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石家莊市已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土地管理網路,改變了原來多頭和分散管理的局面,強化了對土地的管理。石家莊市所有的鄉鎮都建立了土地管理所,村級和街道也都配備了專職土地管理員或小組。為了提高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各級土管人員的素質,石家莊市普遍堅持了業務培訓,幾年來先後舉辦了「土地管理基本知識培訓班」、「土地監察人員培訓班」、「建設用地培訓班」、「土地資源調查培訓班」、「土地申報、登記、確權發證培訓班」等。並先後制定了一系列土地管理文件、規定。如《石家莊市基本農田保護區管理暫行規定》、《石家莊市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暫行規定》、《石家莊市鄉鎮企業有償使用土地暫行規定》、《石家莊市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規定》、《石家莊市國家建設用地管理暫行辦法》,並與有關司法部門聯合制定了有關處理和審理土地糾紛行政案件、土地權屬糾紛等文件,對強化土地管理發揮較大作用。
在國家、鄉鎮企業基本建設徵用土地時,各級土管部門都認真堅持一個「嚴」字,努力做到把好4關,即嚴格控制佔地指標,把建設用地納入各區縣的目標管理,年初有指標,年終有考核;嚴格審批程序,要審批一批地,都必須有計劃、有資金、有規劃定點,有嚴密的設計;嚴格控制佔地數量,精打細算,杜絕圈大院,多征少用;嚴格把握尺度。土管人員要深入現場實地勘測、嚴格掌握。各縣、區還特別重視對農民宅基地用地的管理,從轉變農民對土地的傳統觀念入手,針對農村建房中內棄外延的突出問題,狠抓了收交村內閑散地和空白宅基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