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群團工作經驗
1. 共青團建設工作應該如何開展就是說團委建設工作,希望有識之士能給我提出一個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方案謝
你好,我是學校院里的團總支副書記。
我認為你可以採取以下步驟回
1.向企業黨委(黨組答織)提出申請,因為團歸黨管,爭取到黨組織的支持。因為你們是民營企業,黨組織的力量一般不夠大,最好可以爭取到當地政府黨組織的支持。
2.向上級團委提出建立團組織申請。這一項很關鍵,當然必須在本企業黨組織的批准下才行。
3.申請通過後,召開全體團員大會或者團員代表大會。並邀請黨組織書記等出席你們的大會。選舉出團總支委員。你如果是書記,要重視人事上的安排,找好搭檔很重要。
4.開展工作。民營化工企業,你們可以開展活動,宣傳化工操作中的安全准備工作的重要性。這樣你們也可以得到企業宣傳部門的支持。
5.幾點建議。必須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是組織紀律要求。必須與企業領導搞好關系,多徵求他們的意見。
2. 宜化做好群團工作,穩定員工提高員工積極性
管理學的無數案例表明,一個企業的成功經營不僅僅取決於它所擁有的資源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士氣)密不可分的。這不單單是表現在一個企業成功運作的時候需要員工高昂的工作積極性,還表現在當一個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的時候,員工的團結一致和努力工作往往可以使企業轉危為安。既然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對企業來說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提升工作積極性呢?在本期會員期刊,我們將探討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各種因素,從領導者氣質、工作氛圍、員工的自我激勵等方面進行闡述……
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分析
企業內部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但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對其起影響的因素不外兩個方面: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內部環境就是員工自身因素,自我對工作積極性的調動,這些自身因素包括員工的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自我激勵等;外部環境是工作氛圍,包括上司、同事、工作激勵、工作本身。下面我們分別對這幾種影響因素做進一步的闡述。
1、成就動機。所謂成就動機,是指驅動一個人在社會活動的特定領域力求獲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內部力量。強烈的成就動機使人具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動機是影響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個基本的內部因素,在宏觀層次上它受到員工所處的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程度的制約;在微觀層次上,讓每一個員工都有機會得到各種成功體驗,培養和提高自我願望等成就動機水平,將有助於改變他們對工作的消極態度,提高自我的工作積極性。
2、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被定義為人們對自己產生特定水準的,能夠影響自己生活事件的行為之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的信念決定了人們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勵以及如何行為。自我效能決定了員工對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斷,積極、適當的自我效能感使員工認為自己有能力勝任所承擔的工作,由此將持有積極的、進取的工作態度;而當員工的自我效能比較低,認為無法勝任工作,那麼他將對工作將會有消極迴避的想法,工作積極性將大打折扣。
3、自我激勵。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降低員工的成就動機並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所以必須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激勵,以維持強烈的成就動機和高水平的自我效能。
4、上司對員工共作積極性的影響。上司是員工工作指令的來源,也是員工工作業績的主要評價者,上司與員工之間的互動對員工的工作態度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什麼樣的領導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呢?台灣的組織社會學學者在對華人企業的研究中表明,許多企業會以家庭作為企業的隱喻,通過泛家族化的過程,傳統的家族中的倫理或角色關系會類化到家族以外的團體或組織,領導者在企業中扮演的是家長的角色,要求領導者應該恩威並重,公平、公正地對待下屬。同時心理學的研究認為,領導者敏銳地覺察追隨者的情緒狀態,了解並適當地滿足追隨者的需求,是有效地提高追隨者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5、同事對員工共作積極性的影響。國人做事,一向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文化傳統和幾十年「單位制」的影響使員工很看重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希望能夠被人接納,並能融入其中。同事之間良好的人際互動和工作氛圍,將大大的提高員工的歸屬感,進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6、工作激勵。毫無疑問,恰當的激勵對於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激勵從不同的維度可以分為獎勵和懲罰、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值得注意的是,激勵的前提假設是把員工看作是「經濟人」還是假定為「社會人」,由於前提假設的不同,就會產生激勵方式和手段的差異。把員工看作是「經濟人」則激勵會側重於物質方面;如果把員工假定為「社會人」,則在物質激勵的同時,還會對員工進行適當的精神激勵。
7、工作本身。同一件工作對於不同成就動機、自我效能的員工來說,意義是不同的,員工對此工作的積極性也是存在差異的,哪怕他們實際上都能把這份工作完成的很出色。這就要求管理者有能力分辨出員工的工作取向,分配恰當的工作,如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團隊氛圍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影響
一個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圍是高效率工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快樂而尊重的氣氛對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在工作的每一天都要身處毫無生氣、氣氛壓抑的工作環境之中,那麼員工怎麼可能會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呢?管理者如果能夠掌握創造良好工作氛圍的技巧,並將之運用於自己的工作中,那麼管理者將會能夠識別那些沒有效率和降低效率的行為,並能夠有效地對之進行變革,從而高效、輕松地獲得有創造性的工作成果。本文將對創造良好的團隊工作氛圍提出幾點建議。
什麼樣的工作氛圍才算是令人愉快的,並能夠促使員工積極工作呢?
良好的工作氛圍是自由、真誠和平等的工作氛圍,就是在員工對自身工作滿意的基礎上,與同事、上司之間關系相處融洽,互相認可,有集體認同感、充分發揮團隊合作,共同達成工作目標、在工作中共同實現人生價值的氛圍。在這種氛圍里,每個員工在得到他人承認的同時,都能積極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並且全身心地朝著組織的方向努力,在工作中能夠隨時靈活方便地調整工作方式,使之具有更高的效率。
那麼,如何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令人愉快的工作氛圍呢?
工作氛圍是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工作氛圍是在員工之間的不斷交流和互動中逐漸形成的,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氛圍也就無從談起。制度在這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最多也不過是起到一個最基本的保障作用。並且目前來看,我國企業的內部制度雖然不盡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因為多種原因不能夠得到很好的執行,這就要求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人是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工作氛圍是由人創造的。
在中國,雖然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傳統文化對人的影響還是不可忽視的,不斷在潛移默化的對企業組織中管理者和員工的行為產生影響,大部分企業組織的文化中都可以折射出傳統文化的影子。這一點從我國絕大部分私營企業採取的都是家族式管理,而家長制在大多數國有企業中大行其道的現象中就可以得到證明。在這種社會文化的影響下,領導者處於絕對突出的位置,是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工作氛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領導者個人領導風格的影響,這就決定了良好的工作氛圍的創造取決於管理者的管理風格。下列所提出的建議都需要管理者的身體力行方能發揮功效。
首先,要從制度層面確定各個部門、工作職位之間的明確分工。部門之間、崗位之間的合作是否順利是工作氛圍好壞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明確的分工才能有良好的合作。各部門職責明確,權力明確,並不意味著互不相關,所有的事都是公司的事,都是大家的事,職務分工僅僅是說工作程序是由誰來具體執行的,如此才不會發生互相推諉、推卸責任等影響工作氛圍的情況發生。
其次,從企業文化建設著手,提高員工工作激情,營造一個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勵、相互關心的工作氛圍,從而穩定工作情緒,激發工作熱情,形成一個共同的工作價值觀,進而產生合力,達成組織目標。
再次,真誠、平等的內部溝通是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的基礎。企業內部絕對不應充許有官僚作風的存在,職務只代表分工不同, 只是對事的權責劃分,應該鼓勵不同資歷、級別的員工之間的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互相尊重;每一個員工都有充分表達創意和建議的權利,能夠對任何人提出他的想法,主動地進行溝通,被溝通方也應該積極主動地予以配合、回答或解釋,但溝通的原則應是就事論事,絕不可以牽扯到其它方面。
最後,還應該重視部門內團隊的建設,努力嘗試構建學習型組織,營造寬松的工作氛圍。部門內應該有良好的學習風氣,要鼓勵和帶領團隊成員加強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在進行工作總結的時候應該同時進行廣泛而有針對性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分享經驗,不斷總結教訓。
績效考核與員工積極性
績效考核是企業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業績、工作的數量、質量、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含品德)和社會效益等進行評價,並用評價結果來判斷員工與其崗位的要求是否相稱。從理論上講,績效考核的有效實施,有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激勵員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不斷改善員工的個人績效來實現企業整體績效的提升。
然而,現實往往並不盡如人意。許多企業發現沒有實行績效考核的時候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大家在工作上合作得也比較好。但實施績效考核之後,員工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在工作中不再從企業的整體利益出發,而是首先維護自己的利益,只為完成自己的指標,對於工作中同事遇到的困難也不像從前那樣施以援手,而是坐觀其亂。幹得多、錯得多、扣得多,績效考核使員工推諉扯皮,不想多干工作,導致員工積極性不升反降。究竟績效考核能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還是懸在員工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缺乏一個良好的制度基礎和運行環境,再好的制度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那麼,如何才能真正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首先,企業必須消除員工對績效考核的恐懼和抵觸心理,要讓員工認識到績效考核並不是對他們「秋後算賬」。考核的結果可以讓管理層充分了解每個員工當前的績效狀態,從而更好地制定調遷、升降、委任、獎懲等人事決策。同時,通過考核結果的反饋,被考核者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其他員工相比自己有哪些優勢和不足,力求在未來的工作中揚長避短,取得事業上更大的進步。因此,一個良好運作的績效考核制度完全可以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其次,開展績效考核時企業要做好人員崗位的合理安排,要有詳細的崗位職責描述,明確工作目標和職責,盡量將工作量化,為考核指標的設定打下良好基礎。績效指標的設計力求科學,避免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和「一刀切」,還要注重各個不同職能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在於激勵員工,因此,企業薪酬分配體系的設計必須和績效考核體系保持高度的一致,不管是個人獎金還是職位的變動,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結果都必須要有相應的個人利益兌現。
第三,對考核成果要充分進行利用,要及時由管理人員對有關的責任人進行溝通,對考核結果指出的責任人的優點給予充分的、具體的肯定,最好能以事例補充說明,讓責任人感覺到領導不是泛泛地空談,而是真誠的認可。對於被考核者存在的不足,要明確提出,並問清楚責任人原由,聽取他對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如有道理要盡可能採納。如繼續任用,則應提出具體的建議要求及改進工作的途徑,以保證工作質量提高。即使不再任用,也要明確提出,使責任人充分理解,使之心服口服。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至善至美,績效考核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企業在推行績效考核時如果不注意解決好以上問題,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測量框架
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是與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具有一定的相關關系的。較高的員工滿意度是員工工作積極性高漲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條件,就是說要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必須有較高的員工滿意度,而有了高水平的員工滿意度卻不一定能使員工積極性達到高水平。由於積極性和滿意度之間這種相關性的存在,在對員工工作積極性進行測評的時候應該參照員工對工作的滿意程度。
如何評價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呢?可以採取主觀測評和客觀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從主觀上來看,採用上司主觀測評的方法可以對企業內部的員工積極性水平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這種方法很難做到對整個公司的員工工作積極性水平進行統計描述,這時我們就要結合問卷調查的方法來取得數據資料,以便對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水平進行測評。一般來說,可以把員工工作積極性的表現分為兩個維度:主動性、消極性。
其中,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主動性因素包括:
主動幫助缺勤的同事去處理積壓的工作;
主動去做不是職責范圍內的工作;
主動幫助新同事適應新環境;
主動分擔其他同事的工作量;
主動協助領導的工作;
主動提供意見以改善團隊的工作;
主動參與對企業形象有幫助的活動;
在沒有報酬的情況下超時工作;
下班後仍想工作;
如不能准時上班會預先通知並做好工作安排;
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消極性因素包括:
經常上班剛好准時或者遲到一點;
缺勤率比別人要高;
遲到或早退的次數剛好等於或超過公司規定的次數;
工作休息次數、時間超過單位的一般規定;
臨近下班時間減慢工作速度;
在工作時間與別人閑談。
另外,企業還可以根據考勤的數據來推測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水平,如統計缺勤率、遲到率、早退率等。
採用上面的調查框架進行數據收集之後,就可以對企業內部的員工工作積極性水平及其表現方式進行分析了。對積極性水平的統計描述可以看出企業員工積極性的平均水平和方差,以了解員工之間在工作積極性上是否存在差異,是否是水平一致,還是有的員工工作積極一些,而另外一些員工相對來說則不是很積極。
3. 如何發揮基層群團組織的創新創效作用
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是黨開展群眾工作的重要力量,也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我市群團組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各級群團組織積極投身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業創新城、人文生態城、和諧幸福城「三城」建設中,創先爭優,建功立業。在群團組織的各項工作中,重點圍繞工作思路、工作舉措、工作載體進行創新,不斷提升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形成了力量足、作用強、影響深的群團組織工作新格局。
創新工作思路
提高群團組織的號召力
在各項工作中,全市群團組織進行制度創新,通過新、活、好的制度,促進工作內容從虛到實的轉變,促進工作目標從軟指標到硬任務的轉變。群團組織自我加壓、量化考核,提高了工作的節奏和效率,促進隊伍人員辦實事、求實效,撲下身子、真抓實干;全市群團組織加強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提升廣大職工、團員、婦女的整體素質,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中發揮群團組織的積極作用,為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市各級工會在各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緊扣創新發展主題,創新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主題,扎實推進建功「十二五」勞動競賽活動,引導職工創先爭優,深入推進技術創新活動;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廣泛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深入推進職工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規范職工幫扶體系和機制建設,扎實推進「五型機關」創建,進一步加強工會幹部隊伍建設。
為幫助青年創業創新,引導青年成才,全市各級團組織深化青年文明號創建內涵,引導青年文明號創建集體和成員以創建活動為動力,強素質、優服務、比奉獻,展示文明形象和精神風采;為廣大青年搭建培訓實踐服務平台和溝通融資服務平台,組織開展「南湖百傑」、嘉興市十大創業青年等評選活動,樹立青年創業典型,形成爭當先進、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全市各級婦聯組織主動協調社會資源,搭建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平台,組織引導廣大婦女學習創業潛能開發、市場管理、法律法規等各類知識和技能,著力提升城鎮婦女的綜合素質,增強婦女參與經濟和社會建設的能力,幫助城鄉婦女在經濟建設中建功立業,在參與「兩創」中實現自身發展。
創新工作舉措
提高群團組織的戰鬥力
群團組織建設不僅要緊跟黨建步伐,更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先黨建而行,在理念上、形式上、方法上先行先試,為基層黨建創新提供經驗參考,通過創新工作舉措,進一步提高群團組織的戰鬥力。
市總工會在最大限度吸收流動務工人員加入工會機制建設上與新居民事務局聯手,在全市鎮(街道)和工業園區的新居民事務所設立流動務工新居民入會窗口,極大地促進了全市流動務工新居民的入會工作,創新了工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有效地增強了基層黨的群眾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嘉興推進流動務工新居民加入工會的做法和經驗得到了省總工會的高度肯定,在全省進行推廣。
團市委大力推進「兩新」組織團建工作,探索行業協會商會團建工作,活躍企業文化建設,開發企業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和諧發展;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以加強「兩新」組織團建為重點,通過行業協會統建、區域聯建等形式,全面推進基層工作和基層組織建設。全市各級團組織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工作,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組織開展一系列志願活動;召開嘉興市志願者協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扎實推進星級志願者服務站創建工作,積極籌備成立嘉興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志願服務組織體系和機制。
為幫助女性搭建創業平台,婦聯組織推進女性創業資金扶持工作,開展女企業家助推女大學生創業活動,充分發揮女企業家協會的創業領跑作用,組織女企業家結對幫扶創業女性,為女大學生、貧困家庭婦女就業提供幫助。
創新工作載體
提高群團組織的凝聚力
全市群團組織始終堅持「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全省工青婦工作會議和市委全會精神,突出創新發展主題,運用多種載體,提高群團組織的凝聚力。
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大力推進企業依法普遍建會和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工會覆蓋面不斷擴大,工會凝聚力不斷增強;深入推進職工技能素質提升工程,積極營造創業創新氛圍,組織開展青工技能比武活動,引導青年崗位建功;針對進城務工青年,聯合勞動保障部門開展農村進城青年農民工「訂單式」技能培訓,扎實推進青年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加強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更好地發揮各級工會在推進城鄉統籌基層工會建設工作中的領導作用。
團市委以「黨團共建創先爭優」活動為統攬,全力推動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等多項工作;緊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服務民生工作、普及法律法規、營造文化氛圍等主題,依託現有資源,深入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做到事前有策劃,事中有效果,事後有反響,確保各級團組織的各項工作更加務實有效。
4. 如何加強黨的群團工作會議 學習體會和感受
一、要始終把增強政治性放在首位、舉過頭頂,做強化「四個意識」的表率
政治性是紅十字事業的靈魂,只有放在首要的、第一位的位置,始終把自己置於黨的領導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的意志和主張,才能經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擔當起發動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之大任。一要切實強化「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意識。政治意識體現在理論上為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體現在具體上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在大是大非面前方向特別明確、立場特別堅定、觀點特別鮮明,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高度的政治覺悟,牢牢把握紅十字事業的發展方向,做到黨叫幹啥就幹啥,鐵心跟黨幹事業。二要切實強化「聽招呼、守規矩」的紀律意識。紀律是堅持黨對紅十字會的絕對領導、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是提高紅十字事業凝聚力、影響力、感召力、救助力和公信力的堅定基礎。強化紀律意識,就是要聽招呼、守規矩,在增強紀律的執行力上下功夫。做到紀律是帶電的「高壓線」,任何時候都「碰不得」;紀律面前沒有「特殊」,什麼人都「牛不得」;紀律是「剛性的」,什麼情況下都「軟不得」。堅持不變通、不走樣、不打折扣,以嚴格的紀律維護黨的形象、擴大自身影響。三要切實強化「辦實事、解難事」的宗旨意識。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無人民服務,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辦好事。這不僅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紅十字會必須把黨的宗旨視為自己的宗旨,把黨的著眼點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積極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黨增光添彩。四要切實強化「敢揭短、常糾偏」的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不僅是創新發展紅十字事業的科學方法,更是加速推進紅十字事業的最現實的政治。俗話說:發現問題是水平,解決問題是政績。敢於發現和正視自身的問題,善於揭短亮醜找出問題,不斷糾正和解決存在問題,不僅可以在不斷解決問題中促進和完善自身建設,而且可以減少黨的損失,增添黨的光彩。因此,紅十字會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斷用新視角發現問題,用新標准查找問題,用新思路解決問題,從而推進紅十字事業快速發展。
二、要始終把增強先進性作為目標、視為方向,做堅守「四個在先」的表率
紅十字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之所以能成為參與人數最多、影響范圍最廣、認同程度最高的世界三大組織之一,最關鍵、最重要的是先進性使然:先進的理念、先進的組織、先進的內涵、先進的方法。因此,紅十字會必須把先進性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視為推動事業發展的方向。因為只有與先進為伍,才能與時俱進不落伍;只有與先進相伴,才能傳承精神不間斷;只有與先進相隨,才能繼往開來再爭先。一要學習在先,搶占思想上的制高點。要充分認清學習是事業發展的第一需要,是服務人民的第一黨性,是履職盡責的第一能力,是成就崇高的第一品德,是加速推動的第一階梯。始終走在思想的前列、站在時代的前列思考和謀劃紅十字事業,推動事業的不斷發展。二要創新在先,搶占發展上的制高點。「新」都是「創」出來的,惟「新」才能推動紅十字事業的發展。因此,就必須在謀劃發展上要有新思路,解決問題上要有新突破,工作提高上要有新方法,抓好落實上要有新舉措,以創新精神引領紅十字事業的快速發展。三要奉獻在先,搶占事業上的制高點。無私奉獻是事業心的外在表現,也是成就事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強烈的奉獻意識既是弘揚紅十字精神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紅十字事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高貴品質。因此,就要堅持用心想事,心無旁騖,把心思都用在紅十字事業上;堅持用智謀事,依政策辦事、按程序辦事、照規律辦事,開動腦筋,不斷探索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路徑;堅持用力幹事,腳踏實地,勵精圖治,提高能力,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為開創紅十字事業發展新局面干出一番業績。四要沖鋒在先,搶占關鍵時的制高點。關鍵時刻能否站出來、沖在先,是對一個組織和個人是否具有先進性的最好檢驗。紅十字會履行著備災救災任務,一旦有災情,要迅速動員抗災救災,在最短時間內趕赴一線,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要沖鋒在前,享受在後,哪裡最危險、哪裡最艱苦、哪裡最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成為群眾抗災救災的頂樑柱,樹立起犧牲奉獻的良好形象。
三、要始終把增強群眾性當作生命、奉為法寶,做堅持「四個一切」的表率
紅十字事業的群眾性既體現在參與人數之多之廣上,又體現在服務人民群眾之多之廣上。這充分說明紅十字事業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作為在人民,離開了人民就會失去生命。因此,群眾性是維系紅十字事業發展的生命,也是維系紅十字事業生存不可失去的關鍵因素,必須始終堅守,永不偏離。一要把「一切為了群眾」作為人道事業的生命之魂。樂民之樂者民亦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者憂。一切為了群眾是紅十字會的本色所在,是永葆先進性的根本所在,就要把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都放在「為了群眾」上,把人民的呼聲作為第一需要,把人民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一切為了實現好人民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身懷愛民之心,履行為民之責,善謀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一切為了維護好人民利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辦好事,一切為了發展好人民利益。二要把「一切依靠群眾」作為人道事業的生命之基。一切依靠群眾是紅十字事業發展的力量之源、生命之基,必須充分認清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必須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群眾首創精神,虛心向群眾學習,汲取群眾的正確意見,在推進紅十字事業中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三要把「一切向群眾負責」作為人道事業的生命之需。向群眾負責是責任之所系、感情之所現、知恩之所報;向群眾負責,就是要制定一些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做出一些讓人民喜歡的決策,規劃一些對人民有益的方案;向群眾負責,就要敢於擔當、敢於負責、敢講實話、敢報實情,不推諉、不扯皮,以實際行動對人民負好責、盡好責。四要把「一切服務群眾」作為人道事業的生命之要。一切服務群眾就是要把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作為全部行動的最高准則。把「全心全意」、「完全」、「徹底」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標准。要增強服務意識,以服務群眾、人道關愛為己任;要提高服務能力,特別是在「三救」工作上下工夫,鍛造一批懂服務、會服務、能服務、優服務的紅十字隊伍;要注重服務質量,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服務好壞的評判標准,對關系群眾利益的民生項目,要做一件成就一件,做一樁干好一樁,確實讓群眾既高興滿意又得到實惠。
5. 如何做好新形式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是各自所聯系群眾的利益代表者和維護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健全的組織性。群團工作是黨的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如何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群團工作,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的重要課題。
一、對新形勢下群團工作定位的認識
群團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做好新時期群團工作,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群眾的客觀需要,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首先,應把群團工作放在黨的工作全局中去看,加強群團工作有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人民群眾是黨的執政基礎,群眾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群團組織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強群團工作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做好群眾工作的重要途徑。特別在新時期新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對進一步發揮群團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其次,應把群團工作放在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去看,加強群團工作有益於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需要社會各界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積極參與。加強和改進群團工作,對於調動群團各自所聯系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征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應把群團工作放在創新社會治理的現實需要去看,加強群團工作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群團組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群團組織來源於群眾、紮根於群眾,具有廣泛聯系群眾、緊密貼近群眾、直接服務群眾的特點和優勢,是調節社會利益、維護社會秩序、化解社會矛盾的緩沖器和調節器。長期的實踐證明,群團組織已經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
二、群團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面臨的形勢
(一)群團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全省群團組織在加強和創新群團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黨的要求和廣大群眾期盼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到位。一些地方黨政尤其是個別基層領導對群團組織的性質和地位認識不夠,對群團工作研究不夠深入、缺乏有效指導,工作支持乏力,存在重經濟工作輕群團工作傾向。一些地方黨組織在引導群團組織發揮作用方面重視不夠,沒有把群團事業發展納入總體發展規劃,在考慮各項工作時,把群團作為一支重要力量納入總體考慮的自覺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增強。
二是組織建設不夠健全。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群團組織設置不合理、有被弱化邊緣化傾向等問題。群團組織機關編制普遍偏少(縣級工會組織一般為3至5人,縣級團委、婦聯分別為1至3人),基層專職群團幹部更少。在城市化和企事業改革過程中,一些企業特別是非公企業對設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存在「可有可無」的現象;一些機關單位和改革重組企業把工青婦等群團組織與其他科室歸並到一起,加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很不合理,已不適應新時期群團工作需要。
三是政策法規不盡完善。目前國家已制定了一些涉及職工、青少年、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群體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規,但規定較原則,可操作性有待加強,再加上相關配套的政策法規制定相對滯後,使群團組織代表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缺乏剛性條款和制約措施。加之,群團組織依法維護群眾權益的法制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少數部門還存在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執法不力的現象,從制度層面上缺乏監督制約措施,群團特別是基層群團組織不能充分履行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職能,導致部分群眾合法權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
(二)群團工作面臨的形勢
當前,我國處於改革攻堅期和矛盾凸顯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群團工作面臨著一些新情況新挑戰。
一是工作對象多元化。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在原有「兩階級一階層」中分化產生了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新的社會階層,並出現了失地農民、農村留守人員、農民工、勞務派遣工等群體。據統計,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69億,其中外出農民工1.66億。另據全國總工會的調查,全國勞務派遣人員總數已高達3700多萬人,占職工總數的13.1%。社會階層不斷分化,新的社會群體不斷涌現,群眾工作對象日趨多元。
二是利益訴求多樣化。當前,經濟成分、分配方式、就業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廣大群眾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利益訴求從相對單純的物質需求和生存需求,逐步向精神需求和民主權利需求拓展;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從過去就業住房、就學就醫為主,逐漸擴大到社會福利保障、貧富差距、公平正義等多個層面,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領域。
三是工作環境多變化。市場經濟、社會變革、群眾訴求、輿論監督等構成了群團工作的復雜環境。當前矛盾糾紛趨向復雜化,往往是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相互交織,合理訴求與不合法方式相互交織,多數人的合理要求與極少數人的無理取鬧相互交織,群眾的自發行為與敵對勢力的人為操縱相互交織,特別是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快速發展,群團工作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導致群眾工作的復雜程度和難度明顯加大。
三、加強與創新新時期群團工作的思考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全省群團組織應立足實際,適應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進一步推進群團組織轉型發展,推動群團組織由單一參與走向聯合運轉,實現多方協同發展,提高「服務能力」;推動群團組織由相對封閉走向開放多元,通過社會化動員和運行機制,增強「凝聚力」;推動群團組織由自成體系走向整體聯動,實現資源共享互補,擴大「影響力」,努力使群團組織適應時代新發展、群團工作適應群眾工作新要求。
(一)遵循「三個原則」,發揮群團組織橋梁紐帶作用
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做好群團工作的根本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保證。群團組織必須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堅持用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必須堅持服務大局。群團組織服從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由黨的性質和群團組織性質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必須始終自覺把群團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進,切實凝聚各自所聯系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必須堅持服務群眾。群團組織是各自所聯系群眾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把各自所聯系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建立「四大平台」,構建「大群團」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融合資源手段的「共享平台」。推動完善黨委定期研究群團工作制度和群團與政府聯席會議制度,主動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涉及所聯系群體利益的政策法規的研究制定;建立同政府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制度,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制度、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等作用,推動解決涉及職工、青年、婦女兒童等切身利益和群團工作的重大問題。
二是建立推動民生改善的「惠民平台」。進一步加強惠民幫扶中心(站、點)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推動惠民幫扶中心窗口單位把幫扶資源、幫扶力量、幫扶手段整合到「中心」,在困難群體幫扶救助工作中構建全方位聯動平台,努力形成「全面覆蓋、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區域協作」的幫扶工作體系,為更多群眾提供多元服務。
三是建立保障群眾權益的「維權平台」。整合和優化各個群團組織維權工作資源和手段,把工會的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省(城)際維權網路、法律維權微博和網路輿情制度,以及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的維權崗、維權熱線、法律援助中心等集中整合,逐步形成觸角覆蓋所有群眾的維權網路,最大限度地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四是建立提升群眾素質的「活動平台」。整合工人文化宮(俱樂部)、青少年活動陣地、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殘疾人專項服務設施、科普基地等公益性群眾活動陣地,優化配置群團培訓基地、師資隊伍、培訓資金等資源手段,加強群團網路平台建設,增強群團組織正面引導群眾、有效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三)實施「三化發展」,形成「一體化」工作模式
一是實施項目化推動。完善群團工作項目化管理和運作模式,創新項目科學策劃、資金投入、激勵考核、宣傳引導機制,合理選擇項目,有效實施項目,著力打造群團工作品牌,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特別是在「四季送」、青年創業就業、關愛留守學生、幸福家庭、「僑愛心工程」、「量體裁衣」個性化服務、科普惠農等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工作上實施項目化。
二是實施社會化運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社會手段、社會力量開展工作,鼓勵和支持各種非營利組織、企業和社會組織和公眾多形式多渠道參與社會治理,逐步形成「黨政支持、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群團工作社會化模式。重點是整合社會資源,通過興辦福利產業、社會募捐、企業贊助、海外捐贈等多方籌措資金,推進服務手段社會化;探索建立社會化群團工作者隊伍,吸引、集聚、招募更多專家學者、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等社工人才參與公益事業,推進服務隊伍社會化。
三是實施規范化管理。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按照「黨政所需、群眾所急、群團所能」確定工作主題和方案,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嚴格工作考核,強化目標管理,突出工作實效,實現工作標准化、規范化、制度化。
(四)著力「三個創新」,構建「樞紐型」工作體系
一是創新協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組織體系。推廣蘆山強烈地震群團參與災區社會管理服務的「雅安模式」經驗做法,成立省群團社會服務中心,逐步實現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在依法管理、信息發布、項目規劃、工作對接和服務支持中的全方位協同,不斷提升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水平。推進藏區群團社會服務站(點)建設試點工作,完善省、市、縣三級志願者服務體系,逐步在鄉鎮(街道)、社區設立群團社會服務中心,探索形成上下聯動的網格化組織體系,協同社會組織和志願者依法有序有效地參與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
二是創新協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工作內容。依託群團社會服務中心,為社會組織和志願者提供政策咨詢、宣傳推介、項目對接、培訓交流等開放式服務。特別是積極參與受災群眾、城市流動人口和農村留守學生(兒童)、婦女、老人等特殊群體服務項目,採取公開招標、項目發包、委託管理等方式,吸引凝聚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等社會力量協同參與社會事務。
三是創新協同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依法規范、多元協同、開放服務、項目運作、培訓提升等工作機制,建立群團承接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委託群團承接社會公共事務的機制,建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一線幹部群眾共同參與的群團參與社會治理的科學評估機制,努力提升參與社會治理的協同實效。
6. 共青團登記表中的學習工作經驗怎麼寫
共青團登記表中的學習工作經驗,要根據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寫,如實的向團組織介紹自己的實際情況
7. 如何做好群團工作
團隊管理(team management)指在一個組織中,依成員工作性質、能力組成各種小組,參與組織各項決定和解決問題等事務,以提高組織生產力和達成組織目標。基本上,小組是組織的基本單位,各種小組的形成,若是成員能力具有互補性,形成異質性團隊(heterogeneous team),其效果較佳,因為可從不同觀點討論,激發更有創意或獨特的問題解決方式。
提高團隊的開發能力
讓全體成員分享所有相關的商務信息(商務秘密除外),而且要保證團隊成員完全明白這些信息;強化團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團隊的整體決策能力。
在經驗教訓中成長
如果團隊已經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項目主管應當同團隊成員一起坐下來,反省錯誤的發生的原因,強調從這次教訓中可以學到什麼。不要指責任何人或濫用職權,只是告訴團隊這個錯誤決定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讓團隊研究所學到的東西和可採用什麼措施以確保這類過失不再發生。
避免短視行為
要確保所有團隊成員對該組織、其目標和其結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團隊成員如果不具備關於團隊的基本知識,自然難以認識到一個決議對其他團隊和整個公司會帶來的潛在影響。團隊成員接受的全局觀點越強,他們在做決策時對整個工作的考慮就會越多,就更能克服近視傾向。
快刀亂斬麻的魄力
要想在當今時代保持一定的競爭力,經營機構在決策和實施決策計劃時必須當機立斷;任何延誤都會造成嚴重後果。當決策完全陷入僵局時,應該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今天不做決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或者「如果我們今天無法做出決定,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通常情況下,不做任何決定比行動的後果更嚴重。
解決反抗與抵制情緒
技術人員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項目主管的要求和指導一般會有反抗或抵制情緒,特別是團隊發展初期。項目主管都應明白這一點,克服團隊反抗情緒的最佳策略是把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談論如何實現項目目標上。在這個大前提下,充分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
工作重點和工作能力
項目主管可能不是技術專家,所以主管的工作重點是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為解決技術問題創造充分的條件。一個缺少基本技術技能的團隊很容易出現問題,而有著良好基礎但並不繼續獲取和使用新知識的團隊,也會在將來陷入困境
8. 共青團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共青團的十五大報告抄曾經概括了做好新形勢下的共青團工作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
(1)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始終保持共青團組織的先進性。把黨的指導思想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是共青團組織保持先進性的根本保證。
(2)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
(3)堅持圍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充分發揮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4)堅持抓好培育「四有」新人這一根本任務,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質。
(5)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
(6)堅持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團的建設,切實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