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研待遇
㈠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重慶汽車研究所),本科生去這兒怎麼樣,在重慶待遇如何
本科生3500,住房補貼300,交通補貼200,安家費1000,研究生5000,其他的一樣。五險一金,20%住房公積金
㈡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技術中心(汽研)的材料部待遇怎麼樣,以後發展好嗎
只能怪你學的專業不給力啊
㈢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待遇怎麼樣
待遇很好
不好進 幾萬份簡歷 就招幾十個人
㈣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裡面的待遇如何啊
一直在謀求轉型,也有市場化的傾向,不過一方面戰略鋪得太大,步子邁得太開,另一方面,並沒有足以支撐戰略的人才團隊:
1、支持快速擴張戰略的團隊明顯不夠(某些後勤一個當N個用,還鼓勵加班),招聘速度和質量明顯落後業務需求。(有一定的原因是薪酬和晉升體系沒有競爭力,算是人力資源部自己坑自己吧……)
2、技術不夠:目前主要靠引進專家合作和國際並購,自主培養人才的能力不行,也沒有自主研發的底氣(技術核心不足,吸引不來頂尖(創造型、技術型)人才,捨不得花錢,銷售人員也有點少……總體給人一種百廢待興的感覺(emmm百廢待興也就持續了幾年吧)需要補充的是,這家公司自有資金很足,但是除了購置設備,增建廠房和搞擴張,在其他方面很不願意花錢——對,不重視人才)
3、交易成本巨大:國企通病,不用說了。大概就是比起在其他公司走一波郵件就能搞完的事情,在這里要深處泥濘中很久吧。
4、其實這家公司高層腦子很清醒,高瞻遠矚,眼光很毒,戰略也很清晰。但就是某些中層給人的感覺有點迷,從對戰略的理解,到如何配置資源,再到如何管理團隊,激勵下屬,有以下判斷:第一、普遍有點不切實際,尤其是對資源配置(人、錢、時間)方面,沒有實現聚焦,什麼都想做,什麼都做得一般般,又捨不得花錢請工作輸出更強的員工。第二、資源浪費,這家公司作為一個服務和中介型企業,擁有大量的數據資源,但就是放著,還有很多人才,也是放著(放著放著就離職了)。第三、缺乏魄力、領導力,無法將下屬凝聚起來,對一些顯而易見的矛盾和問題,也持明哲保身態度。
5、總結一下:從企業經營的角度說,就是大家個忙個的,沒有一條心,建議新人進去,立足點別放到跟公司一起成長上(畢竟你只是螺絲釘),而是用好平台資源學習技術,用活數據,結識一幫整車廠客戶,然後出去。從資本運作角度,這家公司弄得不錯,像是要把各個子公司捧起來尋求上市或者被收購的節奏,估計能搞富很多管理層。另外,從一家與其合作的保險公司得知,確實是兩套薪資,新人面對著成為自己人或者被榨乾的出路,內心love&peace的人可以養老,但不保證不被淘汰。
㈤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待遇怎麼樣
政府部門都是可靠的 需要有耐心 能扛住壓力 祝好運
㈥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是個怎樣的單位,在中心機關的待遇和發展如何
靠,有這機會趕緊簽吧,前途當然看你自己的造化和努力了,但錢途是肯定沒有問題的。至於樓上說的鐵飯碗到不一定,但是目前的前景還是不錯的。
㈦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一汽汽研哪個好,簽哪個單位呢
相對來講,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更好一些,一是他在天津,距離北京較近,而且在北京有分中心(辦公大樓),單位和個人的發展前景更好一些;二是他的業務更好一些,該中心承擔著汽車產品目錄管理、認證試驗、汽車技術標准、C-NCAP等多項具有壟斷性的任務。
㈧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一、場面上是國有控股或上市公司,但沒有這方面的的管理模式和水平,管理粗暴,人性化弱,制度流程繁瑣但切實的關鍵的管控不到位,瞎折騰。經常加班,瞎忙沒有工作效果,薪酬與勞動付出比率特低。二、同工不同酬,密薪制 ,民企管理模式。三、老企業歷史淵源太復雜,非常排外,跳槽進來的需要特別謹慎。關系錯綜復雜,幫派林立,讓人無所適從。老員工根基牢的像太上皇,領導都傾向他們,新員工要做好受孤立、受欺負的准備。四、工作環境壓抑,沒有安全感和歸宿感,需要隨時接受解聘,赤裸裸的僱傭與被僱傭關系。五、該公司視勞動法為兒戲,隨時隨地踐踏勞動法,潛規則多,員工敢怒不敢言。六、上班嚴格打卡,制度約定上班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1:00-5:00,實際工作時間比承諾的長得多,繁瑣無效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忙完了工作也需要假裝加班,否則會被開銷或扣工資,因為有很多無味的、經常的考核。
㈨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 待遇
賬面的工資應該不多,每個月最多不超過3000,但是會有些隱形收入,比如過節費,1年發4大節的,防暑降溫費,1年應該發4個月的,還有些補貼之類的。
如果是本科生的話,一年收入最多4、5萬吧。
去研究所就別想掙大錢了,主要是圖個穩定,這地方,幾十年都不會倒掉的